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文藝出版社主辦的“通向經典化之路——‘身份共同體·70后作家大系出版發布會暨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山東文藝出版社社長李寧出席并致辭。白燁、李少君、陳曉明、賀紹俊、陳福民、張檸、何言宏、韓春燕等批評家與“70后”作家、批評家魏微、喬葉、朱文穎、付秀瑩、李遇春、李云雷、張莉、饒翔、王世強等,圍繞文學寫作的共性與特性、“70后”作家的整體特點及其對文學現場的影響等展開對話交流。吉狄馬加認為,“70后”作家是承前啟后的一代,他們成長的環境既能了解到“50后”、“60后”一代人的人生經歷,也對之后的全球化、新媒體時代有切身感受。同時,“70后”作家有著相對完整的教育背景和比較全面的文學視野、閱讀修養,很多作家、詩人、批評家一開始寫作的起點就已很高。把具有代表性的“70后”小說家、詩人、批評家的作品作為一個整體推出來,無論是對讀者、研究者還是對“70后”作家本身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文本意義和文化意義。作為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70后”作家叢書,“身份共同體·70后作家大系”由孟繁華、張清華主編,經過三年多策劃與編纂,目前共推出42卷,包括小說集20卷、詩集10卷、批評文集12卷。該書系既是對目前活躍在文壇上的“70后”作家創作成績的系統梳理,也是一次整體的階段性總結,全面展示了他們的創作風貌與文學實績。整體來看,“70后”作家從前輩作家的經驗型寫作轉向知識型寫作,他們的文字“精致、優雅、軟綿綿”,在內容題材和寫作手法上有別于前輩作家,呈現出廣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