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
【摘 要】從2016年5月1日起,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對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的概預算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結算、竣工決算等工作均帶來深遠影響。本文從內河航道樞紐工程財務核算的角度,分析“營改增”對內河航電樞紐建設工程的影響。通過分析研究,提出適應“營改增”政策的內河航電樞紐工程調整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內河航電樞紐;“營改增”;建設單位;影響;對策
我國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稱“營改增”)試點,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這一政策的出臺,將建筑業也納入了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對于內河航電樞紐工程的建設單位在工程造價管理、財務核算以及工程竣工決算等各方面將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在新舊政策的交替過程中,對于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單位的各方面實務工作也帶來諸多挑戰,本文希望通過梳理“營改增”相關的各項政策規定并分析實務工作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建議,為相關行業實務人員帶來益處。
一、“營改增”對內河航電樞紐工程的影響
內河航電樞紐工程作為以航運為主,兼有交通、灌溉和供水等功能的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具有航電結合、以電養航、綜合效益高等特點。同時,航電樞紐一般投資數額較大,計劃建設周期一般在3~5年。航電樞紐建設完成后,會形成包括提升內河航道等級、保證通航、發電、保障飲用水等諸多方面的功能和社會效益,但由于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兼具公益性職能,一般主要通過水利發電來獲取收益來維持樞紐的日常運營。“營改增”后,對于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將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2.“營改增”對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單位稅負影響
由于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完成投入運營后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水力發電收入,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稅率為17%。“營改增”前航電樞紐工程建設中相當一部分工程建設成本屬于營業稅征繳范圍,不產生增值稅進項稅額,無法進行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扣。而“營改增”后工程建設過程中形成的購建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可在工程建設完成投入運營后進行抵扣。因此,“營改增”對于內河航電樞紐工程的建設及運營單位而言,其稅負是相應降低的。
3.“營改增”對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單位財務核算的影響
由于“營改增”后工程建設過程中形成的購建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可在發票認證完成后分時段進行抵扣。因此,對于執行《基本建設財務規則》單獨按項目設立基建財務賬套進行核算的國有建設單位而言,需在基建財務帳套中單獨設置增值稅相關會計科目,以便于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
3.“營改增”對2016年4月30日前已開工建設但尚未完工的內河航電樞紐工程竣工決算的影響
整體而言,“營改增”后航電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由于日后需要進行抵扣而不應納入固定資產初始成本,這就產生了“營改增”后工程整體造價應如何確定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住建部于2016年2月19日發布了建辦標[2016]4號“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建筑業營改增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調整準備工作的通知”,根據該通知,營改增后需重新調整工程造價,工程造價按以下公式計算:工程造價=稅前工程造價×(1+11%)。對于2016年4月30日后新建設開工的航電樞紐項目目前已有比較明晰的工程造價執行方案,即按照建辦標[2016]4號文及財稅[2016]36號文的要求,調整概預算工程造價,準確核算增值稅進項稅額,在竣工決算時分開列示稅前工程造價和對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即可。而對于2016年4月30日前已開工在建且尚未完成竣工決算的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則面臨較復雜的局面。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附件2“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一般納稅人為建筑工程老項目提供的建筑服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3%征收率計稅,而“建筑工程老項目”主要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注明的合同開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項目或者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開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項目。這一政策的出現,主要是為了保證“營改增”政策的平穩過渡實施,避免納稅人的稅負前后波動過大。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符合這一政策的絕大部分建筑服務提供商也均會選擇簡易計稅方法。而由于作為簡易計稅項目不涉及抵扣進項稅額,因此在此種情況下,航電樞紐工程的建設方應按建筑服務提供商提交的發票結算金額全部列入工程成本。而在2016年4月30日后新簽訂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建筑服務提供商則需按一般計稅方法的11%稅率向建設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于同一個航電樞紐建設項目,可能同時存在按兩種不同增值稅計稅方法進行結算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此種情況下,在進行竣工決算時就變得相對比較復雜。
