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李珍 青木 本報記者 邢曉婧 ●許云峰

新賽季乒超聯賽將于10月31日揭開戰幕。與往年不同,新賽季規定各個俱樂部不準引進外援,同時取消季后賽——即主客場雙循環比賽結束后,通過積分制產生最終冠軍。此外,今年聯賽再次“裸奔”,總冠名權懸空。新規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聯賽對外國選手關上大門,有日媒解讀為“針對日本”。
10月以來,“中國乒超聯賽拒絕包括日本球員在內的外國選手參賽”的新聞持續在日本發酵。日本《體育報知》近日援引著名女選手平野美宇的回應稱,“雖然很遺憾,但想讓大家看看即便不去(中國)也能贏”。她還表示,“想在國內(日本)進行高質量的練習”。石川佳純也表示,正式收到中方俱樂部“不接受外援”的通知,放棄參加乒超。日本myjitsu新聞網29日報道稱,以平野美宇為例,她曾經戰勝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選手,中方此舉是“針對平野快速成長的戒備”,日本乒乓球協會為讓中方廢除這項決定正在積極開展推動工作,結果不容樂觀。
有北京資深乒乓球記者向《環球時報》表示,“有圈內人士稱,面對新的奧運周期,乒超不引進外援有深遠考慮”。不少日本媒體也認為中國謝絕日本球員參賽,是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做準備。
自1999年成立以來,中國乒超聯賽是日本選手公開的“偷師圣地”。福原愛先后于2005 年、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加盟中超。2016年里約奧運會為日本摘得首枚乒乓球單打獎牌的“ 一哥”水谷隼2010年曾加盟四川男隊,平野美宇2016年加盟內蒙古鄂爾多斯隊,再往前追溯,小西杏于2001年和2005年兩次登陸乒超,削球手松下浩二2002年與陜西男隊簽約,四元奈生美代表北京女乒參加過2004年乒超聯賽。在中國乒超聯賽出臺新政后,日本主流意見悲觀地認為,“直到3年后東京奧運會結束,日本選手都不能參加中國乒超聯賽了”。
有日本網民認為“中方的決定很過分”,也有觀點稱,“乒超聯賽畢竟是中國的,中國做出什么決定別的國家沒有多嘴的權利,但中國球員只和自己比賽未必是好事”。還有聲音說,“依賴中國乒超提高成績的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日本乒乓球足夠強,也可以搞一個乒超。現在只會在這里抱怨,日本乒乓球可真跌份”。
除了日本選手,近些年乒超也有不少來自德國、韓國、新加坡、朝鮮、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水平外援,薩姆索諾夫、格林卡、波爾、奧恰洛夫、梅茲、柳承敏、朱世赫、鄭榮植、莊智淵、金璟娥、石賀凈、帖雅娜、馮天薇、李佳薇等名將均亮相過乒超賽場。上賽季,乒超20支球隊(男女各10支)共簽下9名外援,2010年外援人數甚至多達15名。
不少德國球迷也關注中國乒超新規。有球迷在社交媒體上留言稱,歐洲聯賽應該努力追趕中國乒超,這樣才能真正地培養歐洲梯隊。德國新聞電視臺29日指出,中國乒超新賽季的禁令可能是暫時的,“很難想象德國足球聯賽禁止外國選手,中國乒超未來仍會對外國選手開放”?!?/p>
環球時報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