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兵
能源革命新征程
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兵
點評: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戰略競爭力。當前,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調整,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能源消費增速趨緩,發展質量和效率問題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刻不容緩,能源轉型變革任重道遠。天瑞星光熱公司作為中國企業的佼佼者,從追趕到超越追趕,走到引領能源技術革命的創新前沿,實現從“追趕者”到“領導者”的轉型。這支團隊的成功,得益于黨和國家的重視扶持,得益于卓越的航天精神,得益于領導者的堅強決心。從企業精神的視角,這種經驗必將為后發企業提供一種新的啟示。
問:我們注意到,貴公司已有10多年的發展史,而在5年前,貴公司落戶滄州,請描述一下您當時的心情。
范兵:我們在北京工作生活了30多年,家庭和朋友的圈子都深深扎根在北京,從這個角度說,來滄州是個挑戰。從黨和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角度,從實現屬于中國的光熱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來說,我們航天人充滿不懈奮斗的自信。2012年,我47歲,做太陽能光熱這行已將近20年。我們堅信,一定要拿使命去吸引人,拿事業去留住人,要樹立產業自信,因為我們的太陽能光熱事業一定是面向世界未來的大產業方向,對于國家創新驅動戰略而言,也很有典型意義。

2017年1月,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一行視察滄州航天神舟太陽能光熱產業園

2013年10月,黑龍江省委書記(原河北省省長)張慶偉一行視察滄州航天神舟太陽能光熱產業園
高品質的要求,需要有高技術含量,這是航天人的優勢。此項技術有門檻、要求高,從開始研發這項具有高可靠、長壽命的工業品特點的光熱產業技術,直到2010年中試前的10年間,在國外技術壟斷下,我國對于國際上的能源技術裝備、關鍵部件及材料的對外依存度高,我們也曾看不到希望。但我們還是堅持執著20年了,年輕人接著干,一定需要有一批人去堅持,一份事業堅持久了就會習慣。雖然經歷過艱難、寂寞,但是我們的光熱事業,對于支撐國家的未來有方向,領導給支持。當時,時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的張慶偉等領導,都在關注和支持我們的光熱事業。自己想放棄時,國家不讓放棄,從政策到資金上去扶持,領導有眼光,發展布局上看得準。
高溫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研發與制造的核心技術有了,產業就有了,有了產業核心技術的支撐,就可以大范圍推廣。從創新驅動的角度說,我國必須擁有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我們在2014年終于實現整個量化投產的目標,可以批量生產。同年,在國際上也得到認可。如我們把產品拿到德國宇航中心DLR和歐洲太陽能試驗中心PSA去測試,專家表示,“你們是最有可能生產出和國外性能一樣產品的企業”。咱們中國的產品技術取得突破后,國際同類產品大幅降價,直至德國企業的退出,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壟斷、不再領先,就意味著退出。我們終于能夠將光熱事業做大做強,有機會去實現中國光熱產品產業化的夢想,無所謂挑戰和困難,我們只會向前走。
我們航天人一直在堅持、堅守這份光熱事業。多年來,我們始終在堅守、培育這份產業,一批青年工作者跟隨我,一道離開了北京,扎根到滄州工作,就是憑著航天人的使命感、事業心和自信心,從小事做起,成就大夢想。公司掌握了槽式系統集成的核心技術,具備在全球大規模部署槽式聚光集熱系統的能力。我們在國外建設的光熱電站,明年底就可以生產。
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天瑞星光熱公司在光熱發電領域發揮了突出的示范作用。無論從支撐國家能源轉型,還是從軍民融合、改進民用產品的角度,已轉化為引領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這體現著航天人無私奉獻的追求。
問:滿滿的正能量!請問在5年前,也就是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際,天瑞星光熱公司落戶滄州時,您當時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范兵:首先,落戶滄州是將區位優勢排在考慮因素之首。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京津冀一體化方案,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重大國家戰略,也必將成為黨的十九大重要議題之一。天瑞星公司選址在滄州,符合京津冀一體化形勢和北京市疏解人口的趨勢,可謂恰逢其時。公司的主要員工均在北京安家,選址不能離北京太遠,上下班要求便利。滄州背靠京津,南接齊魯,東環渤海,西臨雄安,處于京津冀一小時圈的重要位置。我們落戶在滄州,進駐高新區,便獲得了物流、交通、信息等先天優勢。目前,黃驊港迅速發展,未來也會成為重要港口之一,公司出口國外的產品,從黃驊港走海運將十分便利。
第二,工業基礎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滄州定位于京津冀新型工業基地,工業設施配套完善,未來工業迅速發展,作為工業企業落戶滄州是正確選擇。
第三,經濟支持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河北省不斷出臺科技企業支持政策,天瑞星從事的高溫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研發及制造產業屬于新能源與節能環保行業。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屬戰略新興產業,省、市、區均有政策傾斜,先后承擔國家級項目1項,省級項目4項,市級項目1項,獲得資金支持。
第四,落戶滄州,成本因素尤為重要,滄州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較京津地區優勢明顯。
問:航天神舟太陽能光熱產業園與貴公司的投資單位相同,在業務上是何關系?
