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嵐
摘 要:少兒的素質教育是全民素質教育的基礎。在少兒的藝術培養教育中,舞蹈教育以它特有的形態形象的描繪了多彩的行為藝術,對少兒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陶冶和開啟著少兒心靈和智慧。通過形體訓練,增強少年兒童自身的身體素質,自我表現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從而促進良好性格的形成,使他們的身體正常發育,動作協調發展,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少兒舞蹈;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7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7-0094-01
形體訓練是舞蹈課程的基礎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態,積極樂觀的心態。
少兒舞蹈是展示少兒心靈的窗口,不僅直接的表現了少兒的情感世界,同時把他們純真稚嫩的性格特征展現的淋漓盡致。我們要正確的利用舞蹈來引導少兒的健康成長。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不只是要小朋友們掌握動作的基本技術技巧,更重要的是從各方面(身心、體態、情感等)培養他們的個性化,塑造他們特有的性格特征。“
一、形體訓練在舞蹈中發揮的作用
1.形體在生長發育期的作用。運動使人健康,運動量達到一定的幅度,可以使人新陳代謝顯著增強,從而促進了身體各部位的良好生長發育。形體訓練主要通過基礎舞蹈的姿態,體態練習,讓少兒在生長期中不正確的姿態,達到綜合的糾正和訓練。
2.糾正少兒的體形,帶來美的改變。人體的形態與機能有一半是后天因素,后天的不良習慣養成的。而形體訓練具有科學性,實踐性。能很好的糾正和完善少兒在發育期間形成的生活姿態,長期堅持訓練能夠得到改善。使身體變得挺拔,改掉彎腰駝背,端肩縮脖,腿彎曲等一些不良的自然體態;通過科學化、規范化的訓練還有助于少年兒童身體各指標的均衡發展。研究表明,同性別同年齡的少年兒童,參加訓練的比不參加訓練的,身體各部位的指標更均衡。舞蹈訓練可以提高各關節的靈活度,拉伸肌肉、韌帶,變得長而有彈性,主要運動肌肉的力量得到提高,增加肌肉的橫斷面,減少肌肉上覆蓋的脂肪,使其勻稱而有線條,從而增加了美感。
3.舞蹈訓練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經過舞蹈訓練,少年兒童的力量、柔韌性、控制、穩定性、協調性、靈活性和耐力等各方面身體素質都會得到提高,這使少年兒童能夠靈活自如地把握與運用身體,準確無誤地完成日常行動或特殊形式的身體運動,做出各種動作,敏捷地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以避免身體傷害。
二、形體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科學性的意義
舞蹈教學訓練的科學化,是實現舞蹈教育最終目的的前提與基礎。少兒舞蹈各項訓練過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嚴格按照少兒身體特征和發展情況具體而定,避免過于“成人化”。一切為了少兒的生長發育而訓練,真正發揮舞蹈作用于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功效,如果忽視科學的指導,勢必降低訓練與教學的效果,甚至導致損傷和有損于身心健康。
1.示范法。在平時的教授中能夠準確的、形象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將舞蹈表現出來,首先激發少兒學習舞蹈的興趣,示范時講解簡單的舞蹈術語,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跳,什么時候收,反復口頭傳授。講解動作時要用少兒能聽懂的語言表達方式,告訴他們講解的什么動作,表達的是什么東西和感情,反復練習。
2.講解法。教學中注意語言的豐富性和通俗易懂性。通過加入一些少兒能懂得活潑可愛的語言來吸引他們,如小腳側抬去夠小耳朵,他們是好朋友,他們現在有好多的悄悄話要說呢!語言講解法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二)糾正動作
(1)有計劃。教師在上課前必須預見到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毛病。這堂課重點糾正什么毛病,哪些動作需做細致的糾正,哪些動作在練習過程中口頭提示即可,哪些學生要重點糾正等。(2)有重點。通過對重點動作和重點人的糾正,給其他學生作糾正錯誤動作的范例,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能從他人的毛病中汲取教益,從教師的糾正與指導中獲取自覺糾正動作的教益。對重點要揪住不放。(3)邊做邊提示。經過了重點糾正的動作或毛病,為了求得鞏固,教師可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再口頭提示。口頭提示語言要精簡,要有的放矢。為此教師要同學生建立共同的語言,即教師的一個字,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色,學生都能心領神會,遵照進行。
三、舞蹈形體訓練的內容
基本體態的站立姿勢。主要練習站立、坐、腳背,膝蓋在動作中的標準性。正確與否,直接動作中保持的姿態。身體柔軟度的訓練,胯、腰的練習。通過形體訓練,從實際出發有針對地練習一段時間,就會練就出一個健美的形體姿態。另外,人的頭面部姿態是表達人類豐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過形體訓練,使它能有正確的姿勢與表現,以便充實頭面部姿勢和神態的美。人的形象美需要其外在表現和內在修養和諧統一,健身俱樂部的套操中的形體訓練,不僅利用了芭蕾、舞蹈、體操舒展的動作訓練了人體的優雅姿態,而且也傳播了它們高雅的藝術精髓,培養了人的內涵修養,使人的精神和形體之美達到統一,有助于提高練習者現代氣質和高雅風度。
參考文獻:
[1]中等師范音樂教材編委會編.兒童歌舞及舞蹈基礎訓練[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2]馮百躍.舞蹈訓練學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