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力
【編者按】
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現在扶貧工作面對的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是解決好“誰來扶”問題的根本路徑。同時,領導干部也要殫精竭慮、晝夜兼程,把脫貧攻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堅決防止走過場、“數字脫貧”等不良現象。內生動力足、創業創新能力強的貧困戶也要率先發力,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在全面脫貧攻堅中,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九牛爬坡、個個用力的生動局面,就一定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的硬仗。
“一個來自城市機關單位,又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小女生,到我們村任第一書記,行不行哦?”“看她文靜秀氣的樣子,恐怕吃不了農村的苦哦?”2015年11月,在村民的疑惑聲中,我被邛崍市委組織部選派到邛崍市羊安鎮高河村任第一書記。那年,我32歲,時任邛崍市團委青少年教育服務中心主任。
如今,這個曾經問題多、群眾意見大的軟弱渙散村,發生了很大變化。“王書記是來給我們辦實事的!”“沒想到,看似柔弱的一個小女生,能挑起第一書記這副重擔子!”在高河村,常有干部群眾在不同的場合這樣夸我。我知道,這是我和我們村“兩委”的工作得到了干部群眾的認可。
入戶走訪成常態
7月下旬的一天,驕陽似火。在村上開完村“兩委”干部會后,我又按照慣例進組入戶走訪群眾。因為道路施工,車在村道上的一錯車點位停下,我只能徒步去計劃走訪的農戶家中。烈日暴曬下,豆大的汗粒從我臉上滑落,很快濕透了我的衣衫。
我已經習慣了這樣下村的日子,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雖然過去我從來沒有吃過農村的苦,但駐村期間我絕不能成為一個匆匆“過客”!我在心底告誡自己,一定要把這樣的工作作風堅持下去。
我在一次次走訪群眾中發現,村里很多制度不完善。對此,群眾意見很大,加上村“兩委”班子成員年齡老化,較大程度制約了村上的發展。在我的推動下,高河村落實了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完善了村里的黨務、村務(組務)公開及民主管理、群眾監督、干部坐班等制度。
一次,在走訪一名老黨員時,這名老黨員感慨地說:“過去我們黨員幾個月也不開一次會,有什么意見建議也沒有機會提出來。多虧你小王書記來我們村后,村上大小事都要請我們過去開會商量決策,黨員的意見建議也可以隨時在會上提出來,讓我們普通黨員找到了發揮作用的地方!”
“現在,我們來村上辦事方便多了,早來、遲來,村上都有干部值班。”到村上辦理社保卡的村民李長久說。讓群眾感受頗深的是,自從我進駐高河村后,高河村的村風村貌一直在悄然發生變化。
把自己當“村里人”
如今一走進高河村,不少村民熱情地與我打招呼。“我們從剛開始有些懷疑,到現在完全把你當作了‘村里人!”在村民家中走訪時,村民聶水芳直言不諱地說。去年4月,羊安鎮組織開展了“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進村入組親民掃戶行動,我將自己的黨員服務“連心卡”發給全村群眾。至此,我的手機就成了服務群眾的“熱線”電話。
前不久,我正在本村五組走訪群眾,接到另一個村民小組一困難老黨員的電話,他在電話中說讓我改天抽空去他家一趟,他有困難希望得到組織幫助。這時,天都快黑了,還下著大雨,但我想到老黨員在電話中有氣無力的聲音,當即冒雨趕到這名老黨員的家。原來是老人病了,子女都在外省打工,他沒錢去看病……我把身上僅有的600元錢遞給他,并開車把老人送到醫院看病,并承諾次日為老黨員申請臨時救助。老人十分感動,他雙眼飽含熱淚,拉著我的手說:“小王書記的關心,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來自黨和組織的溫暖!”
駐村以來,如何讓群眾增收致富,一直是我思考的課題。我通過走訪調查摸底,與村“兩委”一班人多次商議,并外出參觀學習,重點規范了全村30余家養殖戶實施沼氣池,建設化糞池。在建好兩池(沼氣池和化糞池)的基礎上,我還鼓勵種養殖戶多用農畜肥,做到種養循環,千方百計減小畜禽養殖污染。起初做這些工作時,一些群眾并不理解,但我以一個“村里人”的身份,與群眾耐心地溝通交流。最終,工作還是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在我和村“兩委”干部們的大力倡導下,高河村還組建了抽糞專業隊,專業隊配備了5臺抽糞車,負責全村養殖畜禽糞便的收運,進一步提高了養殖場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率。
到村上,不僅要“身”駐下去,更要“心”駐下去,真正把自己當作一名“村里人”,與村組干部和村民們打成一片,這樣才能摸到實情,聽到真聲,才能真正為村民辦實事。這是我駐村的切身體會。
認認真真辦民生實事
“扶貧攻堅,要從解決那些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做起!”剛到高河村時,我還遇到一件很棘手的事。兩年前,高河村引進一個農業開發項目,流轉土地600余畝,涉及6個村民小組。引進項目的初衷,是為了讓群眾增收致富,但該項目很快因經營不善致使業主“跑路”,農戶承包出去的土地拿不到租金,三天兩頭找村上、到鎮政府反映問題。
這事,讓我寢食難安!我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讓我感到頭痛的是,項目業主“失蹤”了,化解矛盾糾紛不知從何下手。后經過多方打聽,我終于打聽到了項目業主的行蹤,并通過法律途徑幫助農戶追討土地租金。
同時,我還與村“兩委”一班人一起,積極主動聯系引進蓮藕、糧油種植大戶,將這部分已是雜草叢生的土地重新流轉給種植大戶,并做到及時發放土地租金,解決了這部分土地的后續矛盾問題。積累在農戶心中的怨氣消了,確保了全村的和諧穩定。
同時,我還通過多方努力,幫助村上化解了過去多年遺留的債務、幫助部分農民工討回了工錢、牽頭組織企業捐資看望了部分困難群眾等,實實在在幫村上辦了一些民生實事。村黨支部書記李春寒與我開玩笑說,王書記進駐我們村后,人瘦了、黑了!但卻越來越像高河村的村民了。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我把這句話寫在駐村日記本的扉頁。自始至終,我都將用實際行動詮釋這句話的深刻內涵。(供稿/邛崍市羊安鎮政府黨政辦 唐文迪)(責編:陳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