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雯+劉琴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01
作為患者搶救、手術的主要場所,手術室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感染率問題的出現,進而導致患者手術質量效果的降低,并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不利于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我國的醫療衛生單位在運行過程中強化手術室的管理工作,從而由此實現醫院感染率的降低,并促進手術質量的提升。本文基于此,著重分析感染管理、監控措施在運行過程中的臨床價值。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筆者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接診的1324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工作。在分析過程中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62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4~47歲,平均年齡在(34.1±4.5)歲,而觀察組的患者年齡在21~44歲之間,平均年齡在(32.3±4.1)歲。兩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本次護理研究分析過程中,筆者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工作,而對觀察組的患者則開展感染管理與監控工作。
1.2.1 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措施(1)醫務人員預防工作:醫務人員在進入手術室進行醫療衛生救治前,需要將口鼻等部位進行遮蓋,并正確穿戴手術衣。此外,工作人員需要合理控制手術時溫度。(2)患者預防工作:在對患者進行預防處理時,醫務人員需要保障患者的黏膜組織與皮膚細菌積量達到最小值,并減少手術前的洗澡,防止出現皮屑散落問題,而在對患者的毛發進行剔除的過程中,則降低剃毛刀的運用,防止患者的皮膚遭受到損傷。(3)保持手術室物品與空氣的清潔:醫務人員需要在手術前開啟手術室的凈化系統,并定期對系統的過濾網進行清洗工作。手術結束后,醫務人員還需要對手術室物品進行清理,避免室內存放過多物品對層流空氣清潔產生影響,并保證溫濕度。(4)預防操作污染;醫務人員在開展手術操作時,需要依據相關要求進行操作,并將銳利醫療器械安放在彎盤內,防止其對于手術巾的刺穿、污染。
1.2.2 監控措施:(1)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為了降低手術室醫院感染的發生率,醫療機構單位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層流手術室進行監測、檢查工作,并貫徹落實各項消毒隔離制度。(2)合理布局:作為特殊醫療場所,層流手術室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合理的布局、劃分,將其劃分為限制區、半限制區、非限制區,明確標識各個區域,避免發生交叉感染。(3)合理處理醫療廢物:為了進一步降低層流手術室感染率,醫務人員需要對醫療廢物進行合理化的處理,并將其分開包裝,裝入顏色不同的廢物袋內,最后交由專職人員處理,做好防蚊蠅,老鼠等工作。
1.3 觀察指標:分別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患者感染率分析
關于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感染率,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見表1。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作為醫院重要場所,手術室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導致醫療效果低下,并促使醫療資源的浪費。在這樣的背景下愛,醫療衛生單位以及人員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需要手加強手術室醫院感染的管理、監控工作,并貫徹落實各項消毒隔離措施,使手術室的環境衛生合格率提高,能夠避免發生手術切口感染,降低手術室醫院感染發生。
此外,在進行手術室感染管理的過程中,醫務人員需要加強對于自身防范意識的提升,并對患者的感染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促進醫療救治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董莉,梁敏琴,鄭華,麥嘉儀.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控措施臨床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3):190-191.
解金鳳.手術室護理管理對骨科手術醫院感染的干預效果分析[J].河北醫學,2015,(7):1215-1217.
王海蘭,秦毅,霍長瑜.骨科植入術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7):1713-1714.
陳英,羅艷,付小平.層流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與持續性質量改進[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4):3616-3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