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寶
沒有沙子就沒有混凝土。在肯尼亞,為了推動建筑熱潮,人們正不斷挖掘整個非洲的河床,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將對河流以及依河為生的人帶來怎樣的損害。
沙子能讓人想起很多美好的假期回憶:用沙子堆建城堡;看著螃蟹在沙灘上“躡手躡腳”地爬行;在沙灘上挖一個大洞躲進去,然后在適當的時候跳出來嚇唬毫無察覺的親戚。成千上萬年的風化作用造就了數以億計的微小發亮、卻看似不起眼的沙粒,從而鋪就成閃亮耀目的海灘。無疑,沙子的數量是不可計數的,但目前卻面臨過度開采的危機。

肯尼亞鄉村馬瓜尼,干涸的河流露出貧瘠的河床,當地人把它稱作“死亡之河”
你如果這樣想就能有更直觀的感受了:所有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磚和玻璃都需要沙子作為原料。膨脹的人口和發展的需求導致沙子成為地球上繼水之后使用量第二大的自然資源,全球每年有數十億噸沙子被投入使用。
聯合國曾發表過一份報告,估計僅2012年,全球沙子使用量便可繞著赤道建一堵高寬各27米的墻。我們無需去到海灘才能被沙子環繞——因為我們居住的城市在本質上就是偽裝成混凝土的巨大高聳的沙堡。
用于建筑的沙子主要來源于河床和海洋。事實表明沙漠的沙子過于平滑,不適于攪拌。比如說,大型建筑項目很快就耗盡了迪拜可供應的海灘沙量,因此,即便作為一個靠著大海和沙漠的城市,迪拜現在卻從澳大利亞進口沙子。這點頗具諷刺意義:沙子已經被作為一種價格不菲的商品出售給阿拉伯人。
對沙子的巨量需求不僅大大影響了眾多家庭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生態破壞甚至帶來死亡。在印度,已經出現采沙黑市,由暴力的黑手黨操控。在肯尼亞,在像馬瓜尼這樣的貧困鄉村地區,河床采沙已經導致一些社區無法獲得水資源了。
鑒于未來的40年里人口有望翻倍,肯尼亞有必要建設大量基礎設施項目,而這需要用到幾百萬噸沙子。近年來,肯尼亞的海岸和內陸河流都被開發了,這對馬瓜尼造成的影響尤其明顯。

離提維海灘暗礁不遠的一艘疏浚船正在海洋中激起巨大的“沙浪”,這有可能淹沒珊瑚、悶死魚類、弄臟海水,而海龜們是以此處海底的海草為食
一年之中,馬瓜尼的氣溫最高時可升至35攝氏度以上。席卷沙子的季節性河流蜿蜒穿過干旱的土地。雨季期間,雨水滲透進土地并在底下儲存。旱季期間,將近一百萬人挖井取水。然而,當過度采沙后,只剩下基巖,雨季再來時水就沖刷而過,無法儲存水資源。
安東尼抬頭凝視著已經嵌入馬瓜尼奇洛木·伊克亞河貧瘠河床里陡峭、紅褐色的懸崖,對記者說:“我們把它稱為‘死亡之河。”
幾年前,這里的河道還是很平緩的。如今,從河岸頂部到河床的距離陡然達到十米。樹根突兀地從懸崖上伸出來,沿著干涸的、蜿蜒曲折的河流延伸,基巖從地面突出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現在沒有人能在這里獲得水了。”安東尼說道。
對于一些人而言,沙子即生命;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沙子則是金錢。在貧困地區,就業機會少得可憐,絕望的人面對現實只能無能為力。
馬瓜尼當地社區的人都知道阻止非法采沙的著名警官杰弗雷·卡索基(Geoffrey Kasyoki)。2011年2月,在光天化日下,一群年輕人用毒箭射傷他,對他拳腳相向,將他打得血肉模糊,最后重傷不治。

杰弗雷的遺孀艾琳娜·度庫·卡索基拿著丈夫的照片,其丈夫因阻止非法采沙而犧牲
站在丈夫的墳前,艾琳娜說:“殺了卡索基是采沙人發出的指令,沒人能夠阻止他們。”她的身子因嗚咽而顫抖,雙手撫摸著埋葬丈夫的土堆。
沿著河床走,可以看到一些采沙人在烈日下工作,把沙子鏟成一堆,然后等待卡車運走。當地人面臨著迫切的生存問題。對他們而言,沙子能決定他們是填飽肚子還是忍饑挨餓,能否喝上水或再次見到心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