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偉
【摘 要】煤礦企業運行中,如何實施開采工作需要在機電管理工作的指導下進行,由此可見,現階段煤礦企業要想在經營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機電管理工作質量勢在必行。據有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煤礦企業經營中發生的多起事故中,機電管理不科學是關鍵性因素之一。在改進機電管理對策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首先全面了解現階段煤礦企業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煤礦機電管理問題,才能夠提升改進對策的針對性。
【關鍵詞】煤礦開采;機電管理;機電設備;改進策略
1.工程概況:
1.1礦井歷史沿革及現狀
包括建井改造:原賀駝煤礦于2001年7月開始興建,2006年聯合試運轉,2007年通過綜合驗收正式投產。
設計及核定生產能力:設計生產能力為30萬t/a。
隸屬關系演變:原賀駝煤礦屬于安陽縣白蓮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7月安陽永安煤業投資有限公司與安陽縣白蓮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賀駝煤礦兼并重組,成立安陽永安賀駝煤礦有限公司,安陽永安煤業投資有限公司占股權的51%,安陽縣白蓮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賀駝煤礦占股權的49%。
機構設置:
機關部室十個:安全生產部、安全監察部、通風防突部、機電運輸部、安全生產調度中心、人力資源部、財務部、職工培訓中心、綜合辦公室、供銷部。
一線區隊三個:綜采隊、開拓一隊、掘進隊。
輔助區隊二個:通風防突隊、機電運輸隊。
地面及后勤服務區隊二個:服務公司、機修隊。
1.2人員構成:
1.2.1人員總體狀況
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在冊人員共1038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為43人,占在冊數人的4.14%;煤礦主體專業技術人員29人,其中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14人。
1.2.2用工性質及學歷結構
全礦共有正式人員527人(勞動合同制或企業合同制),占全礦在冊總人數的50.77%;協議工511人,占全礦總人數的49.23%,在冊人員中女職工207人,占全礦在冊人數的19.94%。在冊人員中本科生54人,專科生108人,中專生62人,技校生16人,中技4人,中專及技校以上人員占總人數的21.69%,高中及以下794人,占總人數的76.49%。
2.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相關問題
2.1落后的管理體系
首先,煤礦企業管理模式不利于提升機電管理質量。現階段,煤礦企業運行過程中,負責機電管理、維護的工作人員擁有流動性強的特點,而設備在應用中也存在不固定的現象,這種情況導致企業機電設備的檢修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機電管理力度相當薄弱;其次,企業方面沒有針對機電管理工作制定明確的獎罰制度,造成工作人員對機電管理工作的忽視,在日常工作中,也沒有嚴格遵守機電管理流程,導致此項工作質量較低,機電管理工作人員工作中嚴重缺乏動力,無法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對機電管理工作進行完善。而以上種種現象會造成多數機電技術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下降,在工作中失去重心。
2.2設備處理和維護不及時
煤礦機電設備在日常運行過程中,需要面對復雜的運行環境以及強度較大的工作內容,因此很容易產生各種故障。在這種情況下,機電部門必須對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掌握,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設備維修,維護設備的持續運行。然而,當調度室沒有及時接收到機電設備故障報告時,會導致不科學的前期解決方案,負責設備維護工作的機電科和區隊工作人員,也無法及時的展開自身工作,從而在設備維修以及故障排除的過程中耗費大量時間,這種現象不僅不利于維護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還將給煤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3機電設備管理不到位
(1)部分煤礦企業對煤礦機電設備的重要性重視不足,未按煤礦機電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執行機電設備定期檢修、維護工作,當機電設備出現故障后才采取措施處理,不僅影響煤礦生產,而且很容易造成煤礦機電事故。所以煤礦生產中必須加強機電設備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煤礦機電事故發生。(2)多數私營煤礦為了降低成本,采購的機電設備不符合國家煤礦設備本質安全型要求,設備從采購、安裝、使用、報廢全過程未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進行檢修維護,從而導致機電事故率不斷升高。(3)煤礦機電設備在安裝使用過程中管理不到位,設備安裝紊亂,設備編碼、電纜走向牌等不齊全,場面設備臺帳混亂,設備沒有嚴格定期檢修維護,多數設備已到報廢期但未按規定進行報廢處理,設備更新力度不夠。
2.4機電設備安全投入不足
(1)煤礦井下固定機電設備如電壓表、過流保護裝置、安全閥、壓力表等未按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清洗、校驗,很多設備出現老化現象,機電設備安全設施配套不齊全,影響了設備安全運行性能。(2)井下電氣設備在電流保護整定值不符合要求;風電閉鎖、瓦電閉鎖、漏電保護等保護裝置未按要求安裝或動作不靈敏;很多機電設備服務年限已過但仍在使用,從而造成機電設備安全性能大大降低,機電設備安全投入不足是導致煤礦機電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3.煤礦機電管理改進對策
3.1提升機電管理手段科學性
現階段,在提升煤礦機電管理力度的過程中,加大管理機構設置力度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機電維護管理工作落實到個人,從而提升設備的穩定性。這樣一來,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將由集團副總工程師以及礦井分管領導分工負責;而在業務分工管理中,機電管理部門應積極聘請各個方向的專業技術人才,提升機電安裝工程、運輸以及供電等多個方面的管理質量。
3.2通過均衡生產加大設備保護力度
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發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行。鑒于此,煤礦企業在提升機電管理能力的過程中,必須加大對生產的控制力度,努力實現均衡生產,杜絕設備運行中的超負荷現象。同時要想提升機電設備運行效率,應提升檢修合理性,因此,定期進行設備維護、提升設備檢修力度的重要性凸現出來。現階段煤礦企業運行過程中,機電設備管理人員應當首先對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況、生命周期以及性質等各項因素進行全面了解,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定期檢修策略,提升該策略的完善性,內容應當包含檢修的具體時間和檢修方法等,同時對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制定統一的維修標準,為機電管理人員的工作提供依據。通常情況下,每一天相關機電設備都應當擁有4個小時的時間得到檢修,而在機電管理中,每月應集中一天時間展開設備的徹底檢修和維護,從而有效加大機電管理力度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煤礦企業運行中具有較強的危險性,機電管理工作質量是決定安全生產的關鍵因素之一。鑒于此,相關部門必須對我國煤礦企業現階段運行過程中機電管理工作中的缺陷進行全面掌握,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機電管理質量和效率,為提升煤炭資源開采力度和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勤邦.關于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對策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0):3101-3101.
[2]李捷.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能源與節能,2014(02):73-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