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秋燕+陳亮+吳家隱
【摘要】 光通信的傳輸速率從2.5G到10G,再到現在普遍使用的40G,速率越來越高,但隨著互聯網帶寬的快速增長,40G系統已不能滿足當前的帶寬需求,100G傳輸技術成為公認的解決方案。本論文簡單介紹100G光通信的發展現狀,分析了100G光通信的關鍵技術,并論述了100G光通信傳輸技術的新發展。
【關鍵詞】 100G OSNR 色散 補償
一、100G光通信的發展現狀
當大家的目光還聚焦在40G的商用時,100G以悄然無聲的進入了我們的生活。隨著技術的增進,我們正處于100G時代的開端,以后100G將占據市場的統治地位。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網絡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各種數據,資料等要在網絡上進行傳遞,對傳輸速率和傳輸精度的要求也與日俱增。
在這兩年中變化最大的莫過于4G網絡的覆蓋,在2015年最起碼在貴州的農村沒有4G網絡,而在第二年就實現了4G網絡村村通。在這樣的形式下,100G技術也會使得中國運營商的高度重視。
二、100G光通信的關鍵技術
100G傳輸系統由于速率的增大,譜寬也增寬,將面臨更高的系統光信噪比(OSNR)、色散容限和非線性效應影響等嚴峻挑戰[1]。
2.1系統OSNR
由于光纖損耗的影響,系統OSNR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大而減小。通常系統OSNR要大于某閾值,接收機才能有效的區分信號和噪聲,從而減小接收機的誤判,保證通信的質量。
2.2色散
一定譜寬的信號在光纖中傳輸,由于不同頻率成分在光纖中的傳輸速度不一樣,所以到達接收端的時間不一樣,引起信號在時間上發生展寬,導致相鄰之間的脈沖之間出現碼間干擾,產生誤判。100G傳輸速率的光譜譜寬更寬,色散現象更嚴重。根據色散的機理不同,色散可分為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CD是由于一定譜線寬度下引起時延差異,PMD是在指相同頻率下偏振模式不同的信號引起的時延差異。隨著傳輸速率的提高,PMD的影響更突出。
2.3光纖非線性效應
入射光功率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產生各種非線性效應。根據機理不同,光纖的非線性效應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受激散色,包括受激布里淵色散(SBS)和受激拉曼散色(SRS),一類是由于非線性折射引起的,主要有自相位調制(SPM)、交叉相位調制(XPM)和四波混頻(FWM)[2]。信號的傳輸速率越高,對光纖非線性效應忍耐度越低。
三、100G傳輸新技術的發展,有效克服長距離傳輸限制
3.1 光放大技術
由于光纖損耗問題,需用放大器把信號進行放大,延長中繼傳輸距離。常見的延長中繼距離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光/電/光中繼器,一種是直接在光路上面直接把信號放大。前者設備結構復雜,成本也較高。后者常用摻餌光纖放大器(EDFA)來延長中繼距離,大大簡化系統結構,降低系統成本。
3.2碼型調制技術
常見的編碼調制技術有歸零碼(RZ)和不歸零碼(NRZ),其中RZ編碼比較常見的有CS-RZ、DRZ等。NRZ的調制碼型設計簡單,但功率電平較高,容易受非線性影響,所以一般用在低速傳輸的系統。CS-RZ是一種壓縮頻譜編碼,具有更大的色散容限,因此在100G傳輸系統比較常用。當然還有很多特殊的調制技術編碼,如QPSK、DQPSK、8QAM、16QAM等,這樣的新碼型調制技術擁有更高的色散容限和PMD容限。
3.3 色散補償技術
隨著光信號的速率增大,信號的光譜譜寬變寬,那色散現象就更嚴重,對于100G速率的傳輸系統,面臨了色散容限的嚴峻考驗,所以必須采取補償措施。一般是在光纖后面加色散補償模塊,常見的補償模塊有DCF模塊和FBG模塊,DCF模塊插損比較大,FBG模塊插損小,但其時延有抖動。除了加模塊外,還可以在接收部分做補償,比如在相干檢測技術上利用DSP技術,這樣的技術對色散也有一定的補償作用。
四、總結
由于40G速率的傳輸系統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的帶寬需求,使100G傳輸技術成為當前公認的解決方案。但100G速率的傳輸系統面臨著OSNR、色散及非線性效應等各種技術的考驗,需要采取更新的補償技術,如新的碼型調制技術、新的檢測技術及色散補償技術等,才能使100G傳輸技術得到快速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陶婷.長距離光傳輸限制因素的研究與應用[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09.
[2]戚敏.偏振模色散的模擬及其對波分復用系統的影響[D].河南:鄭州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