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若+蔣子涵+張小賢+陳立晟
【摘要】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電子商務隨之產生,且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已經改變了人們目前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們對于網絡尤其是對于電子商務的應用關注度不斷提升。但是與此同時,消費者也面臨著一場嚴峻的信息危機。由于交易平臺保護的缺失以及消費者對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普遍較低,消費者個人信息被當成商品隨意出售,甚至被不良分子利用,給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因此保護消費者關鍵個人信息迫在眉睫。
【關鍵詞】 電子商務 個人信息 網購流程
一、網購中的消費者問題與分析
1.1網購中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現狀
在交易平臺上,每一筆訂單的成交都意味著賣家、物流相關人員將獲得消費者的姓名、電話等敏感信息。消費者的姓名、年齡等個人信息甚至被明碼標價…“出售”,一條信息可賣0.4元至1元不等。所以電子商務平臺上的消費者信息被惡意出售、快遞單號被不誠信賣家利用進行刷單、部分賣家購買快遞單號或是消費者的購買信息進行需求分析,而后對消費者進行惡意推銷;不法分子利用快遞泄露信息進行冒領甚至入室搶劫、勒索等威脅人身安全的惡性行為不斷發生。2016年,惠州警方查處了一批快遞員販賣客戶資料的案件,有快遞員不到20天里利用公司電腦下載數萬條客戶資料,通過微信轉賣,獲利上萬元。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主要渠道正是信息流通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賣家、物流公司和被隨意丟棄的快遞單。
1.2網購中的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現狀
1.2.1法律制度對于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仍存在問題
在法律方面,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界定不嚴謹,內容不全面。我國現行刑法規定,泄露、倒賣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而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沒有相關的執法細則與有關部門的責任劃分,所以政府執法部門在實際執行上不好把握,造成了“有法難依、有法難判”的尷尬局面。
另外,消費者難找到相關的執法機構進行投訴,維護自己的權利。盡管國家郵政部門出臺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中,規定了“快遞企業及從業人員不得違法提供從事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否則將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監控難度和成本非常大,所以導致此辦法實施了兩年半以來,鮮有快遞公司因為泄露信息而受到處罰,大多是警察查處到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例。正因為違法成本低、懲處力度小,既得利益高,才會不斷有人非法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
1.2.2電商推出新技術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
2017年上半年,菜鳥網絡逐漸淘汰印有消費者隱私信息的快遞面單,啟用更安全的隱私面單。菜鳥網絡聯合物流企業研發了面單隱私保護技術,消費者的個人隱私信息將在電子面單上被加密處理,電話號碼將被隱藏,快遞人員只能通過app聯系消費者。此措施推出后,將大大減少快遞人員惡意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廢棄快遞面單被利用等情況的發生幾率。餓了么推出匿名購買,通過虛擬號碼映射技術,防止消費者真實電話泄露。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二、網購中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需求
2.1可靠的交易流程
電子商務平臺網購過程業務模型里個人信息流通鏈條中的三個環節——消費者、賣家、物流公司都有可能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當交易的兩方利用互聯網交換信息的時候,如果雙方沒有采取比較適合的一種保密性舉措,信息就可能泄露。而目前并沒有一種合適的保密性舉措,使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在這三個環節中得到保護。
2.2防止因個人因素而導致的信息泄露
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往往疏于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也不懂得識別潛在的信息泄露威脅。為了使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不會因為隨意丟棄的快遞單而泄露個人信息,也不會因為收到冒充賣家信息而上當受騙,就需要一種新的、全面的解決措施來實現。
三、完善網購中個人信息安全問題
根據以上,除了繼續推進法律層面的改動及保護外,需要找尋一種方法,對網購有的流通環節進行改進,提出可行性高的方法。讓網購平臺中的運營方、快遞公司在各自的平臺或者軟件上增添一個隱藏消費者信息的功能和與之聯系的功能,是實現消費者信息對賣家、快遞公司隱藏的最簡便的、對購物流程改動最小的方法。
3.1方法概述
在用戶注冊,添加收貨地址時就將關鍵信息用標識碼替代是最有成效的方法。若采用此方法,在購物流通環節中,賣家、物流將無法接觸到消費者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即使賣家、物流能接觸到消費者的地址,但因為無法使用地址得知消費者的姓名、電話號碼,所以規避了通過住址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并且,賣家、物流在購物流程中的工作方式也只會發生微小的改變,不會降低配送商品的效率。
3.2方法運用在網購過程中的具體步驟
使用該方法具體的操作是:在新用戶注冊賬戶填寫收貨地址時,就可選是否將姓名和電話號碼轉換成標識碼,若選擇了是,系統就會自動生成相關標識碼;老用戶可以進入地址編輯一欄生成標識碼,一個用戶可以對應多個標識碼。在向賣家下訂單時只需要正常選擇需要配送的地址即可。
對于賣家,賣家收到買家的訂單時,在收貨地址一欄只能看到買家的標識碼和詳細的地址,快遞單只需正常填寫或打印即可,即快遞單上需要填寫的收件方的信息只有標識碼與地址。若賣家需要聯系買家,只需點擊買家的標識碼,選擇打電話或者發短信給買家即可。
對于物流,交易平臺提供了一個接口給物流公司。該接口讓物流公司和快遞員在無法獲取買家個人信息的前提下可與其進行正常的通訊和聯系的服務。物流公司收到賣家的快遞單后,信息錄入人員只需要將標識碼和地址錄入信息庫即可。物流派送人員進行派送的時候使用公司的軟件輸入標識碼就可以和買家進行聯系(系統聯系時不能查看到買家的電話號碼)。
若采用新方法,交易平臺上的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需要改變的操作最小。
四、結語
信息安全是電子商務的主要核心,所以也要重視消費者物流信息的保護。新方法以成熟、緊密的交易平臺網購業務模型為切入點,充分考慮到各個環節及對買家的影響,結合已出現的個人信息保護方法的特點,根據軟件工程的思想提出,能切實網購中的買家個人信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