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富
摘 要:鄂倫春族在發展進程中仍舊保留著較為鮮明的民族特色,他們真誠善良,善用歌舞去表達自身想法、抒發情感,鄂倫春族憑借堅忍不拔的堅強品質及智慧為民族加國家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就創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民族文化,這對于文化發展來說是積極有效的助推力。民歌是文化藝術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鄂倫春族作為文化建設中的發源體,其主體作用不容忽視。民歌是凝聚民族發展歷史及文化的重要載體,它不僅能夠展現鄂倫春人民的生活特點,民歌更代表著人們的期盼及愿望,因此也可以說鄂倫春民歌所代表的是人們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關鍵詞:鄂倫春民歌;創新;發展路徑探索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7-0137-01
一、引言
鄂倫春民歌在不同的時期所反映出的藝術特點是不同的,通過對其進行研究,就可以進一步明確民族發展歷史及現狀,因此不難發現,鄂倫春民歌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能夠直接反映出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風土人情特點,這就能夠直接體現出鄂倫春民歌的藝術特征,相對的民歌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發展時代進步階段,鄂倫春民歌也會受其影響,隨之不斷進行創新及優化,促使民歌與時代渾然一體,為人們帶來更加豐富的民歌感受。因此,這就需要在結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鄂倫春民歌的創新發展進行路徑探索。
二、新形勢下鄂倫春民歌的創新發展途徑
1.對民歌歌詞的創新與發展。歷史是不斷發展的,相對的萬事萬物只要是能夠長久流傳的,那必然也是處于優化轉變之中的,音樂藝術更是如此,雖然其本身存在于歷史中,但是其發展更會顯示出創新特點,而民間藝術也是在這一發展進程以創新為依托不斷前行的。但是從民歌的曲調及歌詞入手進行研究不難發現,民歌的曲調變化在發展階段呈現一定的滯后性特點,轉變速率也相對緩慢,而歌詞則并不然,更新速度明顯較快。尤其是在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今時代,歌詞的創新是與時代發展潮流相契合的。鄂倫春民歌對歌詞的創新就是較為鮮明的發展助推力。建國后,特別是 1953 年定居后,鄂倫春人告別游獵生活,走出莽林,從吃獸肉、穿獸皮一步跨入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新社會。嶄新的天地、嶄新的生活,不僅讓這個曾瀕臨滅絕的民族重獲新生,民歌也從此迎來了自己的黃金季節。曾一度風靡全國的《鄂倫春小唱》和《我們有了新村莊》等久唱不衰的新民歌就像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這些歌不但內容清新,緊貼時代脈搏,而且曲調也變得更加優美、明快。改革開放后,鄂倫春人和全國人民一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反映在民歌上,內容更加新穎,視野更加開闊。《呵,我的大森林》、 《嶺上人家》、等一大批優秀的新民歌,在反映現實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新的開掘。《送你一束達紫香》雖然唱的是仍然是愛情這個古老的主題,但因選取的是一位年輕姑娘送心上人去異國他鄉時的獨特角度,使它具有了鮮明的時代感: “跨越關山,飛渡重洋,你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多少叮囑,多少期盼,都在嬌艷的花蕾中珍藏。帶上它,就帶去了我的柔情,我的思念,還有故鄉明麗的春光。想起它,就會想起巍巍興安,茫茫林海,還有親人含笑的臉龐……”
2.對民歌原有的主題加以擴展。居住在沃勒河、呼瑪河流域的鄂倫春民族,他們保留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傳統。在民歌中有這樣一首歌: “鄂倫春婦女翻身作了主人,山上的樹木倒立而坐,再也不受剝削和壓迫”。“遍野開滿了鮮花,綠油油的野草為它襯托,男女平等,平起平坐”。“春來的風,吹得婦女走路唰唰響。耀眼的太陽,照得婦女直閃金光,吶咿也、吶咿也,如今的婦女多么神氣,多么威風。”詞句簡單、明了、深刻而透徹。曲調只用了八小節的兩個樂句,結構短小,表達樂意完整,旋律優美。這首歌在主題曲調上的擴展,讓其特點、風格起了變化,成了一首在群眾中廣為傳唱的歌曲。
3.以主題思想塑造作品形象。音樂主題是一首樂曲的核心,是形成整個作品形象的基礎。它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比較集中、概括地表現一首歌曲的主要思想內容。創作歌曲主題要把握音調、節奏在全曲中的貫穿與發展,以強烈的時代特點、獨特的民族風格,表現出人物形象的音樂節奏,形成本民族的音調風格。斯大林說“每一個民族,不論它的大小,都具有其品質上的特點和特色,它是屬于這個民族而為別的民族所沒有的”。實事證明了這一點,鄂倫春民族祖祖輩輩以狩獵為生,生產和生活方式、風俗與習慣不同于其他民族,人民的思想情緒、民族特點與風格不一樣,歷史發展過程不一樣,因而,人民創造出來的歌調也不一樣。
4.采用某一形式民間曲調作為主題來發展。鄂倫春民歌的歌詞中,常見的有:重復、變化重復、移位、排比、對稱呼應、連貫展開、重疊、對偶、雙關、夸張、對比等等詞句。無論哪一種,都是人們在長期斗爭生活中,在音樂創作的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創作方法。因此,創作一首歌曲,就要從本質的音樂素材中努力提煉出時代音調和獨具一格的題材和體裁,保證源于生活,服務于內容,形成自身的發展過程和發展方法,真正揭示歌曲內容,塑造音樂形象,展現人們的生活風貌。
綜上所述,民歌在民族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將民族特色以鮮明靈動的形式展示出來,更能促使民族歷史不斷被傳承,因此,鄂倫春民歌也應當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優化變換民歌主體結構,塑造更被現代人所接受的作品形象,促使民歌走進人們的生活及心里,在創新發展的同時,提高鄂倫春民歌的認知率。
參考文獻:
[1]魯學全.鄂倫春民歌音樂文化與旅游開發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3(01);
[2]王瑞.鄂倫春民歌多情唱法的探索與實踐[J].視聽,201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