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艷
(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天津 300350)
工業機器人技術在自動化控制領域的應用探討
金艷
(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天津 300350)
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方面,自動化控制領域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分。為了使工業機器人更好的在自動化控制領域進行應用,本文對其進行了一定探討。
工業機器人技術;自動化控制領域;實踐應用
在工業機器人當中,共有三個大模塊,分別為機械模塊、傳感模塊與控制模塊,根據每個大模塊中功能的差異,又可以將其分為六個小模塊,分別為驅動模塊、機械結構模塊、感受模塊、機器人-環境交互模塊、人機交互模塊、控制模塊。
在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在實際應用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功能。一是示教再現。在該系統應用之前,工作人員可以將相應的信息輸入到機器人,機器人就會將這些信息存儲到指定的位置上,當人們需要這些信息時,通過相應的方式,將其提取出來,對需要這些信息的人員進行講解,從而發揮出示教再現的作用。二是運動控制。即利用相應的方式,以使機器人具有不同的移動速度、形態等。三是計算,根據機器人對周圍信息的收集,計算出環境的相關數據,并根據這一數據制定出相應的作業軌跡,利用其細化成各軸的伺服運動的控制策略。這一功能是整個控制系統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四是反饋,機器人運行的過程中,不論是狀態、姿勢還是位置都會不斷的發生變化,這一變化對之后的工作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應在運動的同時,動態的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并將其反饋給主系統中,從而使主系統能夠及時的了解整個系統的實際情況,根據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決策。機器人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機器人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機器人控制系統主要存在了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自由度高。在控制系統當中,控制能力越強,需要的伺服機構就會越多,而每一個伺服機構,都會以自由度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在機器人當中,為了控制能力更強,一般都會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對于簡單的機器人來說,自由度通常為4個左右,對于復雜的機器人來說,自由度隨著控制能力的提升而增加,現階段,最高的自由度將近一百;二是在機器人運行的過程中,計算機高度的參與進來,通過其有效的控制,使整個系統能夠遵循機器人的方式活動;三是在機器人活動的過程中,有很多路徑可以進行,在這些路徑當中往往會有一個最佳的路徑。
在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當中,主要由6個部分構成。一是控制計算機,其是整個系統中的大腦,對整個系統的運行進行指揮與調節,采用的通常為微處理器;二是示教盒,可以利用該部分開展所有與示教有關的活動,如軌跡的設計、人及信息的交換等。在該部分當中,存在獨立的微處理器與存儲器,通過串行通信的方法,與主系統進行連接;三是傳感器接口。通過該部分對信息進行檢測,以使機器人的控制更加柔順,該部分通常為力覺、視覺等傳感器。四是軸控制器。該部分是對機器人各關節進行控制,從而完成對機器人運動活動的控制;五是輔助控制。在機器人運行的過程中,往往還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設備,這些設備使用時,就需要輔助控制模塊來進行控制。
當前階段中,工業機器人的控制方式有很多,根據作業活動之間的差異,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種:一是點位控制。記載其運行的過程中,機器人獨自的確定出自身與目標的位置,通過兩個位置設計出最佳的活動路徑;二是智能控制,即利用內部的傳感裝置,采集附近的各種信息,并傳遞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會根據這些信息發布相關的指令;三是觸覺控制。即通過傳感裝置,對自身周圍進行感知,發現路徑當中的障礙物,并對路徑進行重新設定。
在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當中,主要有集中控制、主從式控制與分布式控制。
(1)集中控制。所謂的集中控制,也就是在運行的過程中,通過一臺計算機,對所有的活動進行控制,是很早期的一種控制結構,該種結構當中,對計算機具有非常大的要求,必須存在較強的功能。在以往的階段中,由于計算機技術發展的不成熟,生產成本較高,功能也不是很健全,所以,利用這一結構進行控制,往往是非常經濟的,也能夠很好的在實際當中使用。但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即內部較為復雜,控制的速度較慢,因此,現今已經逐漸淘汰了該結構的控制系統。
(2)主從式控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往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要求,這種情況下,逐漸出現了更加先進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即主從式結構控制系統,如世紀70年代研制出的MOTORMAN弧焊機器人。在該結構當中,存在兩臺計算機,一臺稱為一級計算機,是整個系統中的系統管理者,具有機器人語言編譯的功能,以及人機接口的作用,同時還會通過其具有的運算性能,對軌跡數據進行坐標轉換的工作,并且在得到結構之后,將其看做關節運動的增值量,傳遞到公共內存中。另一臺稱為二級計算機,其對所有關節位置進行數值控制,在運行的過程中,從內存中讀取一級計算機運算的結果,同時將各關節處的相關數據傳遞給內存,為一級計算機的運行奠定基礎。公共內存是容量幾KB的雙口RAM,或者是普通靜態RAM加上總線控制邏輯電路組成。由于其功能不是很集中,使其具有較快的控制速度,通常情況下能夠達到15ms,即15ms更改一次給定,完成控制活動。該類結構的控制系統中,各個CPU之間,利用內存來連接的,一次達到信息交換的目的,這種結構下,耦合非常的松散,所以,只能對兩臺計算機進行耦合,對更多的計算機耦合時,往往非常的困難,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主從式結構控制系統
(3)分布式控制。當前階段中,大多數機器人系統都采用了分布式控制結構,即將整個管理系統分為兩級,利用上一級的主控計算機,對所有系統進行管理,并對坐標進行轉化與軌跡的插補運算。下一級模塊中,存在多個CPU,每一個處理器對某一個關節進行控制,利用其完成控制任務,這樣不僅增強了控制的效率,而且還提高了處理的水平。在微處理器與上一級計算機連接時,采用的為總線的方法,其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分布式結構控制系統結構圖
近年來,自動化控制領域當中對工業機器人進行了大量的應用,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焊接控制中的應用,主要為大型機械設備結構與稱重部位。二是搬運控制中的應用。如卸料、碼垛等。三是檢測控制中的應用。會使檢測更加規范,零件的檢測誤差更小。四是裝配控制中的應用。通過機器人中的視覺、聽覺等傳感器,對周圍環境的信息進行采集,并利用這些信息,設計出合理的裝配路徑。五是噴涂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在很多噴涂工作當中,需要進行三維表面噴涂,為了使噴涂的效果更強,就需要較多的自由度,而工業機器人技術的自由度通常在5個以上,滿足這一要求,因此,也可以對三維噴涂進行有效的控制。六是在醫療行業方面,該領域當中逐漸對機器人控制系統進行了應用,不僅應用到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而且還應用到了康復、轉運等多個方面,為醫療活動更好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幫助。
綜上所述,當前階段中,工業機器人技術是先進的一項科學技術,隨著該技術的出現,被廣泛的應用到了自動化控制的各個領域當中,為自動化控制更好的進行工作提供了重要幫助。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作為當前較為先進的一項科學技術,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地對其進行研究。
[1]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J].硅谷,2014,01:15.
[2]李琦.面向“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建設研究 [J].職業,2017,05:21.
TP242
A
1671-0711(2017)10(上)-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