范兵:航天神舟太陽能光熱產業園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同投資,滄州天瑞星光熱技術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坐落于產業園內。
點評: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了“推動消費、供給、技術、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能源發展戰略思想,以及“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發展方針,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天瑞星光熱公司依托于卓越的航天技術,打造國際一流新能源企業,研制出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高溫太陽能集熱管,掌握槽式系統集成的核心技術,在一系列工程示范和商業應用中,為市場空間提供多層次的供給支撐,公司具備在全球大規模部署槽式聚光集熱系統的能力,在建設美麗中國、挺進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征程中邁出了新步伐。
問: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中,將高效太陽能利用技術創新作為重點任務之一,請問您對公司今后的大型光熱電站關鍵技術的戰略布局有何計劃?
范兵:公司的愿景是依托于卓越的航天技術,集研發、生產、技術服務、市場營銷于一體,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中高溫太陽能集熱管制造商、系統集成方案服務商、電站投資運營商。
第一,定位于對標國際一流的新能源企業。包括對標并加強與德國太陽能研究機構ISE、西班牙的有關系統公司的合作,構建國際資源格局。我們建設電站,要借鑒國際經驗。
第二,立足我國西部地區。我國西部地區太陽光照充足,包括甘肅、青海、內蒙、河北張家口、新疆等省市。光熱電站建設在那里具有獨特優勢,通過產業發展有利于發揮帶動作用。在電站建設中,組織合作技術團隊服務國內。例如,在廣袤的荒漠地帶,風力發電對環境不夠友好,而建設光熱電站,在改善當地土壤的同時,對當地的氣候環境也友好。

范兵陪同《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一行人參觀園區
第三,走向非洲,惠及歐洲。對于這種具有能源革命性質的技術,可與中非基金等機構合作,可在北非開發建設,并輸送歐洲市場,好比我國的高鐵走向世界一樣。光熱發電與風能發電、光伏發電相比,具有未來電價低,對電網友好、沒有沖擊,本身從光到熱的存儲,再到發電,從制造到應用,一生對環境友好,且從同等產能相比,投資成本有一定優勢。
問: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您在組織推動企業發展的5年當中,獲得哪些啟示?
范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重要判斷,三大戰略便應運而生,開始全面破題。我公司采取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的若干舉措,實行能者為先的人才選拔措施,加大自行探索和自主研發的投入,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轉化京津學研的優勢,幫助我公司產能提升。公司建成國內首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天瑞星高端裝備集熱管的規模化生產線,為“中國制造2025”成功實現助力。未來我公司依托“互聯網+工業”的概念,逐漸向產品個性化、定制化和精準化方向發展,將數據采集集成模塊安裝在集熱管上,不斷采集反饋產品應用數據,以此來驅動技術研發。

車間一隅
“五位一體”新發展理念與天瑞星光熱公司“奮斗、極致、共享、持續”的企業文化相吻合。天瑞星秉承航天精神,自主創新、刻苦攻關、推陳出新,在享受社會饋贈的同時,又回饋社會,把不懈奮斗、技術極致、成果共享、未來可持續的企業文化與地區經濟發展、政治繁榮、文化促進、社會轉型、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將企業文化落腳點定位在“五位一體”新發展理念中。通過不斷吸引人才、注重自主研發、提升產品性能以及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天瑞星自身的創新驅動發展。此外,天瑞星作為航天企業、軍民融合型企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完善技術創新體系。
自2016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工匠精神”后,成為行業流行語,它是技術創新的前提。企業之貴不在大樓之貴,在工匠之貴。我公司自主攻關20余載,從本世紀初開始專注太陽能光熱行業,從事關鍵零部件的研制。從技術研發到中試線的完成,再到滄州規模化生產的完成,建設國內首個標準化檢測實驗室,這本身就是“工匠精神”的現實案例;天瑞星公司根據市場變化及社會環境變化,每2~3年做一次組織結構調整,目的就是為了節約成本、高效溝通,將各部門拆分、合并或重組,旨在提高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同時,我公司廠房實行6S管理、精益生產,發揚嚴慎細實的航天精神,追求航天品質,各加工環節合理布置,設備全線自動化,均為自主設計。
問:貴公司已獲得了49項專利,而且取得了諸多榮譽,自主研發之路越走越寬。請結合產品定位談一談您現在是怎樣認識自己所從事的這份事業?您一路走來,一步步走向新的成功,在您的成長過程中,您認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是什么?
