韋良賀
一、目前留守兒童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1.安全方面的問題
根據了解,留守兒童在全國被拐賣兒童群體中居第二位。根據公安部的統計:農村留守兒童已成為受各類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其中,留守女童容易成為性侵犯的對象,并且留守女童在性侵犯面前是最措手無助的,犯罪分子也往往最容易得逞。此外,留守兒童發生溺水、車禍、火災、觸電等意外而致傷致殘甚至死亡的比例遠高于其他兒童。除了以上這些來自外部的傷害,有些留守兒童還面臨另一種安全問題,即離家出走。留守兒童的父母都在城市打工,他們想念父母,向往城市生活,再加上在農村缺少管理和控制,于是,他們就會離家出走,想去城里找父母但卻走失,從而加大了安全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2.學習成績不容樂觀
通過對山區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出現兩極分化問題,學習成績好的留守兒童往往是因為他們的監護人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指導,讓留守兒童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而學習成績差的兒童,往往是監護人關心不足,認為學習是沒有用的,不注意對留守兒童學習興趣的培養,沒有讓留守兒童形成正確的認識,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3.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很多農村的留守兒童由于從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大部分留守兒童寧愿與自己的朋友去家鄉以外的地方玩樂,也不愿意聽從長輩的教導,從而出現了留守兒童不聽管教、違反校規的現象,尤其是正處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課上網,結伙鬧事。正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讓留守兒童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
4.情感教育的缺失
調查發現,大多數兒童難以感覺到幸福,并且會產生負面情緒,加之農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讓留守兒童遇到情感和心理問題時無處傾訴,漸漸變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與人交流,此外,部分學生出現嚴重的性格問題,不懂得與人和睦相處,并對別的小伙伴存在敵意,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要歸結為學校教育的不完善,無法及時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讓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二、留守兒童出現教育問題的原因分析
1.學校因素
農村學校對留守兒童不夠重視,沒有充分關愛他們和幫助他們,讓留守兒童無法感受學校教育的溫暖和教育的公平性,打擊了留守兒童的學習積極性。
2.家庭因素
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的外出打工,使留守兒童的第一任老師由父母變成爺爺奶奶,而爺爺奶奶的觀念往往是陳舊的、落后的。正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關愛不足,沒有讓留守兒童形成正確人生觀念和意識形態,或者說留守兒童是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
3.社會因素
由于農村的精神建設相比于大城市還十分落后,沒有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不良的社會風氣讓留守兒童的發展偏離正軌,逐漸迷戀上網絡游戲,加之山區農村教育和監護力度的不足,留守兒童可以輕易出入網吧和娛樂會所,導致留守兒童誤入歧途,山區農村教育難以順利開展,出現了許多教育問題。
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問題的建議
(一)政策方面的引導
1.改革現有的戶籍管理制度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應盡快打破這種僵化的二元戶籍管理制度的束縛,制定政策,使農民工承擔與市民同等的義務,享受與市民同等的權利,給農民工與市民同等的國民待遇。
2.加強政府統籌管理
在目前無法改革戶籍管理制度的情況下,要加強政府統籌管理,加大社會支持的力度,提高農民工的待遇,增加城市教育設施,改善農民工子弟就學條件,降低收費標準。有條件的城市可以利用已有的教育資源開辦寄宿制學校、假期學校等,為農民工將孩子帶在身邊生活和學習創造條件。
3.加強鄉鎮文化建設
鄉鎮應加強文化建設,撥出專項經費建圖書館及體育活動場館,同時下大力氣整治學校周邊的環境,打擊違法經營的電子游戲室、網吧等,從根本上消除對孩子的各種精神污染,給農村留守兒童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二)加強農村學校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學校的作用
1.盡量實施寄宿制度
盡量實施學生寄宿制度,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管力度。
2.建立留守兒童的管理檔案
沒有條件實行寄宿制的學校,可以為農村留守兒童建立特殊檔案,對留守兒童分類登記備案,掌握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學習與生活情況。
3.開設一些有針對性的課程
學校應該根據農村留守兒童的特點,開設一些有針對性的課程。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課程。有條件的學校可設立心理輔導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惑,培養其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使其能健康發展。
4.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
學校要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及有益身心的活動,使留守兒童能排解心中的壓力,加強自身的教育。可以請一些德高望重的學者、道德模范或是外出打工的家長來學校作報告,傳遞正能量,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學生,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
(三)家庭應重視對留守兒童的教育
1.父母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
父母要克服困難,盡可能地創設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正確處理創收與教育子女的關系。
2.提高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的認識
留守兒童的監護人要認識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對于留守兒童不能只是“重物質、輕教育”,要盡可能地為留守兒童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經常與學校的老師聯系,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和表現,注意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及時地引導教育,促進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總之,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是我國現階段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是拉近城鄉差距,實現均衡發展戰略,全面走進小康社會,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關鍵所在,需要政府為主導,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