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棋
情感產生教育,而積極、健康的情感培養則需要教育的力量。學生的的情感質量優劣將直接關系到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關系到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因而,重視情感與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我們當今素質教育的一個必要過程。情感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產生的態度的體驗,可以歸結分為積極的情感和消極的情感。它們都是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同時,反過來又對學生的實踐活動起著重要作用。
為此,在教育活動中,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理念,探究情感滲透課堂的教學策略,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采用談話法,從情感角度出發幫助學生讀圖,適時滲透積極情感;第二,推進探究學習,以情優教,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第三,通過合作學習,分辨和解讀作品在現實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培養學生自信的情感態度。在提出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同時,我們在課堂教學實踐上要更好的跟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進行相應的融合,探究如何在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級美術《給您提個醒》案例談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情感滲透。
一、采用談話法,從情境角度出發幫助學生讀圖,適時滲透積極情感
(一)情境中讀圖,采用問題情境教學及時滲透情感
教師出示情境圖片,讓學生看 “情景照片”校園里的水龍頭沒有關緊,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可以在墻壁貼上提醒的語言。通過圖片導入以此調動學生的善良之心和同情心的產生,個人情感受客觀環境、事物影響,產生積極的情感態度,融入到課堂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開始,就產生了學習的欲望。情境圖片導入后,可以再接著出示生活中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材料的提示卡,引導學生讀圖并提問:提示卡上圖案是什么造型,表達了什么內容?你能從圖中讀出什么含義嗎?引導學生整體的觀察圖片,并讓他們找出圖案跟平時表現的畫面有何不同,且細致的談話和讀圖讓學生以聯系、比較的方式觀看整體中的各個局部和細節,發現物體之間的異同關系;通過視覺觀看,感受特定對象的造型、色彩、材質、肌理等形式特征,為進一步的認識和解讀提示卡做好鋪墊,學生的個人情感也在師生對話中得到升華。
(二)聯系生活情景,滲透情感教育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以情景為手段,以情感為紐帶,以發展為目標,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解決實際問題等情景,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中體驗和促進情感的發展。在這么多情景中,聯系生活情景滲透情感教育尤為重要,只有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到藝術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美化生活,學生才會感受到美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推進探究學習,以情優教,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
(一)觀察作品,探究學習中生成積極的情感
在課程實踐教學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學習方法,首先設置為什么要有提示卡的問題情境,再有教師提供探究提示卡制作的策略,最后交流欣賞提示卡中進行探究。理解小小的提示卡也有很大的用處,它既能起到提示、規范、警示作用還有宣傳作用,它令人倍感溫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選擇不同的提示卡,讓學生直覺地感受提示卡圖像的形似、構成、張力等特征,以閱讀、搜索、思考和討論的方式,認識與解讀圖像的意圖以及表達的情感觀念和態度。并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分析探究提示卡由哪幾個部分組成?讓學生從設計的角度對提示卡進行描述與分析,根據提示卡組成部分,大膽進行創作,表達自己的創意,初步養成善于發現、勤于思考、大膽想象和追求創意的習慣。教師再具體總結。讓學生更好的體驗生活與藝術的關系,促進他們對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以便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以情優教,設置問題情境
在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時,及時把情感教育滲透到美術課堂中,教師在情感把握力度上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以情優教的情感教育,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方法和技能,而且要充滿“人情”地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和情緒起伏,這就要求教師要以自己的情感帶動學生的情緒,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景,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和情感體驗,從而學習得到優化。
三、通過合作學習,分辨和解讀作品在現實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培養學生自信的情感態度
(一)欣賞作品,讀圖了解圖片背后的文化現象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探究不同材質的提示牌所隱含的意義。讓學生了解最早的指路牌其實是印第安圖騰柱的一種形式,目前根據地方不同,根據它不同的作用選擇不同材質的提示牌,表達提示牌所隱含的背后藝術價值和其特殊含義。強化提示牌的圖像特征識讀,從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出發,讓學生對圖像背后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并得出見解。在交流討論中,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開展互學、互查、互評活動。讓學生通過審美使壓抑獲得解放。從情感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方面,讓學生理解提示卡的設計淵源和創作理念的同時,引導他們在進行設計活動中,多取材于生活中可感、可知的事物。
(二)小組合作,學會評價作品,培養自信的情感態度
美術課上,在評價學生作品的時候,很多學生只會用“好看”或者“不好看”來談自己對作品的看法。要引導學生觀察作品,理解作品內涵。我們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怎樣才能使平面的卡紙站立起來變成平穩的基座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試一試讓手中的卡紙站立起來,比比看哪一組的方法最多最有創意。第二,欣賞制作完整的提示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幾點去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讀圖來評價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多方面的來看待一件作品。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完成作品并學會評價,讓學生提高自信心,積淀自信的情感態度。
以上三點,我們不難看出,在美術課堂上,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有效的在教學環節中滲透各種情感,讓學生學會同情、理解、寬容、自信、感恩---等情感,提升學生情感質量,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基本的美術核心價值觀,以此更好的落實美術課堂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生成。知識教育使人更加睿智,情感教育使人更加完整,讓學生在美術的情感教育中揚善貶惡,擁有健康良好積極向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