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
中醫認為,肥胖與家族遺傳、性別、年齡等有關,主要是飲食不節、過食肥甘、缺乏運動所造成。其病理特點是陽氣虛衰、痰濕內盛,可兼有水濕、血瘀、氣滯等。
現代醫學認為,肥胖癥的發生與遺傳及環境有關,環境因素的可變性提供了預防肥胖的可能性。超重肥胖癥作為代謝綜合征的主要組分之一,與多種疾病如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冠心病、卒中、腫瘤等密切相關。肥胖癥及其相關疾病可損害患者身心健康,使生活質量下降,預期壽命縮短。肥胖可作為某些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稱為繼發性肥胖癥,
中醫對肥胖癥辨證分型,采用中成藥治療可獲良效。
痰濕內盛
癥狀表現為形盛體胖,身體重著,肢體乏倦,胸膈痞滿,過食肥甘,飲酒過度,神疲嗜睡,舌苔白膩或白滑。治法宜燥濕健脾、化痰減肥。可選二陳丸、減肥通圣片。
減肥通圣片主要成分為苦參、昆布、大黃(酒制)、麻黃、元明粉、石膏、黃芩、滑石粉、梔子、荊芥、川芎、枳殼、白術、白芍、桔梗、昆布、薄荷油。清熱燥濕、化痰減肥,用于濕熱痰濁內阻之肥胖癥。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30天為一療程。用藥時忌食辛辣物。
二陳丸主要成分為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用于痰濕停滯導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脹滿、惡心嘔吐。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次。
胃熱滯脾
癥狀表現為多食,消谷善饑,形體肥胖脘腹脹滿,面色紅潤,口干口苦,心煩頭暈,胃脘灼痛嘈雜,食后緩解,舌紅苔黃膩。治宜清胃瀉火、消食化積。可選保和丸(顆粒或片)。
保和丸主要成分為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炒)、麥芽(炒)。消食、導滯、和胃。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現代認為有助消化、調節胃腸功能、抗潰瘍等作用。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膽道感染、幽門不完全梗阻等證屬飲食內停者。口服,水丸一次6~9克,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孕婦忌服。用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和滋補性中藥。
脾虛不運
癥狀表現為形體肥胖,臃腫困重,胸悶脘脹,四肢輕度浮腫,晨輕暮重,勞累后越發明顯,飲食偏少,既往有暴飲暴食史,小便不利,或便溏或便秘,舌淡胖,舌邊有齒印,苔薄。治宜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可選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散主要成分為人參、茯苓、白術(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補脾胃、益肺氣。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感冒發熱病人不宜用。用藥期間忌不易消化的食物。
脾腎陽虛
癥狀表現為形體肥胖,顏面虛浮,神疲嗜睡,畏寒肢冷,下肢浮腫,尿晝少夜頻,舌淡胖。治療選用五苓散(膠、片、水丸)、化濁輕身顆粒。
五苓散主要成分為澤瀉、茯苓、豬苓、炒白術、肉桂。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用于陽氣不化、水濕內停所致的水腫,證見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現代認為有利尿、降壓、降血脂作用。用于急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腫、急性腸炎、尿潴留、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偏頭痛、肥胖癥等。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化濁輕身顆粒主要成分為何首烏、玄參、陳皮、益母草、龍膽、黃芪、冬瓜皮、陳皮、夏枯草。滋補肝腎、清熱降濁。用于肝腎陰虛、痰濕郁結而致的單純性肥胖癥,以及肥胖癥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閉經、月經不調等。用開水沖服,一次2.58~5克,一日2次,飯前服。
此外,防風通圣丸屬于表里雙解劑,解表通里。現代藥理證實,可用于感冒、高血壓、偏頭痛、習慣性便秘、肥胖癥等。
用藥同時應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鼓勵人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盡可能使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預防肥胖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尤其是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飲食不宜油膩肥厚,要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等,多鍛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