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范
復習課教學運用問題導學模式,其基本程序為設計復習問題-課前自主學習-課中探究合作-變式訓練-歸納總結-拓展升華-達標測試-課后訓練,問題導學模式的開展是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拓展學生想象能力和構建知識框架能力,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會合作、競爭和探究的學習精神。接下來筆者將以高中英語譯林出版社教材為例,淺談高中英語復習課問題導學的操作過程。
一、設計復習問題
以動詞時態復習為主線,設計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問題:
問題1:動詞時態有哪些?
問題2:各個時態的用法是什么?
問題3:如何正確選擇動詞時態?
以上述三個問題向學生展示本文復習的重點,這就相當于告訴學生在復習中要把握的知識點是什么,這樣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有的放矢。
二、課前自主學習
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階段,首先要通過自己梳理過去學習知識的記憶解決上述三個問題,在列出基本框架之后,翻看以前上課的筆記加以核對,如果還不能得到完全肯定的答案,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或課外輔導書等工具搜集完整版的答案,這樣在教師引導復習之前,學生就能夠對復習內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再組織課堂探究活動,學生就可以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和疑惑進行交流、探究,進而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
三、課中探究合作
在課堂復習教學活動中,首先給學生3-5分鐘時間再次將知識重新過一遍,獨立學習階段是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探究、發現和創造知識的過程,是學生思想升華的重要階段。
同學A:動詞時態包括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過去進行時、現在進行時、將來進行時、將來完成時。
同學B:其主要用法包括一般現在時表將來、現在進行表示將來、用一般過去時代替完成時、一般現在時代替將來時、一般現在時代替過去時、一般現在時代替完成時、一般現在時代替進行時、現在進行時代替將來時。
同學C:可以用哪些時間狀語與一般現在時搭配使用?
同學D:every、sometimes、on、Sunday、at等,例如I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6:40 every morning.
同學C:可以用哪些時間狀語與一般過去時搭配使用?
同學E:last week、yesterday、the other day、in 1994.just now、an hour ago等,例如When I was a child,I often played football in the street.
同學C:可以用哪些時間狀語與一般將來時搭配使用?
同學F:in+時間、tomorrow、next等,例如Will you be at home at seven this evening?
…… 在這樣子的探究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不斷的提高。
四、變式訓練
學生經過探究合作,基本上能夠總結英語動詞時態的基本知識,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還需要進行變式訓練,促使是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清楚分辨出使用哪種時態,同時養成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的學習習慣。
訓練:He said he________me a present unless I_______ in doing the experiment.
A.had not given; had not succeeded B. would not give; succeed C. will not give; succeed D. would not give; will succeed.
解析:在時間、條件或讓步主語從句中一般不用將來時。本題有He said,故使用過去式。主句用將來時,此處用一般過去式代替了過去將來時。答案是B。
五、歸納總結
教師在學生探究活動結束后,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教師要注重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英語知識復習的信心,并要在下課之前將與動詞時態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幫助學生彌補疏漏知識點。
六、拓展升華
在復習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教師總結知識完成后,還可以拿歷年考試真題、國外報紙等作為知識拓展升華的資料,幫助學生認識到更多情況下的動詞時態運用技巧和方法,豐富學生應對真題和實際情況的經驗,并列舉動詞時態的幾種特殊用法,即使某些知識在大綱上沒有要求,但為了提升學生應對考試的能力和水平,教師可以適當拓展知識復習范圍,這樣在考試中遇到緊急情況也能從容面對。
七、達標測試
問題導學的復習模式到此就快過告一段路,但教師為了更加有力的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每次復習結束后可以開展一次簡單的達標測試,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和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從測試結果中看出教師復習策略的有效性,教師可以根據考試反饋結果及時調整復習計劃。
八、課后訓練
課后訓練是問題導學的最后一個階段,其目的是全面提升學生知識運用水平,完善學生知識網絡框架構建,課后訓練的力度不可太小也不可太大,要根據學生知識盲點入手,加強知識薄弱環節的訓練,減少學生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練習,這樣有針對性的訓練能夠使得課后訓練效果得到有效加強。
九、結語
以上八大環節既密切聯系又相互制約,形成一個統一的動態流程,將問題與合作探究充分融合在復習過程中,使得學生能夠通過簡單的問題導入,不斷拓展到其他知識點上,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英語是一門外來學科,不同于母語學習,教師需要花費更多心思,創新更多教學和復習方法,才能保障學生在學習和復習過程中牢固的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