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睿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善于通過靈活的語言來闡述自己的哲學觀點,從而使更多的人接受他的思想。莊子的作品是極富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充滿了智慧。本文主要就莊子的美學思想對中國文學作品的影響進行相關的闡述和分析。
莊子與古代其他的文學大儒不同,他獨特的美學思想不僅對當時的文學作品創作產生了影響,對現代的文學作品也有一定的影響。莊子崇尚自由,以自然為美,游世是莊子的思想核心,其作品表達的內容十分復雜,不僅展現了生存欲望,還體現了對世俗社會的厭惡,將游戲山水的態度貫徹始終。莊子創作的文章擁有奇特的想象,也有多變的文筆描寫,是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作品。
一、莊子的美學思想
(一)崇尚自然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在展現對自然的向往,他們或是通過詩來表達、或是通過詞來傳遞。莊子也熱愛自然,常在自己的作品中通過描寫大自然之美來表達自己對自由的向往,以及順應天性的思想。莊子的作品隨處可見其美學思想,其中以自然天性之美最為顯著。他主張展示個體,強調樸素不華,認為凡事都應該堅持自身特點、順應自己的天性,不必刻意地改變和盲從。在精神方面,莊子更是推崇順應自然,主張無為而治,突破條框規矩的束縛,使人們自由隨性的生活。
(二)以大為美
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可以看出,莊子不僅崇尚自然之美,也以大為美。以莊子的觀念來看,天地之大是為美,這種美是無可替代的,是每一個學者圣人都應該探究和追求的美。莊子鼓勵人們遠離世俗紛擾,追求精神解脫,享受自由生活。莊子這種“以大為美”的思想,體現在其作品中就如:“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止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遙游》對天地廣闊與宏偉的詳細描寫,充分體現了莊子以大為美的思想。
(三)追求自由
古往今來,自由是人人追求、人人向往的,但也是人們最無法定義的。追求自由是莊子最核心的思想,他主張在追求自然的過程中解放心態,以此來回避紛紛擾擾的現實。就如《逍遙游》所展示的“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這是一種偉大又超脫的思想。品讀莊子的作品不難看出,莊子蔑視王權,反對封建剝削、嘲諷封建制度,他主張精神的自由,渴望擺脫等級社會帶來的思想和人性枷鎖,希望能夠從容自由的生活。
(四)主體淡化
在《齊物論》中,莊子通過對夢中自己化而為蝶,但夢醒后蝴蝶又化成莊周的想象和思考,提出人們是沒有辦法區分真實和虛幻的,“莊周夢蝶”就充分體現了莊子主體淡化的美學思想。其具體表現為物我合一,消除主觀判斷,遵循自然天理,不可以追求對錯、有無。在這一點上,其與道家的美學思想又共通之處。
綜上所述,莊子追求自由、崇尚自然、追求內心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這些美學思想對后世的文學作品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莊子美學思想對中國文學作品的影響
(一)對風格與內容的影響
莊子的文章中,常常出現隱逸之士,這些人物具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識,能夠擺脫傳統禮教的束縛,充分發揮自己的本能和天性。這種崇尚自由、追求自然的美學思想對山水田園派詩人產生了深的遠影響。如,陶淵明受其思想的影響在《桃花源記》中寫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描寫了一個沒有爭斗、富足安樂的理想社會,表達了陶淵明對現實社會的厭惡,對自由、自然的向往。不僅如此,莊子還主張物我相融,鼓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美學思想也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如,李白在作品中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厭惡,面對高官厚祿的誘惑,毅然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千古絕句。然又寄情山水“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融入對大自然的感受,在自己失意之時寄情于山水“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二)對文學素材的影響
在文學素材方面,《莊子》成為了后世文人廣泛借鑒的名著,通過借鑒《莊子》中的故事來抒發內心情感。例如莊周夢蝶的典故往往用于感時傷懷的情感抒發,成了后世人們廣泛引用的文學素材,如李商隱就寫下了“莊生曉夢迷蝴蝶”的詩句,表達了現實與夢境之間界線的模糊,“望帝春心托杜鵑”一句展現了李商隱的傷感之情。此外,《逍遙游》中對鯤鵬的描述,給世人留下了“鵬舉”一詞,用來表達奮進的態度。唐朝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中 “訊拔看鵬舉,高音侍鶴鳴”的詩句,就借用了“鵬舉”一詞;清代方文《李士雅江上見訪談粵中事甚詳感而有作》中“怪爾艱辛還故國,不爭鵬舉慕雞棲”也使用了“鵬舉”一詞。通過借用與莊子相關的故事及詞語來表達自己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思想。
(三)對文學發展進程的影響
莊子的美學思想促進了許多文學作品新形式的產生,如山水田園詩、游仙詩,等等。東晉士人安樂富足,十分推崇莊子追求自然的思想,他們遵從自己的內心,生活快意瀟灑。在此種環境下,玄言詩逐漸產生。玄言詩闡述了莊子諸多的哲學觀點,與莊子的美學思想密不可分。此外,游仙詩也由莊子的美學思想演變而來,其是一種道教詩詞,于漢代后流行開來。游仙詩主要描寫仙人漫游的場景,這種詩詞具有超現實主義的浪漫色彩,與莊子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美學思想相契合。莊子鼓勵君子要修身養性,不要受外界世俗的影響,要遵從自己的天性,逍遙自樂,這些思想對后世文人產生了很大影響,使許多不得志的、隱居山林的文人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山水田園詩篇。
三、結語
綜上所述,莊子主張自然之美、鼓勵追求自由和自我,這些思想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豐富了后世文學作品的內容,還為其提供了創作素材。許多文人追隨莊子的美學思想,開創了的詩詞流派,改變了文學發展的方向和進程,創造了許多山水田園詩和游仙詩。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