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變桃
數學作為小學課程中教學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由于學生年齡小,對數學中單調的數字與符號難以理解,采取游戲的方式,就會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歡樂愉快的活動中,在激烈刺激的競賽中,學到了教材中的知識。“游戲教學法”是“游戲”和“教學”二者巧妙的結合體,是一種全新的且收效顯著的教學方法。
一、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游戲是兒童非常喜愛的一種活動方式。游戲教學是指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與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適當安排在教學過程中。游戲教學是一種全新的且收效顯著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中適時穿插一些游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新課導入游戲有效應用
游戲具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導入階段,運用游戲教學,可引導學生思維走向,增強其探索欲望,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兒童天真爛漫,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課有時也要玩一會兒與學習無關的東西。而游戲式的教學則是根據兒童年齡特征因勢利導,發揮學生好動好玩的優勢,特別是低年級學生,課堂上讓他們“動”起來。例如,新課之前先做一個游戲,老師出示學具袋說:“老師有一個袋子,里面裝了我們學過的圖形卡,哪個小朋友隨便摸一張說出它的名稱,其他小朋友當裁判,如果他說對了給他鼓鼓掌。”這樣上課一開始就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和教學有密切關系。游戲活動,使學生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主動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教學過程中游戲的有效應用
小學數學知識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都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對其中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和解題方法難以理解,若是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還會使其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教師可以應用游戲教學,對這一情況進行改善。例如,一年級的《分類》這一課知識,對于剛入學的兒童來說,“分類”這一概念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在教學時利用書上的插圖,設置“給小動物找家、文具回家、汽車開進停車場、水果放進果盤中”等游戲,引導啟發學生把同一類物品歸在一起,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和情調,讓學生始終被愉悅的氣氛所陶冶、感染,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初步理解分類的含義,學會分類的方法。通過游戲加深學生的理解記讓孩子們在歡樂的游戲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新的知識。
游戲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除了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建立獨特的思維模式外,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根據教學的需要常常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有些教學目標是要小組成員間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才可以完成的。只有小組成員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游戲教學活動可以充分的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精神,使其建立起團隊的意識。讓孩子們感受到在一個團隊里光一個人努力,一個人優秀是不夠的,只有全體成員共同努力,大家全部都強大起來才能達成最終的目標。游戲教學法將游戲穿插于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寓教于樂,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及積極性。
(三)復習階段游戲教學的有效應用
復習階段是小學生鞏固記憶中所學知識的重要階段,小學生自制力有限,經常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認知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知識學習不夠扎實。教師可在復習階段利用游戲活動,將孩子們不夠理解的知識點,游戲教學法將游戲穿插于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寓教于樂,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及積極性。再如,我在教學“單位換算”時,學生對單位換算老出錯,針對這一問題,帶領學生做一些小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找到規律。以同桌為組,將兩名學生劃分為一組用直尺相互測量彼此中指的長度,看同學們的中指有幾厘米,然后在將厘米換算為毫米。同學們首先想到一厘米等于十毫米,那么幾厘米就是幾十毫米了。在同學們相互測量的過程中,便加深了對于換算單位的記憶,同時也將抽象的長度單位生動化具體化了。數學游戲化教學讓學生更多地利用身邊的諸多生活資源進行數學游戲,從而真正的實現在學習中游戲,在游戲中學習。
總之,將游戲作為課程教育的輔助工具,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使得所有的學生都有學習鍛煉的機會,游戲教學既有效地傳授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優良的心理素質,關鍵是要找到數學教育與數學游戲的最佳結合點,為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遵循新課標要求,靈活運用,使數學學習更具趣味性、生活化,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培養學習興趣,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實踐證明,游戲教學使小學生在數學課中主動、愉快地接受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