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智慧教育路在何方?信息技術如何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如何加強頂層設計、讓智慧教育真正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2017年9月18日,“國家標準框架下的智慧教育應用生態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教育各界代表共同探討如何構建良性發展的智慧教育生態圈。
中央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認為,目前的智慧教育發展缺乏系統的模式和標準,存在目的不明確等問題,她指出,“智慧教育首先服務學校應用,以切實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切實服務深化教育改革,利用最優技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并且幫助到教育公平,提升教學質量”。
會上,清華同方智慧教育產業聯盟正式啟動,該聯盟具有獨特、互補、融合,緊密合作,共同發展等鮮明特色,首批聯盟成員企業,每一家都技術獨到,每一家都在智慧教育的領域擁有不重合不可替代的技術,而且互不競爭,企業負責人互相之間高度認同,致力于技術發展,將聯盟做大,同時自身企業得到更多的發展機遇。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專業委員丁泉龍博士詳細闡述了國家標準下智慧教育生態聯盟的發展思路,并揭秘了由百位老師和業內企業專家提出的智慧校園標準架構:在頂層設計充分系統融合思路下,在基礎設施及核心引擎支撐下,在泛在的物聯感知基礎上,由智慧管理、智慧環境、智慧服務和智慧資源四大平臺以及大數據應用為核心組成的總體架構。以人為本,符合學校特色,遵從國家信息標準,基于SaaS、PaaS、IaaS架構基礎。(邱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