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儷
8月的一天,瀘州市納溪區渠壩鎮河壩村帥玉芳的院壩里擠滿了本村群眾。原來,是渠壩鎮紀檢干部在這里公開返還群眾被原村支書袁某騙取的公路集資款。“拿到這筆失而復得的錢,很高興,必須給紀委同志的工作點個贊。”村民段禮云領到800元的公路集資款后高興地說。當天共有42戶村民領回自己的“血汗錢”。
今年,納溪區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讓貧困群眾的“血汗錢”一分一厘不被亂花,一絲一毫不被占用,以鐵腕肅貪護民利。
十三個巡訪組“一竿子”插到底
“我們抽調156名紀檢干部組成13個精準巡訪組,在全區開展‘精準定位、擔當突破精準巡訪攻堅活動。”納溪區紀委相關工作人員說。該區利用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院壩會等平臺,宣傳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宣傳黨章、黨紀、黨規,宣傳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各項要求,讓黨員干部做政治上的“清醒人”,讓人民群眾做政策上的“明白人”。
“我每周至少去村上一次,通過入戶走訪的方式,與群眾‘無縫對接,聽真話、撈干貨。”納溪區衛計局紀委書記陳顯榮說。
目前,納溪區紀委巡訪組通過帶案下訪、進村入戶等方式,對全區所有鎮(街道) 、涉及部門實行巡訪全覆蓋,巡訪人員到村 (組) 531個/次,入戶走訪7909戶,巡訪學校、醫院、市場157家。
千名民情直報員實現民情直達
一大早,民情直報員劉玉清就忙碌在納溪區打古鎮場鎮的街巷,“這是區上發放的整治‘微腐敗宣傳口袋,上面印有舉報電話……”
今年,納溪區通過本人自薦+群眾推薦,由鎮(街道)紀委審查把關,在每個村(社區)選出5名熱心公益、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人擔任民情直報員。全區共選派民情直報員1005名,統一制發 《聘書》 ,并在轄區內進行公示,以便群眾知曉,暢通民意收集渠道。
為了“用活”直報員,納溪區強化制度機制,建立民情直報“日報告”“周碰頭”制度,每天下午4點前民情直報員向鎮 (街道) 紀委報告當天收集到的情況,沒有的實行“零報告”;每周,鎮 (街道)紀委組織召開民情直報員“碰頭會”,集體會商研究解決相關問題。
截至目前,通過民情直報員,納溪區共收集各類問題60余個,當場反饋解釋30余件,開展政策解答400余次。
85天挽回經濟損失427.12萬元
“自6月21日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已收集處置涉及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線索141條,立案91件,結案46件,處分37人,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95人,挽回經濟損失427.12萬元。”這是納溪區紀委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85天的“成績單”。
“這次專項整治就是要高擎問責利劍,嚴格追責嚴厲問責。”納溪區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腐敗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負責人表示,“要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脫貧攻堅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嚴肅問責,對扶貧領域‘四風和腐敗問題堅決實行‘一案雙查,全力‘拍蠅不手軟,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作者單位:納溪區紀委) (責編:劉艷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