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義
【摘 要】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合作發展是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重點,以現階段城市建設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新型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特點,分析兩者協同發展的方向和內容。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協同發展
城市是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展現,其不但聚集了工業文明的成果,也是工業文明負面效應的重災區,不但包含了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產業,也是綠色、循環發展觀念的落實區域。由此可知,引導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合作發展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度與實際落實效果將影響著城市建設新型城鎮化道路的質量。因此,引導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發展,不但是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基礎內容,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聯
城鎮化與生態文明隸屬于五位一體總布局中的“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兩種不同的建設區域。雖然其蘊含的理念、意義以及目標、內容等都存在一定的區別,但這兩種工作的關系非常緊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它們彼此影響,彼此引導。
(一)城鎮化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隨著城鎮化建設速度的加快,致使生態平衡受到破壞,能源消耗過大、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也隨之涌現。這些問題不但影響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也會為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社會發展的經濟等帶來一定的威脅。科學、有效的城鎮化建設對生態文明的建設工作有一定引導作用。
(二)生態文明建設影響我國城鎮化建設
生態的全面發展是城鎮系統設計的重要內容。合理的、全面的城鎮系統設計只有選擇有助于減少資源浪費和環保的消費形式和產業結構,注重資源開發和節約觀念一起發展的觀念,才能讓城鎮各種資源可以科學配置,從而引導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得以和諧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人們改變以往的生活形式、生產方案以及思考觀念,構建全面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有效控制資源的消耗,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整合人與自然的關系,最終得以構建新型城鎮。而在優質的生活環境中,人們可以和諧生活,優化自己的生活質量,提升幸福指數,并對未來充滿希望,加大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信任【1】。
二、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現途徑
(一)構建科學發展的城市生態觀念
發展生態型城鎮,向著生態型綠色城鎮化發展,需要全面發展政府的引導作用。在發展城鎮化時,一定要突破傳統意義上經濟拓展的觀念,將改變人民群眾生活環境作為發展方向,注重土地集約統籌發展,全面分析新城開發與就成改造、資源應用與保護生態環境有效引用,從長遠發展分析可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就是城市,區域重點在舊城改造,各個區域要想更好的構建城市,創造新型城鎮化,就需要在城市設計中全面引用持續發展的綠色觀念。
(二)構建全面的法律系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后盾
一方面需要優化生態法律規定系統,加大執法強度。構建全面的生態法律系統,不但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據,還為生態保護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由此,在實際發展中,一定要注重研究和創新工作,不斷優化節約資源等方面的法律規定,提出全面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為能源持續應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監察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據。另一方面,還要加大法律保護強度,對違反規定的企業進行依法處置,并加以重罰,確保處罰的標準高于污染處置成本,全面解決以往企業違法問題。當然,國家也要加大對生態環境、資源等內容的監管強度,優化民主監管渠道【2】。
(三)“五位一體”總布局下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
其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內容:第一,需要全面尊重城市、區域等方面的發展特點,合理設計長期的轉變發展觀念設計和發展步伐,確保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方向不會出現改變。我國在以往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應用的是粗放型的城市發展形式,很多先發展的大城市受到阻礙,轉型發展至關重要。結合實際發展中存在的挑戰分析可知,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以及安全問題都是轉型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更是轉型之后的基礎內容。以此為基礎,城市化建設一定要結合國家提出的戰略方針和方案實施工作,對未來十幾年的人口、行業以及環境等內容進行設定,以此確保城市可以持續發展。第二,注重掌控城市與區域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注重實際發展中的創新,加大城市服務經濟系統的構建,促使城市可以向著綠色化、持續化的方向轉型。新型城鎮化觀念注重“四化同步”,從以往投資引導向著創新方向轉型;從以往工業為主導的產業系統向著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系統轉變;由以往單調的城市功能向著綜合的服務功能轉變等,這也是現階段我國城市與區域轉變發展的重點內容。而在實際發展中,各個區域都要引用現代化的科技技術,加大傳統產業的創新,不斷優化現代服務業,優化就業人口結構。第三,全面展現改革的“紅利”,展現“強政府”與“強市場”的特點,促使新型城鎮化的戰略與生態文明制度可以合作發展。而在“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下,新型城鎮化一定要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的政策障礙,并在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等方面實施整體合作改革。在實際轉型過程中,不但要推廣最嚴謹的節能減排標準和評估標準,還要依據市場系統構建資源有償應用規定和生態補償規定,支持企業加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以此提升生態產品的生產水平【3】。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是一脈相連的科學系統,兩者合作發展是為了達到“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整體布局。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在實際合作發展過程中,需要引用系統論的觀念,在行動因素、建設方案等內容上實施科學整合,并解決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構成從內到外的協同推進系統,促使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可以有效發展,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觀念、經濟建設以及社會建設等觀念落實到現實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劉登強,王斌,江立華. 論生態文明背景下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之路——城市社會學視角的審思[J]. 湖北社會科學,2015,(07):52-57.
[2]談鎮. 習近平區域經濟發展思想及其實踐展開[J]. 南京社會科學,2015,(04):1-6+14.
[3]邵光學.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生態文明建設探析[J]. 寧夏社會科學,2014,(05):50-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