范兵:我個人從一名工程師,成長為公司的老總,見證了公司發展壯大,也見證了我國新能源產業隊伍的壯大。從最初搞集熱管產品研發,到領導建設滄州產業園,如今公司已成規模,走上正軌。感到欣慰的同時,也體會到這份事業的不容易。面對我國企業現狀,許多新興行業尤其是國外壟斷行業,我們只有自主研發才能有出路。高溫太陽能真空集熱管是光熱電站的核心部件,我國能夠自主建設光熱電站,追趕甚至超越西方國家,掌握集熱管的制造技術,便是重中之重。做集熱管產品前,國外產品根本不賣給中國。2012年我們在滄州建廠后,國外價格折價一半賣給中國。如今,我們建成亞洲首條大規模集熱管批量生產線,打破國外壟斷,國外公司該業務已轉賣。我為自己感到驕傲!“打鐵還需自身硬”。天瑞星所在行業屬于國家戰略行業,節能環保,既保護生態環境,又能提供電力、工業蒸汽、熱能等為工業助力。目前,產業雖然才剛剛興起,但有我信心堅持走下去。我個人認為,企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是人才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點評:范兵總經理樸素的一句話“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產業自信”,短短幾個字,卻是字字重千鈞。
問:在您從事此項事業時,有沒有對您影響特別深的人物或事件?
范兵:對我影響最深的人當屬我黨的總書記習近平同志。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這些話讓我觸動頗深,因為我覺得“光熱夢”便是“中國夢”的一個縮影,新能源光熱產業的迅速發展,是呈現在實現中國夢這條道路上亮麗的一景,它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鋪展,是實現綠水青山的重要途徑,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體現。
問:在這5年間,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哪些政策對貴企影響更深、更有利于企業發展?在企業的發展中,還有哪些政策訴求?
范兵:在政府相繼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影響下,公司取得長足的發展。
首先,2016年9月13日,國家能源局《關于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的通知》,確定第一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并確定只有納入示范項目名單的項目才可享受國家電價補貼的政策。包括9個塔式電站,7個槽式電站和4個菲涅爾電站,總裝機134.9萬千瓦,集熱管需求量達80萬支。我公司供貨其中的3個示范項目,示范項目的成功將大力推動我國光熱行業的發展,也對天瑞星的發展極為有利。
第二,京津冀一體化的政策出臺使得滄州公司可獲得較多的人才等京津優質資源,高鐵的飛速建設,使得北京滄州往來更加方便。
第三,河北省注重院士、“千人計劃”、外國專家等高端人才的引進,北京地區人才匯聚,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京津地區產業外遷,人才也會不斷涌向河北。我公司擁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端人才平臺,未來人才會逐漸聚集于此。
按照國家確定的政策和工作部署,希望國家盡快落實提升發展新能源比例的政策法規,加快推動太陽能光熱電站建設,彌補我國光熱發電空白。同時,在光熱電站建設方面,需要進一步明晰地方政府的政策補貼策略,不斷改善融資環境。
問:一年365天,這份事業如同日復一日、上下求索的365里路。展望黨的十九大,您最想表達的寄語是什么?您又是怎樣看企業的發展前景?
范兵:“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產業自信。”這是我堅守的理念。
展望未來,天瑞星光熱公司正在向集熱管下游業務延伸,建設光熱電站。在我國光熱行業中樹立航天品牌,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為光熱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