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張倩+阿依甫汗·阿汗
[摘要] 目的 探討國際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認證聯(lián)合委員會(JCI)標準聯(lián)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肝包蟲病患者術后感染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6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肝囊型包蟲病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JCI標準+快速康復組與JCI標準組,每組各30例。JCI標準組按JCI標準給予相應護理,JCI標準+快速康復組在JCI標準護理基礎上給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7、10 d的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感染情況及患者滿意度。 結果 JCI標準+快速康復組患者術后3、7、10 d切口感染率,呼吸道感染率、泌尿系感染率均低于JCI標準組(P < 0.05),滿意度高于JCI標準組(P < 0.05)。 結論 肝囊型包蟲病患者給予JCI標準聯(lián)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痛苦。
[關鍵詞] JCI標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傳統(tǒng)護理;醫(yī)院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9(a)-016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JCI standard combined with fast-track care o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echinococco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60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 were divided into JCI standard combined with fast-track care group and JCI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December 2016 to March 2017. The 3-,7- and 10-day incidence rates of incision infectio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urinary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lso compared. Results The 3-,7- and 10-day incidence rates of incision infectio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urinary infection in the JCI standard combined with fast-track car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JCI group (P < 0.05).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the JCI standard combined with fast-track car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JCI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JCI standard combined with fast-track car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 alleviate the suffering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
[Key words] JCI standard; Fast-Track care; Traditional care; Hospital infection
快速康復外科由一名丹麥醫(yī)生于2001年率先提出,是一個利用現(xiàn)有手段對圍術期各種常規(guī)治療措施加以改良、優(yōu)化和組合,旨在減少或減輕外科刺激,加速術后康復的先進理論[1-2]。它是為了加快擇期手術患者術后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及縮短住院時間而采取的一系列圍術期多學科技術綜合運用措施,目前已應用到各種外科疾病。肝包蟲病是我國西北地區(qū)常見病,分為肝囊型包蟲病和肝泡型包蟲病[3]。其中以肝囊型包蟲病為最常見,主要采取手術治療[4]。肝囊型包蟲病手術操作時間較長,術后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容易出現(xiàn)術后醫(yī)院感染,如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目前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已通過JCI認證。本研究旨在探討JCI標準聯(lián)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對肝囊型包蟲病患者術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6年1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手術的肝囊型包蟲病患者,男25例,女35例,年齡為37~61歲;肝功能分級均為Child A級,無心血管及呼吸系統(tǒng)手術禁忌證。排除合并有其他臟器包蟲病、肝泡型包蟲病患者及有既往腹部手術史患者。將所有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JCI標準+快速康復組JCI標準組,每組各30例。采取單盲法。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JCI標準組,按JCI標準給予相應護理,JCI標準+快速康復組在JCI標準護理基礎上給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endprint
1.2 方法
1.2.1 JCI標準組 以《JCI國際醫(yī)院認證標準(第5版)》[5]的感染預防與控制章節(jié)為核心標準。按照JCI標準的要求,成立手術室感染控制小組,由1名接受過正規(guī)感控培訓人員擔任組長,專職負責手術室的感染預防和控制工作;護士長任指導老師,全體護理人員為感控組成員。進行專科安全規(guī)范操作的實踐演練和培訓;舉辦專題講座、現(xiàn)場感控專家咨詢,強調標準預防措施,具體內容包括無菌物品管理、空氣消毒制度、手衛(wèi)生制度、職業(yè)暴露和標準預防制度、院感爆發(fā)的應急預案等。手是傳播微生物的重要媒介,經(jīng)醫(yī)護人員的手傳播細菌而造成的院內感染率達30%。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手衛(wèi)生意識,明確規(guī)定有效洗手法、“六步洗手法”標準洗手程序、手套的使用方法。對病房的清潔區(qū)與污染區(qū)進行區(qū)分,治療室取消所有的垃圾桶,各類垃圾桶統(tǒng)一放置到綜合處理間,每個病房門口準各快速手消毒液,要求每個醫(yī)護人員接觸病人前后進行手消毒。對以上JCI標準的實施情況由醫(yī)院JCI辦公室工作人員不定期進行監(jiān)測。除了JCI標準,同時采取傳統(tǒng)方法進行護理治療,如術前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情況,術中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及并發(fā)癥,及相應治療措施,詳細講解術后飲食及活動方法,并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6],術前禁食12 h、禁水6 h,術前灌腸,通氣后進食,留置胃管,留置腹腔引流管,術中不控制液體輸入量及不保持患者正常體溫,術后完全通氣后進食水,采取傳統(tǒng)的止痛方法及拔除引流管的方法等。
