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思育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節奏的提速,現在居住區鄰里交往越來越少,甚至同一棟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在進行居住區規劃設計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促進鄰里交往,以期帶給住戶更佳的居住體驗。
關鍵詞:街巷;宅院;交往;空間
一、場地分析
在開始任何設計之前,我們都要對場地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因為場地是有靈性的,它承載了歷史、文化、宗教和習俗。如果設計得當,場地會將這種靈性作用于建筑上,建筑因其場地上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和人類的生活而具有人文精神和情懷。建筑坐落于一片場地之上,建筑因這片場地的唯一性而變得獨特,兩者結合不可分割,共同存在,相互作用。
1)基地區位分析。
我們此次設計的基地位于開封市,是河南省地級市,古稱汴京,為八朝古都,是歷史厚重傳統元素主導的“慢生活”古城,基地位于老城區,緊鄰開封古城墻,我們要做到尊重歷史讓歷史與文化對話。
2)基地現狀分析。
我們基地位于開封老城區,選址很好,北側是陽光湖,風景優美,南側緊鄰城市主干道曹門大街,基地西面是城市次干道內環路,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在面積低的東側是開封有名的雙龍巷,極具文化內涵和觀賞游覽性,此外,基地中有河道穿過,基地東側保留有開封古城墻,我們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基地周邊的環境對基地的影響,并對它們進行合理的設計和運用。
3)相關規范要求。
開封市對于古城墻有相關規范要求,即建筑限高要求,在基地中共有3條限高線,而距離古城墻較近的區域為禁建區,此外,河道兩側要各退6m,這些都是場地的制約條件,我們在設計時要遵守相關規范要求。
二、老城區的慢生活
當基地位于一片老城區時,對老城中人們的生活方式的研究對我們后期的設計思路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我們的基地同時位于老城區和城墻邊,這些要素無疑是我們考慮的重點。
1)城墻邊上遛彎。
開封人代代是在安閑、和睦的環境氛圍中生活的,老巷中鄰里關系密切,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開封人傳承著“皇城根兒”的生活方式。
2)城墻邊上晨練。
城墻邊上總是會聚集有大量的人群,他們的活動方式多種多樣,養狗、遛鳥、斗雞、斗蟋蟀……玩木雕、石雕、扎風箏、做燈籠、玩絕活的也大有人在。
3)練書法。
開封更是一個書法高手聚集的名城,隨便在哪條老巷中你都能找到毛筆字寫得很棒的居民,以愛好為生活中增添樂趣。
4)曬太陽。
開封冬天的老巷里多得是曬暖兒的人,春天會有許多種花或者打槐花的人,他們的身影也是老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
總之,老城區的生活節奏無疑是緩慢而傳統的,夏天的樹蔭下你會聞到墨香,許多孩子在大人的指導下書寫毛筆字;而在秋天老巷的拐角處你會遇見湊成一堆下棋、聊天、講故事的人,他們緩慢卻有趣的生活在我們做居住區規劃設計時需要加以保留和傳承。
三、設計構思
在老城區的設計中,我們可以以“巷陌里弄,大院胡同”為主題,通過對傳統街巷中人的行為模式,傳統界限的比例和尺度以及傳統元素的提取,將這些元素進行提煉、升華、演變,重新用在新的居住區的設計中實現新建筑與周圍老建筑的傳統對話,希望人們能夠在居住區中重溫大雜院生活的人人之間的經濟與美好。
1)總體布局。
線狀布局的住宅形成不了歸屬交往感,圍合院落形態可使住區形成歸屬空間,增強住戶的歸屬感;而直線型的空間住區缺乏活力,我們可以適度變化,營造多層次的空間領域感和居住區人氣,使空間富有變化和活力;勻質空間使人產生迅速通過的感覺,不能給人逗留交往之感,只能起到交通作用,非勻質的空間使空間產生若干節點和停住點,具有空間感和領域性,能夠形成多層次的公共空間。
在進行老城區居住區規劃時,老城區具有獨特的城市肌理,因此在設計時我們要保留老城區的城市肌理。我們設計時可以選擇用老城區獨有的“街—巷—院落”的布局形態,將幾棟樓相互錯位、旋轉,使其圍合出院落的感覺,在每個院落中設置景觀節點,使每棟樓都能取得良好的視野。
2)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一方面起到了疏導居住區交通、組織居住區空間的功能,是居住區的生命線;另一方面,好的道路交通本身也構成居住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設計道路時,我們要注意區分道路級別,線路布置盡量做到短捷、順直。小區級道路可以采用多樣化的鋪裝及材質,尤其是宅間路,其往往和路牙、路邊的塊石、休閑座椅、植物配置等,共同構成居住區最基本的景觀線。
3)空間營造。
a.景觀墻、景觀門的作用可以在視線上框景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使景觀若隱若現、引人注足;在彎曲的小路上我們可以加入矮墻做得景門增加空間的進深感,使空間曲折多變,同時設置矮墻式的小品和高低錯落的院墻,并都運用小巧的尺度去營造傳統街巷中曲折變化的親切尺度感。
b.在住宅單體中設置景觀廊,廊下灰空間的出現能豐富立面空間環境,同時抓住更多人的視線,可以使人的視線通過廊子看到對面的景觀。增強虛實對比,創造出豐富的空間關系,增加交流互動的可能性。
c.在住宅單體中設置退臺,退臺形成的空間感更加開闊,有助于營造豐富的立面效果,人們站在露臺上也能看到室外景觀,感受到外界的美好,引起人們一探究竟的欲望。而擁有露臺的住戶由于中心景觀的營造,這些住戶會獲得更多陽光氧氣和好心情,退臺住宅因為露臺陽光等灰空間的出現不僅豐富了住戶的生活,更為住戶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更多機會,重新找回人與人之間的熟悉和親切感。
d.設置中心下沉廣場,廣場位于整個小區的中心對小區具有向心作用,同時主要的人行流線交匯于這個廣場,增加小區內人們交流碰面的機會,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在下沉廣場中人們可以很好地觀察住區景觀和進行視線交流,在廣場中設置水面進行空間劃分,更親近人的行為,同時也能豐富空間景觀,作為空間中的調劑元素。
通過上述設計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居住區規劃設計的一些要點。1)要對場地的自然地貌、人工條件、風土人情進行分析;2)合理確定規劃結構,進行場地分區;3)合理規劃道路系統,既要考慮場地自身的功能需求,又要從城市的角度進行拓展;4)同步進行景觀設計和空間營造,景觀系統的規劃要時刻考慮在整體規劃之中,空間的營造也要能夠促進人們之間的交流。只有充分考慮這些內容,我們才能把握住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核心,才能為人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適宜居住的空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