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中圖分類號】R1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小腦血管母細胞瘤( HB) 是由眾多薄壁血管組成的海綿狀異常血管團,是一種好發于小腦的良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2%左右,占后顱窩腫瘤的10%左右,而發生于小腦內的實體性HB不同于囊性變以及延髓的HB,是一類位于小腦實質內的HB,小腦內的大型實體性HB位置深,血供豐富,外科治療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1]。
1 資料和方法
患者取全身麻醉,留置深靜脈通路,橈動脈穿刺置管,自體血回輸,取右側俯臥位,三點頭架固定頭部,畫固定標記,常規消毒鋪巾,沿切口線依次切開頭皮,皮下,頸部肌肉,撐開手術切口,剝離骨膜,電動磨鉆磨開顱骨,周緣骨蠟封閉,硬腦膜懸吊,切口周圍棉片覆蓋保護,在顯微鏡下從腫瘤邊緣逐漸切除進入瘤腔壁后完全切除腫瘤,并保留送病理。止血徹底后,縫合硬腦膜,放置14號引流管,逐步縫合頸部肌肉和頭皮。術畢,帶氣管插管送入ICU病房監護。
2 護理配合
2.1 術前準備
2.1.1 術前訪視 了解患者病情、手術步驟,對所需特殊器械、手術進程及手術各步操作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共同訪視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對患者及家屬講訴手術概況、術前注意事項,講解成功案例等,幫助患者減輕焦慮、恐懼的心理,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2.1.2 物品及器械準備 萊卡顯微鏡,顯微腦外科器械,氣鉆,特殊體位用物,一般手術用物。
2.2 體位安置
2.2.1 患者皮膚評估 評估患者的全身皮膚,營養情況。預計手術時間長的患者,準備好泡沫壓瘡貼,貼在骨隆突處,預防難免性壓瘡的發生。有研究發現經歷脊髓和頭、頸部手術的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性較大,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術中形成壓瘡的風險增加。
2.2.2 體位擺放要求 側俯臥位是顯微神經外科手術中較為復雜的一種體位,適用于顱后窩手術、橋小腦角手術、枕部手術等。體位擺放要求:患者側臥,下頜距胸骨約1cm,頭偏向對側約30°,同時前屈約15-20°。標準手術體位要求符合解剖功能位,對各種體位軀干的軸線及四肢關節的角度、肢體的高低有明確的要求,肢體不能過度外展、外旋,并要求充分暴露手術野,方便醫生操作和麻醉管理。體位墊、與患者接觸的體位架要求質地柔軟、吸汗、無棱角,有隔離棉墊層[2]。有學者認為,在手術前了解手術入路是正確安置體位的必要條件,根據手術入路及術者的習慣做好相應的體位準備,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了解手術臺及頭架的機械原理、使用方法,以便正確安置體位。
2.2.3 體位擺放 麻醉師托住患者的頸、下頜,負責頭部及氣管插管的保護,術者站于患者健側,將患者翻向健側,抬起胸背,護士墊好軟枕,墊枕上緣距腋窩10 cm,下緣至患者L2水平[3],腋窩部的松緊一般以能塞入1個拳頭為宜,以防腋窩受壓,避免臂叢神經損傷及影響血液、淋巴的回流;上肢擺放的原則是保持上肢功能位,減輕肩臂及腋窩受壓;雙下肢自然分開,呈跑步狀,髖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等骨隆突處皮膚較薄,各墊1個軟枕,預計手術時間較長者貼上壓瘡貼,以預防壓瘡的發生。墊軟枕時注意勿壓迫大隱靜脈。用約束帶固定,不宜過緊,安置好各個管道,保證引流通暢,避免受壓。同時注意心電圖電極以及導線避開受壓部位,以免造成局部壓瘡。
2.3 術中配合
術中控制好房間溫度22-24度,術中使用溫鹽水沖洗,注意病人的體溫保護。有文獻顯示,術中低體溫發生率為50%~70%[4]。術中注意觀察手術進展,觀察生命體征。器械護士必須全面掌握各種手術器械的名稱用途,術中因醫生的體位保持不變,一般視線不離開鏡頭,需要盡量保證器械的交接區域不變或者盡在小范圍內移動。配合時盡量分階段準備所需器械.將器械按順序擺放于操作區域內或握在手中,隨時更換、傳遞新器械和清潔使用過的器械[5]。
2.4 術后護理
2.4.1 術后皮膚評估 術后將患者安置平臥位,檢查各種管路有無受壓、脫落,保證各個管路的通暢。檢查受壓部皮膚的情況,再次評估有無壓瘡的發生。
2.4.2 轉運交接 通知ICU做好準備工作,離室前檢查靜脈通路是否通暢,妥善固定好各個通道,尿袋排空后夾閉;檢查好護理書寫記錄單是否完整;整理患者所帶用物;準備好途中轉運的急救物品,如呼吸囊,氧氣袋,便攜式監護儀等。患者轉運需要有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以及手術室護士一起轉運,途中隨時觀察病人。做好交班工作,引流管的位置,手術過程以及術中特殊用藥情況。
3 小結
手術的成功固然離不開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精湛的醫術,同樣離不開手術室護士的密切配合,手術體位的正確擺放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側俯臥位與側臥位相比,該體位具有更好的視角;與坐位手術相比,避免了空氣栓塞的發生;與俯臥位手術比較,不易使血液流入腦室或腦池,降低了急性腦積水的發生及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血管痙攣,避免了腹部受壓,對患者呼吸循環的影響小,且不易發生氣管插管脫落及面部壓瘡。正確安置側俯臥位,是我們手術室護士的重要技能。
參考文獻
樊友武,王漢東. 小腦內實體性血管母細胞瘤的顯微外科治療[J].江蘇醫藥, 2011,37(5):89-90.
李柳英,張石紅,別逢貴.手術體位安置規范化培訓的方法及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5):471—472.
吳治敏,卓宏,曾俊等.腦外科手術中側臥體位的改進與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2):75-76.
Burger L,Fitzpatrick J.Prevention of 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J].Br J Nurs,2009,18(18):lll6-lll9.
崔靜,張靜. 口腔科顯微根管治療的護理配合[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2):930-9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