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寶雞讀者王某來信說:我被查出患有缺鐵性貧血。醫生除了叮囑我要按時服用鐵劑,監測血象和了解服用鐵劑的注意事項之外,還特別強調要關注蛋白營養,不能單純素食。醫生說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縮短病程。請問,蛋白營養對糾正貧血有何意義?
答王某讀者:
貧血的常見類型有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惡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和慢性疾病所致貧血。毋庸置疑,缺鐵性貧血需要補鐵;營養不良性貧血需要補充葉酸;惡性貧血需要補充維生素B12;失血性貧血則要在積極止血的基礎上,根據失血情況和貧血程度決定是否輸血;慢性疾病所致貧血主要是針對原發病開展有效治療。除此而外,無論是哪種貧血,都要注意在糾正貧血的過程中增強蛋白營養,這一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細胞結構與功能的主要成分,如果體內缺乏蛋白質而形成蛋白營養缺乏,就會導致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障礙。由于貧血是一種營養缺乏性疾病,大多數患者不僅有相應物質的缺乏,還往往伴有蛋白營養缺乏問題。蛋白營養缺乏必將影響紅細胞的生成與功能。因為紅細胞的功能部分,即血紅蛋白的合成需要有足量蛋白供應,否則就會造成血紅蛋白合成阻礙,使得紅細胞數量減少,攜氧能力下降。
所以,醫學專家強調指出,在貧血的糾正過程中絕對不可忽視蛋白營養問題,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蛋黃、瘦肉、魚蝦、豆類和豆制品等,為機體提供合成血紅蛋白所需的優質蛋白,促使血紅蛋白含量增加,為貧血的糾正奠定良好基礎。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副主任醫師韓詠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