1.2.2 JCI標準+快速康復組 JCI標準同1.2.1,術前禁食6 h、禁水2 h,術前至少2 h口服250 mL碳水化合物。術前不進行灌腸等腸道準備。術中不留置胃管。術中保持患者正常體溫,如手術室空氣溫度不能太低,給輸入液體加溫,以溫生理鹽水沖洗術區(qū),使用保溫毯。術中控制液體輸入,保證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盡量縮短手術進行時間,術中放置腹腔引流管1根。術中操作輕柔,減少膈肌刺激。麻醉成功后留置導尿管。術后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采取合理止痛措施,減輕患者疼痛癥狀。術后6 h患者可在床上活動,幫助患者翻身、活動四肢、扣背等。進食由流食開始營養(yǎng)支持,術后充分的營養(yǎng)支持是快速康復的前提,尤其是開展早期腸內營養(yǎng),可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7]。術后6 h開始進全流質飲食,術后第1天起逐漸由流質飲食恢復到正常飲食。術后第1天起可下地活動。術后第1天拔除尿管。除懷疑有膽漏或肝創(chuàng)面出血,術后1~2 d拔除腹腔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7、10 d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情況及患者滿意度。切口感染的判定標準是切口淺層或深部流出膿性分泌物,切口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陽性,并存在壓痛、紅熱腫痛等。呼吸道感染的判定標準是患者出現(xiàn)咳嗽咳痰、發(fā)熱,胸片提示肺部炎癥。泌尿系感染的判定標準是患者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尿細菌培養(yǎng)陽性。患者出院1周后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護理滿意度,采用醫(yī)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評價量表,總分100 分,非常滿意:91~100分;滿意:81~90分;不滿意:≤8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3、7、10 d切口感染發(fā)生率比較
JCI標準+快速康復組患者術后3、7、10 d切口感染發(fā)生率低于JCI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術后3、7、10 d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比較
JCI標準+快速康復組患者術后3、7、10 d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低于JCI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術后3、7、10 d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比較
JCI標準+快速康復組患者術后3、7、10 d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均低于JCI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2.4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JCI標準+快速康復組患者滿意度高于JCI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5。
3 討論
醫(yī)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醫(y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感染和在醫(y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fā)生的感染。醫(yī)院感染在肝膽系統(tǒng)疾病手術后比較常見,是影響患者術后恢復、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經(jīng)濟及精神負擔的重要因素之一。肝囊型包蟲病是一種在我國西北地區(qū)較常見的寄生蟲病。肝囊型包蟲病對人體危害很大,能不斷破壞肝臟,吸收人體營養(yǎng),多處播散,最終導致全身衰竭而死亡。肝囊型包蟲病主要采取外科手術治療。目前手術方式分為內囊摘除術和外囊剝離術。其中,外囊剝離術是《兩型包蟲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5版)》[8]推薦的手術方式。但是,肝囊型包蟲病與其它肝臟疾病一樣,術后容易出現(xiàn)各種醫(yī)院感染,如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JCI標準包括有關醫(yī)院感染防控方面的理念,可有效控制各種醫(yī)院感染。快速康復是指在術前、術中及術后應用各種已證實有效的方法,以減少手術應激及并發(fā)癥,加速病人術后的康復。它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組合而產生的協(xié)同結果,如圍術期營養(yǎng)支持、重視供氧、不常規(guī)應用鼻胃管減壓、早期進食、應用生長激素、微創(chuàng)手術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一般包括以下重要內容:①術前患者教育。②更好的麻醉、止痛及外科技術以減少手術應激反應、疼痛及不適反應。③強化術后康復治療,包括早期下床活動及早期腸內營養(yǎng)。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多學科協(xié)作的過程,不僅包括外科醫(yī)生、麻醉師、康復治療師、護士,也包括病人及家屬的積極參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采用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新理念,促使患者術后快速恢復,早日出院,降低醫(yī)療費用。其主要內容包括鎮(zhèn)痛,術后早期拔除各種引流裝置、下床活動、進食及保溫等[9-16]。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引入肝囊型包蟲病的手術治療能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可獲得顯著的臨床效果。因此,本研究將JCI標準聯(lián)合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引入到肝囊型包蟲病術后治療中,以觀察能否減少擇期手術患者術后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endprint
