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梅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現如今各大實驗室都引進了信息化管理系統,雖然信息化建設對推動實驗室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凸顯出了很多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信息化的傳遞斷層,信息與信息之間難以實現良性共享,從而導致信息化孤島現象產生。文章針對目前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就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其典型特點,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提高我國的實驗水平。
關鍵詞: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問題;優化策略
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得在信息網絡和信息通道建設上日益完善,而且信息化在我國的很多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管對科技還是經濟、生活,信息化都給人們帶來了便捷。實驗室是科研、科技成果轉化的基地,通過將信息化技術與實驗室相結合,從而構建出良好的信息化實驗室管理水平,對推動我國和諧社會建設、創建良好的節約型社會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
1 實驗室管理的現狀
通過資料表明,目前語言實驗室在各大高校中的語言教學與教學研究中獲得了重要的應用,有效推進了語言相關學科的建設與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然而,由于管理體系和職能定位等方面存在問題,導致了目前語言實驗室的教學、科研以及服務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以筆者所在的貴州省高校為例,在這些高校的語言類實驗室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影響實驗室正常運轉的問題,比如經費不足、管理體制落后、設備利用水平低、管理理念落后等。除此以外,高校間還缺乏良好的信息交互,因此使得資源共享的目標得不到良好的實現,從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的實驗室發展水平[2]。
2 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問題
2.1 信息資源設置不合理
以高校為例,很多高校在實驗室建設的時候,沒有達成宏觀的大局觀,只為了建設滿足學院或者滿足個別專業的教學實驗室,這就導致了實驗室數量增加,從而使得實驗室的建設經費不足,很多實驗室都是“半成品”。在信息資源的配比上,高校實驗室可以說每一個二級院系的實驗室都是一個信息孤島,信息資源僅配比其所需要的部分,超出部分則不予關注,這使得很多信息資源被大量浪費。
在不同的高校之中,實驗室各具特色。對于實驗室資源共享而言,既滿足經濟規律也能夠推動各實驗室的發展。然而,目前的實驗室設置出現了很大的封閉性,很多實驗室只對“自己人”開放,所謂的“自己人”,就是本院系、本專業的同學,加之很多時候實驗的結果和數據不能較好地對外公布,從而使得實驗的信息發展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高校具有社會服務的基本功能,因此高校的教學資源要能夠為社會服務。語言實驗室可以為社會提供口語測試、銀行資格考試等社會考試與資格認定。高校語言實驗室資源服務社會需要建立相應的機制,同時管理人員要能夠積極聯系社會需要方,與高校自身資源有效整合。
2.2 信息管理體制落后
語言類實驗室要能夠充分發揮在教學科研中的作用,教師要能夠根據教學科研的需求以及實驗室現狀進行研究。如對實驗室的設備進行充分的了解,能夠用語言實驗室已有的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實驗,提升設備的利用率;同時要能夠結合目前學生創新創業的要求,通過管理制度的優化讓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實驗,開放實驗;最后教師要能夠具有創新開拓的意識,不斷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保證語言類實驗室功能最優化的發揮[3]。除此之外,由于實驗室的信息管理體制落后,導致實驗室的信息化建設始終存在較多的問題。信息渠道管理、信息分配管理、信息處理管理,在這3個管理問題上經常會被學校所忽視。
2.3 缺乏經費支持
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于學校的教育補貼的力度也在不斷增強,但是在很多高校之中,實驗室的經費投入遠遠不及高校的其他設施投入,總體來說,現如今的實驗室建設的投入水平不僅沒有增長還有所降低。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現代高校的二級院系設置不斷增加,為滿足二級院系的需求就需要增設相應的實驗室,而由于增設的實驗室數量增多使得在原本實驗室建設經費一定的情況下,實驗室分得的經費就會降低。學校和政府對實驗室建設的資金投入不低,但是由于其分散,使得資金的有效利用率比較低。語言類實驗室的造價較高,因此教學科研方面利用率低對于實驗室功能的發揮具有嚴重的制約作用,如何有效提升語言實驗室的利用率,是目前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3 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優化措施
3.1 建立實驗室信息交互門戶
首先利用現如今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媒體,來創建高校的實驗室信息交互門戶。在該交互門戶上可以包含學校—實驗名稱—所得結果,或者一些對實驗的看法或者總結,這樣高校實驗室之中的信息交互就會增強,人們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絡來獲取其所關注的問題。目前全國都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成為學生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語言類實驗室要能夠適應學生自主實驗的需求,形成開發實驗室。同時可以考慮建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實驗室管理系統,提升語言實驗室的智能化管理水平[4]。
3.2 完善信息管理體制
對于高校實驗室的信息管理而言,完善信息管理體制對推動信息化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完善信息管理體制能夠讓信息的渠道、分配、處理變得有章可循,從而推動信息的轉化過程。其次通過信息管理體制建設,能夠讓學校的師生對實驗室信息化的重視程度提升,從而推動實驗室的信息化建設和發展。
對信息管理體制的完善上,需要高校給予高度的重視,首先從文本體制建設上入手,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條例和管理規定,從而使得管理能夠有規章所遵循。除此之外,還需要針對院校實驗室的特點,設置專業性較強的管理人員,從而保障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能夠專人專責進行維護和管理,讓專利意識和自主創新意識能夠在學校的教學階段就得到實施[5]。
3.3 通過現代化網絡技術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
語言類實驗室的管理涉及設備管理、人員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尤其是自主實驗的需求使得實驗室的管理難度加大。因此充分應用現代的物聯網技術、智能技術、無線傳感技術等網絡技術,實現對語言實驗室的智能化與網絡化管理,提升語言實驗室的管理水平。
3.4 合理設置實驗室優化經費配比
對于實驗室經費不足的問題,首先我們就要從實驗室的數量和實驗室的多面性的角度入手通過建立水平質量良好、實驗能力強、實驗種類廣的綜合性實驗室,將二級院系的個體獨立實驗室進行收編,從而實現化“凌亂”為整。通過這一舉措,經費使用的針對性就會大幅度增強,除此之外,經費的有效利用率也能夠得到較好發展。對推動高校實驗室建設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明確院校的職能,語言實驗室的建設既要能夠滿足目前教學與科研的需求,同時也要與學校的規劃與語言學科發展的趨勢契合。具體而言,語言實驗室要能夠滿足教學發展的需求,如教學內容更新后,語言實驗室的升級問題;在學科不斷發展的同時,實驗室要能夠方便實現技術改造與功能升級,保證語言實驗室不斷為語言類的教學與科研提供重要的支撐。
4 結語
對于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和管理而言,學校一定要注重信息化的信息交互能力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實驗室信息化展現出其真正的作用。對于我國而言,實驗室數量多,但是有效利用率低,信息的交互能力也比較差,因此要通過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實現實驗數據的同步上傳和分享,為我國實驗室的發展作出保障,讓我國的實驗水平和能力能夠在信息交互的推動下,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濤濤.語言實驗室在專業英語個性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6(2):214-217.
[2]易蘭,高曉瑩.語言實驗室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7):327-329.
[3]龔心源.語言實驗室學習環境的探討[J].外語電化教學,2004(3):65-68.
[4]羅正生.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和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5]張佑祥.高校信息化體系建構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