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益
一天中午,65歲的體質瘦弱的郭大爺覺得有點頭重、胸悶、腹脹等不適,自以為是暑氣所致,就隨口喝下一支家里備用的藿香正氣水。一會兒便出現面部潮紅、心跳加快、頭痛出汗,接著站立不穩,摔倒在地。家人馬上把他送去醫院急診科救治。經相關檢查,除一處手臂骨折和頭部挫傷外,沒有發現其他器質性病變。后經詳細病史追詢,醫生很快得出結論:郭大爺是亂用藥物造成“雙硫侖樣反應”所致。原來,郭大爺這幾天因咽峽炎一直在服用頭孢氨芐,由于他又擅自服用了藿香正氣水,兩藥相互作用產生“雙硫侖樣反應”,于是引發這種不良后果。
什么是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最初只是橡膠工業的一種催化劑,后來發現雙硫侖被人體微量吸收后,可引起面部潮紅、頭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服藥者在飲酒(主要成分為乙醇)后癥狀會更加明顯,醫學上便將這種現象命名為“雙硫侖樣反應”。原因是雙硫侖在與乙醇(俗稱“酒精”)聯用時可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使乙醇在體內氧化為乙醛后,不能再繼續分解氧化,導致體內乙醛蓄積而產生一系列反應。通常情況下,乙醇進入體內后,先在肝臟內經乙醇脫氫酶作用轉化為乙醛,乙醛再經乙醛脫氫酶作用轉化為乙酸,乙酸進入枸椽酸循環,最后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雙硫侖會抑制乙醛脫氫酶,使乙醛不能氧化為乙酸,致使乙醛在體內蓄積。乙醛是毒性物質,當體內乙醛濃度升高時,可與體內一些蛋白質、磷脂、核酸等結合,破壞這些物質活性,引起機體的多種不適,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癥狀。
為什么頭孢氨芐加藿香正氣水會引發這種反應
頭孢氨芐等頭孢類藥物含有雙硫侖類似成分,而藿香正氣水制作過程需要以乙醇作為溶劑(且乙醇含量高達40%~50%)。兩者合用時,頭孢氨芐使肝中醛脫氫酶活性受抑制,影響藿香正氣水中乙醇在體內的正常代謝,導致毒性乙醛在體內聚集,引發“雙硫侖樣反應”。這種反應與每個人的身體情況、服用藥物的劑量和時間都有關系,如老人、小孩、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或不善飲酒(對酒精敏感)的人,就容易產生這種反應。其癥狀有輕有重,可以是惡心、嘔吐、全身無力、口中產生大蒜味,也可以是胸悶心悸、面色潮紅、頭暈頭痛、心跳加快、精神錯亂等;嚴重者可使血壓突然下降而意識喪失、休克,以及引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肝損傷等,甚至累及生命。這種反應一般在兩藥同用(或頭孢氨芐等頭孢類藥物加飲酒)后的15~30分鐘內發生。如果癥狀輕微,一般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處理;若是癥狀嚴重,應立即就醫。
所有頭孢類藥物都不宜與含酒精制劑合用嗎
回答是否定的。頭孢類藥物品種很多,只有那些含有雙硫侖類似成分的頭孢才會發生“雙硫侖樣反應”。包括頭孢氨芐、頭孢哌酮、頭孢孟多、頭孢替安、頭孢尼西、頭孢替坦、頭孢甲肟、頭孢唑林、頭孢拉啶、頭孢克洛、頭孢噻肟、頭孢匹胺、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美唑、頭孢米諾等,其中引起“雙硫侖樣反應”最常見的是頭孢哌酮。
除藿香正氣水外,服用下面這些藥物時也應盡量避開上面提到的頭孢藥物:十滴水、丹紅化瘀口服液、左卡尼汀口服液、環孢素A口服溶液、感冒止咳糖漿、養陰清肺糖漿、人參蜂王漿、正骨水、風濕液、地高辛酏劑等。
雙硫侖樣反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在使用頭孢類藥物期間及停藥后7天內不飲酒或不使用含酒精的制劑就行。藿香正氣水是非處方藥,不少患者自行購買服用,特別是在炎熱夏季。非處方藥雖說安全性較好,也不能隨意亂用。與其他藥物同用時最好先征求專業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