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澤群,任蔚虹,張 旭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杭州 310009)
·護理教育·
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在《健康評估》課程中的應用
沈澤群,任蔚虹,張 旭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杭州 310009)
目的觀察《健康評估》課程中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的教學效果。方法采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杭州某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某班學生44人作為研究對象,在《健康評估》課程的前期實施傳統教學方法、中后期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比較44名學生在課程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學習積極性和《健康評估》考核成績。結果44名學生在課程的前、中、后期學習積極主動性得分不斷增高;3次《健康評估》考核成績均分有差異性,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能提高《健康評估》的教學質量。
導學;導示;導議;評價;授課法;健康評估
隨著醫療衛生服務模式的轉變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1]。健康評估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是護理專業的必修課程,是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護理學的橋梁,操作性極強[2],課程內容多,較枯燥。因此,需要尋找一種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最大程度的掌握這門課程,以滿足醫療機構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是指“導學”“導示”“導議”“評價”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不僅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扎實地掌握學習的內容。因此,本研究以《健康評估》教學過程為例,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某班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采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2015級某班學生44人作為研究對象,男1人,女43人;年齡19~21歲;均為新入學三校生。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健康評估》課程設置在大一第一學期。《健康評估》課程前期(第4周至第7周,共16課時)主要內容為護理診斷的思維方法、常見癥狀評估等。《健康評估》課程中后期(第8周至學期結束,共32課時)主要內容為常見癥狀評估、身體評估、心理社會評估、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心電圖檢查、健康評估記錄等。采用自身前后對照的類實驗研究方法,分別在教授《健康評估》課程內容的前期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和中后期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傳統教學方法采取多媒體教學,以老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實踐課程在理論課程講解結束后統一安排學習,由老師示教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首先按隨機數字表將學生分組,每組5~6名學生,共8組,組織每組學生按導學、導示、導議及一評進行教學。
1.2.1.1 導學 課前每組學生按照老師提供的《健康評估》某章節課的思維導圖(以癥狀學思維導圖為例,見圖1)預習該章節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練習。

圖1 癥狀學思維導圖
1.2.1.2 導示 上課時,由小組選出2名學生進行臨床表現、護理評估、護理診斷相關內容現場模擬演練匯報(以癥狀學為例),同時由另外2名學生進行板書展示該章節主要內容和重難點及體格檢查的重要步驟。引導學生分工合作,協助互助,自主演示。
1.2.1.3 導議 導示結束后,由該小組其他學生對組內4名同學的表現進行反思和總結,提出他們在課堂演練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并說出組內同學在自學時遇到的難題。引導學生自主評價、反思總結。
1.2.1.4 一評 最后由老師對小組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指導、糾正,并對該章節課程內容進行總結。
1.2.2 評價方法
1.2.2.1 學習積極主動性 在《健康評估》課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由研究組成員對學生進行學習積極主動性測評。學習積極主動性參考臧渝梨等[3]研制開發的醫學及其相關專業大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測量工具。該問卷包括學習驅動力、學習目標、深入學習、控制學習、扎實學習5個維度共21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每條目記1~5分,滿分為105分,得分越高說明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越高。以≥75分為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高,<75分為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低。
1.2.2.2 理論考核 在《健康評估》課程前期、中期和后期即將結束時組織學生進行理論考核。前期考核護理診斷的思維方法、常見癥狀評估等相關內容;中期考核常見癥狀評估、身體評估、心理社會評估、實驗室檢查等相關內容;后期考核《健康評估》所有重點章節內容,每次考核試卷的難度系數相同,均100分制。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和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課程時期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 見表1。

表1 不同課程時期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比較(n=44) 例(%)
2.2 不同課程時期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比較 見表2。

表2 不同課程時期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比較(n=44) 分
F=28.129,P<0.05
2.3 不同課程時期學生理論考核平均成績趨勢圖 見圖1。

圖1 不同課程時期學生理論考核平均成績趨勢圖
3.1 在《健康評估》課程中應用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能提高教學質量 《健康評估》是培養現代護理理念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學生學習臨床護理相關課程的基礎。傳統多媒體教學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課堂教學過于強調學生接受學習,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周秋梅[4]認為目前《健康評估》教學方法主要有標準化患者方法、多媒體模擬患者訓練法、小組討論教學法、問題式學習(PBL)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這些教學方法的應用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思考、學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避免了單純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實現課前、課中和課后知識整體性、一體化,把理論、實踐教學和學生的自主性相銜接,不僅實現了理論知識的鞏固學習,使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在實施這種教學方法的同時,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課前預習以及課上分工合作的過程中,團隊協作精神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前的查閱資料,課上的統籌安排,都是團隊協作的結果[5],進而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表1顯示,44名學生在《健康評估》課程的前、中、后期學習積極主動性得分不斷增高;表2顯示,對3次成績采用單因素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結果顯示3次成績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圖1的成績均值預估趨勢圖,可以預測,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健康評估》這門課程。
3.2 不足之處 盡管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在《健康評估》課程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改善教學質量,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是自身前后對照,時間因素對結果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且從成績均值趨勢圖上看,學生成績的提高幅度不斷增大,不能排除時間因素的作用,但是,根據學生的反饋,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導一評”授課法的使用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仍然起到主導作用。因此,今后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對象進行驗證,以期進行推廣。
[1] 許家萍.三年制高專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進展[J].價值工程,2015(1):230-231.
[2] 王慧穎,計仁軍,孫曉燕.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三校生人才培養實踐與思考[J].時代教育,2015(7):22-23.
[3] 臧渝梨,婁鳳蘭,陳滿輝,等.醫學及其相關專業大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測量工具的研制[J].中華護理教育,2006,3(1):14-17.
[4] 周秋梅.健康評估教學方法綜述[J].大家健康,2014,8(8):303-304.
[5] 陳英.以學生為主體的分組反思法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4):267-269.
G424.1
A
1671-9875(2017)10-1110-03
沈澤群(1980-),女,本科,碩士在讀,主管護師,現工 作單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2016-12-19
任蔚虹,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10.3969/j.issn.1671-9875.2017.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