傳統(tǒng)觀念認為術后需要長期臥床,患者也因為疼痛等原因拒絕術后早期活動,但術后長期臥床休息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咳嗽、咳痰、胸腔積液、肺不張,即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術后長期留置導尿管很容易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即泌尿系感染。快速康復護理建議患者術后早期活動,如床上活動及下地活動,有利于胃腸道功能的早期恢復,早期進食水,減少呼吸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早期拔除導尿管,減少泌尿系感染的發(fā)生率,幫助患者術后快速康復[17-21]。在傳統(tǒng)觀念中,肝包蟲手術必須留置胃管,術后常規(guī)留置多根腹腔引流管,留置時間長,術后3~5 d后才拔除,但是管道長期留置可能引起呼吸道、腹腔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妨礙患者術后早期恢復。快速康復護理要求肝包蟲病患者可留置1~2根腹腔引流管,而且術后1~2 d盡快拔除,因此減少了腹腔積液或膿腫的形成,進一步減少了胸腔積液及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概率;而且要求患者術中保溫,因此避免了凝血功能障礙、低體溫、代謝性酸中毒的發(fā)生,從而減少肝創(chuàng)面膽漏的發(fā)生。JCI標準雖然采取傳統(tǒng)護理方法,作為國際化的先進管理理念,有關研究顯示JCI標準可有效控制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因此,我院利用JCI認證的機遇,將快速康復理念與JCI標準結合,從而更有效控制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JCI標準+快速康復組患者術后3、7、10 d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低于JCI標準組,滿意度高于JCI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提示肝囊型包蟲病患者術后予以JCI標準聯(lián)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這說明JIC標準聯(lián)合快速康復護理非常適合于牧區(qū)、經(jīng)濟困難的各民族包蟲病患者。在肝包蟲手術治療方面應用JCI標準聯(lián)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可減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降低患者經(jīng)濟負擔,從而保證了醫(yī)療安全、提高了醫(yī)療質量。因此,能有效節(jié)約醫(yī)院資源的JCI標準聯(lián)合快速康復護理措施,必將成為外科護理發(fā)展的新方向。
[參考文獻]
[1] Wilmore DW,Kehlet 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ry [J]. BMJ,2001,322(7284):473-476.
[2] Kehlet H,Wilmore DW. Multimod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 [J]. Am J Surg,2002,183(6):630-641.
[3] 阿卜杜艾尼·啊卜力孜,溫浩.難治性肝泡型包蟲病的多學科個體化治療[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5,31(4):639-641.
[4] 劉永強,奧妮,趙海平,等.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肝包蟲病89例臨床療效及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14(4):288-291.
[5]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s [M]. 5th Edition. USA: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2013.
[6] 謝正勇,程黎陽,戴觀榮,等.快速康復外科應用于胃腸手術的安全性評估及個體化原則[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 12(1):14-17.
[7] 陳秋文,章育盛,張高耀.快速康復外科在結直腸手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12(6):967-969.
[8]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外科醫(yī)師分會包蟲病外科專業(yè)委員會.兩型包蟲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5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5,4(14):253-264.
[9] Pirrera B,Lucchi A,Gabbianelli C,et al. E.R.A.S. pathway in colorectal surgery in elderly:our experience: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Int J Surg,2017,43(6):101-106.
[10] Giacopuzzi S,Weindelmayer J,Treppiedi E,et al.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toc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sophagectomy for cancer: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J]. Dis Esophagus,2017,30(4):1-6.
[11] Pisarska M,P?誰dziwiatr M,Major P,et al.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with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tocol:single-center experience [J]. Med Sci Monit,2017,23(5):1421-1427.
[12] Patel BK,Hall JB. Perioperative physiotherapy [J]. 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3,26(2):152-156.
[13] Chestovich PJ,Lin AY,Yoo J. Fast-track pathways in colorectal surgery [J]. Surg Clin North Am,2013,93(1):21-32.
[14] 康安定,蔣嘉睿,江勃年,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聯(lián)合腹腔鏡技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3,12(8):797-800.
[15] 唐朝朋.加速康復外科運用于后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3.
[16] 蔡曾琴,彭胤瓊,黃秀娟,等.快速康復模式護理在腹腔鏡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圍手術期的應用[J].西部醫(yī)學,2016,28(8):1168-1171.
[17] 向莉.快速康復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康復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4):66-68.
[18] 高慧云.快速康復護理對胃癌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2):129-131.
[19] 陳美玲,曾鳳美,李坤旺,等.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在結直腸癌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54(1):146-149,154.
[20] 龍結根,蔣志宏,龍鳳,等.快速康復外科在腹腔鏡結直腸癌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西部醫(yī)學,2015,27(1):102-104,107.
[21] 鄭莉,劉連新,孫丹,等.早期快速康復護理對原發(fā)性肝癌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34):158-181.
(收稿日期:2017-06-04 本文編輯:李岳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