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音樂學院作為西北音樂首府,西北地區的音樂教育事業離不開西安音樂學院對音樂教師的培育。1958年音樂學院建系以來,音樂教育系秉著樂音至上,明德教化的辦學理念,為中國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關鍵詞: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課程發展
一、教育學理論的缺失
1.存在問題
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是設計、實踐、發展過程中的教育價值。對學生的教育主要是通過課程和教學完成的,因此,課程目標應以教育和培養目的為標準確立音樂教育系的課程和教學目標,首先要對學生、學科、社會進行分析和考察,強調三者的兼顧。而經過調查與分析,音樂教育系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學生不喜歡和實用性不強的學科,學科有不適應學生的發展,不適應社會發展的現象。
在2013的課程安排和實施來講,確實有很多的問題存在,本科生、研究生階段的學科的定位部明確,忽視了音樂教育的真正概念,致使一味的擴大教育范圍,這樣是對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但不能更好的抓住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或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出現混亂,不能使其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用最好的方法接受知識。
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可謂是第二聲樂系和第二鋼琴系,在從教當中教師只注重談聲樂技術和鋼琴技巧,沒有真正的把內容放到教學法上,音樂教育系教師,就應該教技術的同時教會學生你應該用什么方法教學生,怎樣讓自己的學生當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而不是所謂的要唱多好,彈多好。缺少音樂教育學理論就可能成為一條腿走路,不能有正確的方法作為指導,就像一個人沒有內在沒有靈魂一樣,教育系靈魂是教育學和心理學,如果一個老師的專業技術再好,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和對學生心理的不確定,就會極大的影響授課的效果,影響學生接受教育的程度。
2.解決方案
突出教書育人的特點, 學生及教師準確定位
音樂教育系對學科定位不明確。很多音樂教育系學生把自己看成是聲樂系或鍵盤系的學生, 對音樂教育的專業性質認識不清。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只注重怎樣教授學生專業方面的技巧方法,對以后學生進入教師崗位如何教學一概不教,認為自己就是聲樂和鋼琴老師。對學科的定位不清必定影響學科建立的真正用意,與其這樣還不如把學生并入聲樂系、鍵盤系,這樣持久下去只能培養出不合格的音樂教師。因此出現了許多技術高超卻不能勝任教師崗位的畢業生。
讓音樂教育系的師生準確的定位,音樂教育系的歸宿是教學育人,不是培養吹拉彈唱的表演人才。把專業教學法滲透于專業教學當中,加入國外優秀的教學法與之專業融會貫通,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加強民族音樂的教學
與建系初期相比,音樂教育系對本民族音樂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學生及老師被西方音樂所腐化,音樂欣賞停留在貝多芬、莫扎特等西方音樂家的音樂中,對民族音樂欣賞少之又少。造成了學生不了解本民族音樂,不能使其在今后中小學教育中教授給學生,這樣惡性發展下去,必定影響中國本民族音樂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回到1958年剛建系的時代,重視民族民間音樂,在專業課上,教師多教授學生演奏或演唱民歌,在視唱練耳上多教授學生一些民族的音階、調式。
具體操作,首先要在民族樂器上下功夫,音樂教育系單一的西方鍵盤樂器,不能更好的詮釋民族音樂,在器樂必修課上,加入中國本民族樂器的演奏,如古箏、笛子、二胡等,學生使用這些樂器用于中小學唱歌的伴奏, 打破鋼琴伴奏的局面。
聲樂學習中增加中國民間戲曲內容,如京劇、河北梆子等,只有教師自身了解這些本民族音樂,才能使中國的本民族音樂不被丟棄。不要在音樂課堂上不斷地聽到外國音樂的影子。
在開設中國音樂美學、中國音樂史以及地方民族音樂等理論課程,加強理論知識的修養,在今后的教學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教授于學生,是我國本民族音樂健康持續的發展。
這樣不是要排斥西方音樂的教學, 而是與本民族音樂相融合,取其各自的精華,使音樂之路順利進行,使學生健康成長。
三、與中小學素質教育接軌
中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最重要的階段,如今中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美育在當今教育界被劃為重點教育。而音樂教育又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音樂的教育無疑使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得以全面發展的重點。
以下列舉幾條建議:
1.中小學音樂教材
中小學音樂教材的運用是如今音樂教師忽略的盲點,教材的設計、編配無論是哪個環節都是我國音樂教育家盡心選擇設計,如果教師不能夠理解教材本身的初衷,出現胡教、亂教,必定會起到反作用,因此音樂教育系在課程設置上開設音樂教材學習與實踐課,了解教材的本身,以致更好的用于學生。
2.合唱團及管樂團等音樂團體組織的設立
合唱與指揮課是音樂教育系的必修課程,但只是理論教學,更重要的是音樂教育系組織自己的合唱團,使其學生加入合唱團成為合唱團一員,更準確的把握作為合唱成員的心理,確定合唱與指揮的方向。
管樂團及管弦樂團作為現代中小學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對其音樂教育系學生進行管樂技術的培訓,掌握管樂的編制、樂器、樂曲等內容,為以后進入中小學擔任管樂老師增加理論和實踐知識,為管樂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師資的保障。
四、結語
西音的音樂教育系經過55年的發展,經過不斷的實踐與探索,無論在學科定位、學科建設還是在教學模式上均有了自己的理論體系,西安音樂學院作為西北音樂首府,將繼續反思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孟凡玉:《朱潔瓊淺談高師音樂教育系教學改革》 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8-20 期刊
[2]鮑晟:《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發展研究》 上海音樂學院 2008-06-01
作者簡介:王歡(1987—)女,漢族,籍貫:河北唐山,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職務:青年教師,職稱:助教,學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教學與演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