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春+劉立志+劉洪楊
【摘要】 本文首先對PID調節技術進行介紹,并對其基本控制方式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PID的基本控制參數及在自動化過程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 PID 自動化 應用
前言:對于制藥行業來說,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這些物理量都是常用。也是每個生產環節當中,嚴格要求的。對于這個環節的過程控制,大多數采用的是pid控制。pid調節是自動調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PID調節屬于工業生產控制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反饋回路不見,其中主要包括比例單元、積分單元和微分單元。pid…就是對輸入偏差進行比例積分微分運算,pid…(proportional…integ…derivative)…即比例(p)…積分(i)微分(d),其功能是模擬量的自動控制領域中需要按照pid控制規律進行自動調節,其中利用比例單元實現比例控制,利用積分單元對誤差進行消除,利用微分單元實現對系統響應速度的調節。
一、基本控制方式
在利用PID進行自動化調節控制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輸入模擬物理量數值與設定目標值的差值進行確定,在此基礎上對結果進行計算,計算結構輸入到執行系統中進行控制,最終實現根據用戶所設定調節值變化而自動控制的目的。在所控制對象的參數和結果不能得到完全確定的情況下,需要依靠現場調試獲取到準確的現場控制器結構及參數,從而采用PID技術來對系統進行調節控制。
二、pid的基本控制參數
1、比例控制。與人工控制相比,PID控制具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可以采取手動控制的方式對電加熱爐的溫度進行調節,一般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以電加熱爐的溫度控制為例,在對電加熱爐的溫度進行檢驗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對數字儀表上所顯示的溫度進行讀取,在此基礎上,與所規定的標準爐溫進行比較,得到溫差,根據溫差的大小來進行手動調節和控制,使實際爐溫保持在標準爐溫左右,假設這個溫度穩定位置為L,結合溫差來對加熱電流電位器的轉角位置進行調整,在實際爐溫小于標準值的時候誤差為正,需要將L順時針增大電位器角度,提高加熱電流;在實際爐溫大于標準值的時候誤差為負,這時候需要將L逆時針減少電位器角度,減少加熱電流,使溫度保持恒定,這樣的控制方式就屬于比例控制,也就是說PID控制器輸出比例與誤差形成正比。但是在閉環操作的過程中,電流及溫度的變化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時間延遲,在這些延遲因素的影響下,在對電位器轉角進行調節之后,不能及時的看到調節效果,所以需要對系統中的延遲作用進行解決,主要方法體現在對比例系統的控制上。
對于比例系數來說,其大小與調節力度及調節總時間之間有著較大的聯系,在比例系數過小的情況下,轉角與L的差值也會相應的減小,系統輸出時間也會變得較慢,溫度等變量的調節需要較長的時間,在比例系數相對較大的情況下,在實際調節的過程中,調節的范圍和力度將難以控制,甚至會出現實際溫度超過標準溫度的情況,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溫度變化幅度過大,系統出現震蕩不穩定的情況。基于上述情況,需要結合溫度的變化范圍來對比例系數進行調整,以此來減少系統的震蕩次數,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
2、積分控制。在進行PID調節的過程中,會增加一個與當前的誤差值成正比的微小部分。積分控制的實際情況根據誤差的變化而變化。在手動調溫的過程中,積分控制與誤差值有著緊密的聯系。當實際溫度低于標準溫度時誤差為正,積分項增大,相應的加熱電流也會增大,反之積分項減小。積分調節的“大方向”是正確的,積分項有減小誤差的作用,當運行系統處于穩定狀態的時候,誤差為零,比例微分部分也為零,積分部分停止變化,剛好等于穩態時需要的控制器的輸出值,對應于上述溫度控制系統中電位器轉角的位置L。
3、微分作用。誤差的微分就是誤差的變化速率,誤差變化越快,其微分絕對值越大。誤差增大時的微分為正;誤差降低時的微分為負。控制器輸出量的微分部分隨著誤差微分的變化而變化,能夠對被控量的溫度變化情況進行反映。在加熱電流急速增大,溫度上升過快的情況下,根據溫度上升的實際趨勢,為了防止實際溫度超過標準溫度,在實際溫度將要達到標準溫度的時候,需要提前減少加熱電流。
三、PID參數的調節
在對PID控制器參數進行確定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系統性能與控制器參數之間的關系,采取相應的實驗來對參數進行調節,這樣能夠及時得預期的調試結果。在調試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系統性能不穩定的情況下,需要知道應該調節哪一個參數和參數的增加量及減少量。為了減少需要整定的參數,首先可以采用PI控制器。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在調試開始時應設置比較保守的參數,例如比例系數不要太大,積分時間不要太小,以避免出現系統不穩定或超調量過大的異常情況。
結束語:自動化系統中的PID調節屬于不斷變化的過程,其中的各種參數相互影響,需要進行多次的系統調試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參 考 文 獻
[1]張井崗.…過程控制與自動化儀表[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白志剛.…自動調節系統解析與PID整定[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