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佳佳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1
品管圈(QCC)是由工作場所相近、相同或互補的人員自發組成的小圈團體,通過團體合作發揮優勢,按照特定的流程解決各種工作問題,可以降低工作成本、改善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1]。QCC適用于臨床護理中,被選入QCC的每位成員都被要求具備嚴謹、慎獨的精神。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品管圈活動用于預防手術室院內感染中的應用效果,取得了良好成效,現作出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手術室患者,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18-74歲,平均(44.8±8.3)歲;手術分類:肝臟手術4例,膽道手術6例,婦科手術12例,胃部手術11例,闌尾手術14例,其他手術3例。
觀察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20-78歲,平均(46.4±8.8)歲;手術分類:肝臟手術2例,膽道手術4例,婦科手術14例,胃部手術15例,闌尾手術13例,其他手術2例。
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未表現出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步驟
(1)成立品管圈:普外科護士長為圈長,全科12名護理人員全部參與,包括主管護師2名,護師8名,護士3名。每組進行1次圈會,探討病房的環境優化策略。
(2)護理執行:①護理人員: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2]的相關條例,提高環境因素對患者切口感染的認識,增加醫務工作者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尤其是換藥操作、侵入性操作及晨間護理。加強工作人員的道德修養,培養嚴謹、慎獨的精神;②患者:護理人員對患者做好健康宣講工作,提醒患者注意生活細節以及約束制度,向患者說明暫時改變生活方式對切口愈合的重要性。另外在患者面見親朋好友的同時需要注意切口敷料的防護工作,提醒患者不宜在一天內面見過多的探望者;③患者家屬:護理人員對家屬做好思想工作,讓家屬意識到過多的探望與陪護并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獲取家屬的諒解并希望家屬積極配合各項護理工作的開展,一同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
(3)護理人員每日堅持查房,巡視各病房的衛生、物品放置、通風、溫度、濕度情況,對侵入性操作、晨間護理、患者及家屬的依從性等做出評估[3]。有任何一項可能引起患者感染的情況時應立即阻止,并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并對患者進行安全教育。
(4)總結:通過開圈會的形式,對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感染率的方法進行及時的記錄,將其轉化為標準化的制度及流程的一部分在全科試行。對于依舊存在的問題由圈內成員進行討論并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感染率、感染癥狀評分情況及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
1.3.2 療效評定標準 手術感染癥狀評價:包括對患者的發熱癥狀、自覺疼痛感、感染區于及愈合時間的評價,每項指標均采用計分值進行分級,各項滿分為5分,綜合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的感染癥狀越嚴重[4]。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以調查問卷反饋的方式進行評估,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種類型,調查問卷的總分為100分,其中>90分為非常滿意,70-90分為滿意,<70分為不滿意[5]。
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總人數
1.4 統計學處理
用(±s)的形式,表示2組患者感染癥狀評分情況,并用t值檢驗;用“%”的形式,表示2組患者感染率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并用卡方值檢驗。在用SPSS20.0軟件核對后,當2組患者的各指標數據有差別時,用P<0.05表示。
2 結果
表格1展示了兩組患者的感染率及感染癥狀評分情況,據表可知觀察組的感染率及感染癥狀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形成顯著差異(P<0.05)。
表格2展示了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據表可知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形成顯著差異(P<0.05)。
3結論
手術室具有安全、高效的空氣凈化系統,但由于外界環境及手術器械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手術室一度成為院內感染率最高的科室。若手術室院內的感染率能被降低,則患者能夠更快的恢復健康。故降低手術室院內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外科手術不斷努力奮進的目標。品管圈具有能讓護理人員在大眾面前提出自我見解、結識更多朋友的優勢,有利于營造一個愉快的工作氣氛,讓工作人員意識到自身的工作職責。并且通過大家的討論,可以探討出更佳優質、有效的護理方案,針對性的降低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情況,較傳統的護理方法增添了許多主觀能動性。
本次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動提高了科室間的凝聚力,增加了團隊精神,提升了科室的品質并且便于管理。圈會模式改變了往常會議的枯燥乏味,討論組所有成員均可積極參與,提高了成員間的主動性,增加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與積極性。本次結果表明開展QCC的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具有更低的感染率及感染癥狀評分,在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上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品管圈活動用于預防手術室院內感染中的體現出了良好應用效果,在降低患者感染率及感染癥狀評分方面表現出良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劉慶蘭,鄭文龍.品管圈活動在手術室院內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9):2404-2407.
王海榮,王飛飛,陳寧等.品管圈活動在預防手術室院內感染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5):728-731.
劉燕.品管圈在降低手術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24(4):121-123.
冉祥梅.品管圈活動對手術室院內感染的控制效果[J].智慧健康,2017,3(5):256-258.
胥清蓉,陳曉梅.手術室院內感染效果評價[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7,24(2):155-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