二、全面“營改增”背景下對內河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單位的建議及應對措施
1.審慎選擇建筑服務供應商,完善相關合同條款
在航電樞紐建設過程中,能否取得合規的增值稅發票直接影響到工程投入運營后企業稅負的高低。因此,在工程建設期間,建設單位財務部門應加強與工程、合同管理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在進行項目招標時,對供應商是否具備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質應作為重要因素予以考慮。同時,完成招標后,建設單位在和中標人簽訂合同時,也需要將相應的發票條款列入合同中予以明確。
2.提升建設單位基建財務核算水平,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統一管理
建設單位在航電樞紐建設過程中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日后作為進項稅額進行抵扣的重要依據。建設單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基建財務核算水平,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統一管理:
(1)對于開發內河航電樞紐的國有建設單位,需執行《基本建設財務規則》單獨按項目設立基建財務賬套進行核算,因此應將發生的工程建設成本中的進項稅額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應單獨列示出來,并在核算工程成本時分合同列示對應的工程成本金額以及進項稅額,為日后進項稅額的抵扣以及工程竣工決算打下良好的會計核算基礎。endprint
(2)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15號公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會計制度上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以及2016年5月1日后發生的不動產在建工程,其進項稅額分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為60%,第二年抵扣比例為40%。對于建設單位而言,航電樞紐建設過程中涉及到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所發生的工程成本中的進項稅額,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應按前述比例分別作為進項稅額和待抵扣進項稅額列示。同時,由于稅法規定上有“分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這一時間性要求,因此還需進一步對不同時點產生的進項稅額進行備查登記,準確把握抵扣時點,避免稅務風險。
(3)建設單位應建立嚴格的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在航電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應當按稅法要求及時進行歸集和抵扣。每月將賬面上的進項稅額金額與稅務部門報稅系統的進項稅額金額進行核對,保證兩者在各自所對應的明細項目、金額上一致,防止由于人為因素,不及時進行發票認證而導致進項稅額無法進行抵扣。
3.妥善處理由于“營改增”政策變化對2016年4月30日前已開工建設但尚未完工的內河航電樞紐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影響
在“營改增”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對于2016年4月30日前已開工建設但尚未完工的內河航電樞紐工程由于可能同時存在按兩種不同增值稅計稅方法進行結算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因此在進行竣工決算時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把握,以保證概算、預算與竣工決算數據口徑的前后一致、可比性。
(1)對于符合稅法上“建筑工程老項目”條件,按簡易計稅方法計算增值稅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由于簡易計稅項目不涉及抵扣進項稅額,因此,在此種情況下,盡管是進行了“營改增”,但無論是從工程造價與稅金的實質關系上講,還是從二者的稅率來講,增值稅與營業稅基本相同。對于此類合同,在進行工程竣工決算時,無需將稅金單列,也無需重新調整計算工程概預算造價。
(2)對于2016年4月30日后簽訂的按一般計稅方法計算增值稅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此類合同進行結算時的進項稅額可抵扣,工程完工轉固定資產后也不計入固定資產原值。對于此類合同,在進行工程竣工決算時,則需按照建辦標[2016]4號文及財稅[2016]36號文的要求,相應調整調整概預算工程造價,準確核算增值稅進項稅額,在竣工決算時分開列示稅前工程造價和對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三、結論
隨著“營改增”在我國全面實施,作為內河航電樞紐的建設運營單位,應根據“營改增”的具體措施、法規,結合自身航電樞紐項目建設、運營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的業務特點,充分利用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范圍擴大這一政策紅利,從企業管理模式、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基建財務核算、增值稅發票管理、基建項目財務竣工決算等多環節下手,做出積極調整,不斷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財稅[2016]36號“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
[2]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15號公告“不動產進項稅額分期抵扣暫行辦法”.
[3]財政部.財建[2016]503號“關于印發《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4]住房城鄉建設部.建辦標[2016]4號“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建筑業營改增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調整準備工作的通知”.
[5]李玲芳.營改增后高速公路建設單位稅負變化和應對[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25-27.
[6]石琦.解析建筑業營改增對施工企業和建設單位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