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實習記者/肖小丹
公共生活中,個人衛生習慣與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北京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市民衛生習慣如何?就此問題,本刊記者展開調查。調查對象為長期在北京居住的人群,主要涉及白領階層、大學生、服務人員、務工人員等。本次調查圍繞洗手、戴口罩、唾液污染、外出就餐以及個人日常生活清潔習慣等問題展開,共發放100份問卷,共收回89份有效問卷。其中男性受訪者43人,女性受訪者46人;受訪者中,約46.9%是白領,16.3%是從事服務行業人員,8%是大學生,26.8%是國企或事業單位員工;年齡在25歲以下的受訪者34人,26~30歲35人,31~45歲20人。調查結果顯示公共環境中,73.4%的受訪者平均一天清洗4~7次手;77.5%受訪者在陽光明媚時不戴口罩;只有8%的受訪者戴口罩是為了避免自身病毒感染他人;36.7%的受訪者在公共場所經常見到有人隨地吐痰;81.6%偶爾光顧路邊攤。北京市民個人衛生習慣整體良好,但部分人群仍有待改善。
前幾年,在廣西河池市出現了紅眼病暴發態勢,短時間內疾控中心就接收了612個病例,主要集中于學生。有專家表示紅眼病屬于丙類傳染病,主要通過手—眼—手傳播,如果患者揉完眼睛后觸摸公共交通工具或其他公共場所扶梯,下一個接觸同一地方的人如不洗手并無意識揉眼睛就會感染紅眼病。這說明經常洗手是杜絕疾病傳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關于北京市民洗手習慣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采取快速簡單清洗方式洗手,洗手干凈程度和清潔雙手頻次有待提升。89名受訪者中,問及平均一天洗手頻率,10.2%的受訪者低于3次;73.4%的受訪者集中于4~7次,12.4%的受訪者8~10次;只有4%的受訪者平均每天達到13次以上。此外,48.9%的受訪者洗手采取快速水洗方式,51.1%的受訪者使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20秒或用洗手液/香皂清潔。12.8%的受訪者表示偶爾使用抗菌免洗凈手凝露,20.4%受訪者很少用免洗凈手凝露,66.8%的受訪者表示從未用過。
相關數據顯示北京地鐵2號線復興門站站臺菌落總數達到2883cfu/m3,1號線復興門站站臺菌落總數為2092cfu/m3,且地鐵里拉環和扶桿表面都附有革蘭氏陰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這說明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后立即洗手十分必要。調查發現,80%的受訪者屬于經常搭乘地鐵上下班,乘車到單位后不洗手和立即洗手比例均占12.2%,40.8%的受訪者屬于偶爾想起來才洗,34.8%的受訪者依干凈程度再決定是否洗;有79.5%的受訪者在下班回家后吃飯前會洗手,其他“不洗”“偶爾想起來才洗”均占8%,4.5%的受訪者依干凈程度再決定是否洗手。

▲乘車到單位后洗手的比例圖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袁其朋介紹,香港城市大學曾對亞洲7個國家鈔票衛生檢驗發現,中國人民幣細菌含量位居第一,每張紙幣細菌量高達17.8萬個,遠超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等國。而調查顯示,51%的受訪者接觸紙幣后偶爾想起來才洗手,約6.2%的受訪者在接觸紙幣后吃東西前不洗手,只有26.5%的受訪者接觸紙幣后會及時洗手,16.3%的受訪者是依據干凈程度再做決定是否洗手。
相關資料顯示,20%的手機會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此細菌常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膿庖疹,甚至敗血癥等,手機每平方厘米就駐扎了12萬個細菌。調查發現,受訪者中玩手機后吃東西前不洗手的占26.5%,“及時洗手”“偶爾想起來洗手”“依干凈程度決定洗手”的分別占14.2%、43%和16.3%。
在公共場所人口密集的地方,痰液或大聲喧嘩噴出的飛沫都暗藏著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百日咳等病菌,更甚者攜帶病原體的患者痰液細菌會附在塵埃上且隨風飛揚,導致此病傳播。有化驗檢查表明4%~6%的痰中帶有結核菌。唾液在空氣中蒸發也會傳播各種病菌。
調查發現, 22.5%的受訪者有戴口罩習慣。其中4.4%的受訪者戴口罩出于美觀,38.7%的受訪者是為了預防感冒,8%的受訪者是避免自身病毒感染他人,48.9%的受訪者是因為其他原因。此外,受訪者中有4%在公共場所有過并且經常在人多密集的公共場所喧嘩,“沒有”和“偶爾”在人多密集的公共場所喧嘩的分別占38.7%和57.3%。還發現36.7%的受訪者經常看見路人隨地吐痰,46.9%是偶爾看見,16.4%的受訪者很少見到隨地吐痰者,沒有見過隨地吐痰現象的受訪者為0。
無照經營的路邊小吃攤既沒有衛生標準,原材料也沒有保證。調查顯示,約8%的受訪者經常光顧路邊攤, 81.6%受訪者偶爾光顧路邊攤,只有10.4%的受訪者從不吃流動攤位食品。此外,對于餐廳的衛生等級,41.65%的受訪者表示不關注,41.45%的受訪者偶爾關注,只有16.9%的受訪者經常關注。
美國密歇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指甲長度超過指尖3mm,藏匿在指縫間的細菌量大約是指甲短的人5倍。調查發現,受訪者中在3天左右剪手指甲的占6%,7天內和8~15天分別占12.5%和18.3%,約63.2%的受訪者剪指甲時間不確定。
調查顯示,在洗頭方面,28.5%的受訪者平均一天洗一次頭,63.5%的受訪者2~3天洗一次,4~5天和依頭油程度洗頭的均占4%。55%的受訪者1~2天洗一次澡,36.7%的受訪者是間隔3~4天洗一次, 8.3%的受訪者7天以上洗一次。
國外學者Wright T J發現空氣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非病原性腐生菌,各種球菌占66%,芽孢菌占25%,還有霉菌、放線菌、病毒、微球藻類、蕨類孢子、花粉和少量厭氧芽孢菌。依據地區環境不同,微生物含量和各種成分比例存在差異,無特殊情況下,車流量、人流量與空氣微生物含量呈正比例關系。長期裸露在外的外衣也會附有不少的微生物。調查發現約71.4%的受訪者有過穿外衣直接躺/坐床上習慣,28.6%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此習慣。26.5%的受訪者約3天換一次外衣,42.8%的受訪者4~7天換一次,8~10天、11~15天和16天以上換一次外衣的,分別占18.7%、8%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