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孩子6歲了,還賴在媽媽的床上不肯獨睡;孩子上學前班了,穿衣洗臉還要大人幫忙……相信很多年輕家長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遇到諸如此類的難題。我的做法是:狠下心來,早點對孩子進行分離教育,使之早日學會自立。
生活分離要早
兒子壯壯今年6歲。孩子出生時難產,所以,家里人對壯壯非常看重,爺爺奶奶更是疼愛有加,壯壯平時在家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如此下去怎么得了?思來想去,我決定對孩子進行分離教育,讓他早點學會獨立。在生活方面,我和妻子達成一致,今年搬了新房,給孩子安排獨立房間,與孩子分床睡。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剛開始分床那幾晚,壯壯天天半夜抱著枕頭來找媽媽,不是做夢了嚇醒了,就是翻身滾到床下了。不管孩子怎樣賴皮,我和妻子還是狠下心來,把孩子抱到他的房間。一周后,壯壯再也不半夜來找媽媽買了,睡覺也踏踏實實的了。
孩子有了自己的房間后,得讓他負起整理自己房間的部分責任。壯壯很快學會了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收拾寫字臺,擦地,也學會了自己整理書包,掛衣服。別說,有了自己的“承包地”,孩子就上了心,房間里總是收拾得規規整整的。
壯壯上的幼兒園離家不遠,站在樓上的陽臺可以看到幼兒園里的操場。盡管幼兒園離家很近,可壯壯還是每天都要大人送他上學,不送,他就不去。下午,我和妻子還得請假去接他,晚到5分鐘他就會哭個不停。后來,我決定給壯壯“斷奶”,讓他自己獨立去幼兒園上學。我和妻子有意識地鍛煉孩子自己去了兩天幼兒園,雖然壯壯哭個不停,但最終還是自己磨磨蹭蹭地去了。一周后,不用大人跟著,兒子就自己去幼兒園了。
思想分離要狠
在生活上對孩子實行分離教育還不夠,還要在思想上盡早與孩子“分離”。
壯壯在給金魚換水時不小心把魚缸打碎了,孩子看著我,不知所措。我問壯壯:“魚缸打碎了,你現在打算怎么辦?”孩子想了想說:“我先把金魚放進盆里,然后倒上水,別渴死它們,明天再買個新魚缸吧。”看,讓孩子自己拿主意,6歲的孩子也會獨立思考,不再依賴大人幫他解決問題。
看過電影《狐貍的故事》的父母,都會為片中狠心的老狐貍攆小狐貍離家闖天下的情節所震撼。老狐貍的做法看似殘忍,實則是愛,正是這種殘忍,才使得小狐貍學會了獨立應付一切艱險,最終長成了大狐貍,使狐貍家族得以存續下去。跟老狐貍相比,我們現在的很多家長過于溺愛孩子了,時時處處“罩”著他們,為他們遮風擋雨。這種表面的愛,實則是在耽誤孩子的成長,是一種“假愛”,嚴重點說,是一種“害”。
有首歌唱道“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孩子不盡早地與父母“分離”,如何能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長?有位教育學家說過:“沒有分離,孩子就不能成人;拒絕分離,就等于拒絕成長。”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夠狠下心來,對孩子進行分離教育,讓他們早日脫離“母體”,在獨立的天空下,經風歷雨,自由翱翔。
(摘自《金華日報》2017年8月9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