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
【中圖分類號】R25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1
白內障是我國首位的致盲眼病,手術治療是白內障病人復明的主要治療方法。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白內障超聲乳化以切口小、損傷小、術后并發癥少及視功能恢復快等優點迅速用于眼科臨床,麻醉方式也從單一局部麻醉增加了表面麻醉,使白內障護理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將新理論、新觀點應用于新技術的發展。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對200例(232眼)白內障患者分別實施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下白內障超聲乳化加人工晶體植入術,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配合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白內障患者200例(232眼)中,男98例(108眼),女102例(124眼)。表麻組100例(120眼)中,男46例(50眼),女52例(68眼),年齡21~93歲,平均67.75±14.83.局麻組100例(112眼),男52例(58眼)。女48例(54眼),年齡11~91歲,平均70.7±12.59.老年性白內障166例(196眼)外傷性白內障8例(8眼),并發性白內障26例(28眼),術前視力:光感~0.3。
1.2 麻醉及患者配合方法 術前30min備齊所需手術器械,查對無誤后,檢查瞳孔散大情況,必要時用托吡卡胺(美多麗)眼水加強;用0.5%鹽酸丙美卡因(愛爾凱因)術前點眼4次行表面麻醉,2滴/次,間隔5分鐘;。手術中眼位主要靠患者配合,切口時囑向下注視,超聲乳化操作及人工晶體植入時均需向正前方凝視。手術時間一般在15分鐘。
1.3 結果 表麻組和局麻組200例(232眼)白內障患者都很順利通過手術,表麻組患者有6例感到輕微疼痛,術中予心理指導和暗示,同時在球結膜下加入少許局部麻醉后,患者都順利完成手術。術后一周裸眼視力0.8以上160眼,視力0.3~0.8之間54眼,18眼合并眼底病變者視力小于0.3.
2 圍手術期的護理
2.1 術前心理護理
2.1.1 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大多復明 心切、一方面希望早日手術以改善視力,另一方面又懼怕手術失敗或術中意外,害怕手術疼痛等,而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與恐懼。對手術的未知因素的害怕是引起術前焦慮的首要因素,因此我們應在術前通過護士的講解,或者圖片,電影資料等講述手術的特點,方法,術中的配合以及預后等,使患者對手術有一定了解。
2.1.2 眼位配合訓練 指導患者在仰臥、頭部不動情況下練習,眼睛按要求向正前方或下方注視,對僅有光感視力的患者,可用手電筒引導來訓練眼位。并告知術中任何不適可以說出來,但不能頭動或眼球轉動。
2.1.3 術眼準備 術前3日抗菌素眼水滴眼,淚道沖洗。手術前半小時術眼滴美多麗擴瞳滴眼劑3次。
2.2 術中手術護理
2.2.1 巡回護士配合 患者入室后認真核對姓名、年齡、床號、住院號、科別、手術名稱、麻醉方式等。熱情接待患者,消除其緊張情緒,向其介紹麻醉及手術可能帶來的不適,使其更好的配合手術,增強康復的信心。
2.2.2 協助患者取平臥位,用中單固定雙臂,必要時墊軟枕,使臥位盡可能舒適。給予吸氧,2~3L/min,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環,防止憋氣所致的眼壓升高,對老年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心電監護,監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
2.2.3 術前30min備齊所需手術器械,查對無誤后,檢查瞳孔散大情況,必要時用托吡卡胺(美多麗)眼水加強;④用0.5%鹽酸丙美卡因(愛爾凱因)術前點眼4次行表面麻醉,2滴/次,間隔5min;⑤術中指導患者眼位配合,頭部制動,術中讓患者注視顯微鏡光源。消毒鋪單后,將超聲乳化頭、灌注/抽吸管分別連接到超聲乳化儀器上,接通電源,測試儀器能否正常運轉。
2.2.4 洗手護士配合 熟練調整超聲乳儀的操作模式及參數,根據核的硬度選擇術者預先設定超聲能量、負壓,必要時根據術者要求做進一步調整。術中亦可通過監視屛觀察前房深淺調節灌注液的高度,注吸完成后,雙人再次核對人工晶體度數后植入眼內,切口注水后封閉角膜切口,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碘必殊)眼膏涂眼。患者術中感眼脹、疼痛不適時,根據手術情況安慰病人,如手術短時間不能結束可在球結膜下注射少許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
2.3 術后宣教
術后指導患者避免低頭、彎腰、揉眼睛,防止碰傷等,可避免前房出血。視力恢復后囑患者不要過分激動,以免發生心血管意外。如視力恢復不理想,要安慰患者,待醫生檢查后解釋原因,如伴角膜水腫或一過性眼壓升高,2天之內正常后視力會有所提高。囑術眼開放滴眼液。1周后復查。鼓勵患者多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食物,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遵醫囑正確滴用眼藥,操作前先清潔雙手,勿揉壓眼球。生活需有規律,充分睡眠,注意用眼衛生,合理用眼。
3 討論
表面麻醉和局部麻醉組的白內障患者都順利通過手術,但表面麻醉使白內障手術過程變得更加簡單,縮短了手術時間,減輕了患者對注射麻醉的恐懼,避免了且后注射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如球后出血、眼壓升高、眼心反射、視神經損傷等[2],增加了手術安全性。但表面麻醉下該手術一般要求在10~20min內完成,所以,不光要求術者的手術熟練程度,亦對護士技術操作提出嚴格的要求,要求熟悉手術步驟、儀器的使用及術者操作習慣,密切配合術者,使手術銜接緊密,以保證手術順利完成,從而使患者術后視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
參考文獻:
葉梅表面麻醉加球結膜下麻醉在白內障手術應用[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6(1):58~59
梁策,劉雨絲,教志革,表面麻醉下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224(6);612~6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