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直接影響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這不少的問題,從而使之不能與大企業之間進行公開、公平、公正地競爭。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 管理現狀 整改措施
一、針對我國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提出
中小企業由于受自身發展的規模、知名度、資本、技術水平、市場占有率等因素的影響,對其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制約,造成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與自身發展不適應,和市場經濟不協調的問題,從而導致其在激烈的市場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所以說,加緊對我國中小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的管理規范,是促進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最快速和最有效的辦法。
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發展現狀
(一)中小企業自身會計管理機制不健全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發展制度的不健全和不規范,導致企業內部很難建立比較完善和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人員分工不明確,責任不清晰,管理十分混亂,致使財務人員工作效率和積極性不高。甚至有些企業由于規模相對較小,財務人員也相應較少,不能形成規范的財務管理監督和執行,再加之很多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導致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問題不斷,甚至出現違反相關政策法規操作的行為。
(二)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相對較低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并不是很高,有些人甚至沒有受過高等的教育,沒有進行過專門的財務培訓和學習,工作任務和工作范圍也有其局限性,僅限于財務記賬、報表核算等等簡單基礎的工作內容,整個企業的財務管理的決策和職能分工也相對混亂和困難。
(三)缺乏國家政策支持
由于一直以來,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比較傾向于對大型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的關注,而忽視了對中小型企業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尤其是在融資方面,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時,由于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企業信用度較低,很難得到銀行信貸部門的支持,而同時國家在稅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也是偏向于對大型企業有更多的優惠,而疏于對中小型企業的保護。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中小型企業的數量和工業總產值都是占全國總數的很大比,但是在銀行貸款的比例卻是占很小部分的,企業資金的大部分來源都是來自于其他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導致企業投資成本增加例如空間相對減少。
(四)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企業財務管理處理模式相對陳舊
在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當中,都是私營性質的。企業的投資人和管理者在財務決策和經濟關系處理時,擁有絕對的決策權和執行權,而忽視整個團隊的協同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執行,往往依照自己的個人意愿做決斷,沒有給予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一定的發言和參與決策的權利。
同時企業經營管理者往往只注重關心產品效益,關注產品的營銷和業務市場的拓展,而忽視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企業經營者財務管理意識觀念比較淡薄,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良性運作和健康發展。
所以說,在這樣的財務經營管理模式下,公司管理者對財務制度規范化管理的意識淡薄,缺少專業的財務知識不能對財務情況進行較好的把握,肯定會導致企業財務管理混亂,不規范,甚至違法操作行為時常發生,這樣的財務管理模式是不能夠準確地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做決策反而容易導致決策失敗,甚至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
四、加強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規范的重要措施
(一)政府部門加強政策支持
中小企業無論是在企業規模還是制度管理上,與大型企業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中小企業處于劣勢的地位。特別是在會計財務制度管理方面為了保障市場規范,保障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的政策支持和立法規定。為小企業的創立與財務管理制度發展創造法律基礎和條件。
(二)企業應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規范化的重要性
企業的管理者和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企業自身經濟發展的重要程度。中小企業自身要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對財產管理和財產記錄方面的管理要加強,聘請專業財務人員,提高財務人員整體素質,并對財務相關的管理、記錄、審查、核算進行明確的分工。
(三)加強外部監管力度
任何企業靠自身的力量和約束來管理企業本身的制度規范,顯然是不夠的。
要想保障財務管理制度的規范操作和正常運行,就必須借助外部力量的幫助,實現中小企業財會管理規范化的目標。我國的會計監督目前分為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和企業內部監督三部分,其中國家和社會監督屬于外部監督。國家監督是以包括財政、稅務、銀行、工商、證券監管等在內的監管部門為主體的監督;社會監督主要是委托一些會計中介機構對企業的會計工作進行審計等活動。并且在監督過程中,如果發現企業在操作中出現違法國家會計相關制度、法律規定的行為,及時報告給有關部并對其進行處罰。通過這樣的手段和方法驚醒監督,能夠有效規避企業在實際管理中的風險,保障企業財務管理正常有序進行。
(四)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任用
不論什么樣的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必然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技能。財務管理方面亦是如此。中小企業要借鑒大企業先進的財務管理經驗,積極引進專業高素質管理人才,同時企業應該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政策的要求,招聘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證等其他相關任職資格的證書的專業人員來任職,同時要避免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親屬任職,遵守會計準則。另外,應對財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強化財務人員的精神教育,增強財務人員的法制意識和監督意識,改善企業整體財會隊伍素質,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五、總結
我國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發展的不成熟,體制不健全,導致其財務管理方面制度相對松散和不規范,對企業發展造成很大影響。本文中主要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總結出財務管理方面發展不完善對企業總體經濟發展所造成的影響,并提出對改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規范的措施和可行性辦法。在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作為中小企業核心內容的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從而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中只要通過闡述企業自身財務管理上的問題以及外部影響方面來總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改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彌補不足,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規范,為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中立足,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雪琴.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M].卷宗.2014.
[2]劉暢.新時期中小企業實施有效財務管理的對策分析[J].商情.2014.
[3]林治華.后危機時期我國中小型企業擺脫危機的路徑選擇[J].大連大學學報.2013.
[4]郭步云.淺談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構建[J].商場現代化.2013.
[5]彭輝.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
作者簡介:郭紅霞,女,漢族,河南南陽人,本科,中級會計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