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影響的異質性

2017-10-30 17:35:10吳燕華劉波李金昌
人口與經濟 2017年5期

吳燕華+劉+波+李金昌

摘 要: 基于1993—2011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本文采用IV-Probit和IV-Tobit方法控制內生性問題,從多個維度探討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的影響。總體而言,家庭老年照料會使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4.5%,每周勞動時間減少2.7小時。分區域看,家庭老年照料對農村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的影響大于城鎮女性;從居住方式看,與父母(公婆)同住對女性勞動參與率的影響較大,但對勞動時間的影響相對較小;從家庭結構看,當兄弟姐妹數量較多時,家庭老年照料不會對女性就業造成影響;就是否照顧兒童而言,與僅照顧老人的女性相比,同時照顧兒童和老人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雙雙下降。另外,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對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基于實證結果,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家庭老年照料;勞動參與率;勞動時間;老齡化;Probit模型

中圖分類號: F2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49(2017)05-0012-11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7.05.002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Impact of Elderly Care on Employment for Women

WU Yanhua1,2, LIU Bo3, LI Jinchang3

(1.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Center for Peasants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Zhejiang Province,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3.School of Data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CHNS from 1993 to 20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elderly care on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and working hours from multiple angles by IV-Probit and IV-Tobit model to control endogeneity. In general, elderly care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by 3.2% and working hours by 2.7 hours per week. From regional perspective, the impact of elderly care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working hours in rural areas is greater than urban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ial pattern, co-residential caregiving have much higher effec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less effect on working hours than that of live apart separately from their parents. From family structure angel, there is no obvious effect on employment for women who have many siblings. Compared with women care for the elderly only, the labor participation and working hours of women who care for the elderly and children are both reduced. What s more, the impact of age and education on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and working hours are different in each situat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Keywords: elderly car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working time; population aging; probit model

一、引言

2016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有9.07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5.6%,60歲以上人口有2.31億人,占總人口的16.7%,65歲以上人口有1.5億人,占總人口的10.8%。根據聯合國發布的最新預測,到2030年中國6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為25.3%,2050年則高達36.5%,高于美國等大部分發達國家[1]。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門檻,處于老齡化逐步加深階段。盡管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帶動人口與勞動力數量的增長,但不超過2030年,我國人口很可能開始減少,“全面二孩”政策仍遠不能夠將我國帶離老齡化的深淵[2]。因此養老問題成為我國老齡化工作的重點。目前我國養老基本模式還是以居家養老為主,成年女性是家庭老年照料的主要承擔者,而絕大多數從事老年照料責任的女性仍處于工作年齡,將面臨老年照料與就業之間的兩難選擇。那么,從事家庭老年照料究竟會對女性就業產生怎樣影響?程度有多大?是否存在異質性?公共政策應如何幫助子女平衡工作和家庭?這些都是本文將要回答的問題。endprint

本文基于1993—2011年CHNS數據,采用IV-Probit和IV-Tobit方法控制內生性問題,考察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女性勞動時間的影響,進一步探討這種影響效應在城鄉、居住方式、家庭結構、兒童照料以及照料強度方面的異質性。這不僅有利于準確評價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付出和貢獻,更有利于深化人口老齡化與婦女社會地位關系的研究,從而在人口老齡化和“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制定有效的家庭老年照料者支持政策和養老政策。

二、文獻綜述

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家庭老年照料與就業之間關系的研究逐漸增多。基于美國國家非正規照料者調查(NICS)數據,斯通(Stone)和肖特(Short)采用多項Logit模型研究家庭老年照料對就業的影響,發現家庭老年照料對就業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其中與父母同住的女性,家庭照料責任會使其勞動參與率下降21.1%[3]。基于英國1990年普通家庭調查(GHS)截面數據,卡邁克爾(Carmichael)和查爾斯(Charles)發現家庭老年照料對勞動參與率以及勞動時間具有負向影響[4-5]。莉莉(Lilly)等利用2002年加拿大一般社會調查(GSS)數據研究無償照料對就業的影響,結果發現主要照料者提供照料責任對勞動參與率具有負向影響,對勞動時間沒有顯著影響[6]。但這些研究均未解決家庭老年照料的內生性問題。

為克服內生性問題,學術界開始借助IV法和面板數據模型。比如沃爾夫(Wolf)和索爾多(Soldo)、埃特內(Ettner)、海特米勒(Heitmueller)、柏林(Bolin)等均采用IV法來克服內生性問題[7-10]。對于工具變量選擇,多數文獻采用父母的健康狀況和兄弟姐妹數量,也有文獻加入父母年齡、與父母居住是否遙遠、照顧老人數量或被調查者朋友的年齡等變量。除了沃爾夫和索爾多發現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對就業沒有影響外,其他學者均得出家庭老年照料活動對就業具有負向影響的結論。基于面板數據模型分析的有,約翰遜(Johnson)和羅薩索(Lo Sasso)利用美國健康和退休調查(HRS)數據分析家庭老年照料對全年勞動時間的影響,發現年齡在53—63歲的家庭照料者比未照料者的勞動時間減少23%—28%[11]。海特米勒和米肖(Michaud)利用1991—2003年英國住戶調查(BHPS)數據,采用動態二值Probit模型解決反向因果關系和個體異質性問題,發現全樣本數據家庭照料活動并未對勞動參與率產生影響,但會使同住的家庭照料者子樣本的女性勞動參與率降低6%[12]。劉嵐等利用1993—2006年中國CHNS數據和IV-Probit模型,發現城鎮女性照料公婆(而不是父母)對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具有顯著負向影響,但無法拒絕家庭老年照料活動外生性的原假設[13]。卡薩多(Casado-Marín)等利用1994—2001年歐洲社區住戶調查(ECHP)中西班牙的數據,采用動態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不同家庭照料類型和不同照料時間對全職或兼職工作的影響,發現每周從事28小時以上高強度照料者、與父母同住的照料者,以及提供家庭老年照料長達1年以上的女性對就業具有顯著負向影響[14]。同樣基于ECHP數據,西亞尼(Ciani)發現考慮內生性會低估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的負向影響,不同的是,在考慮不隨時間變化的不可觀測的異質性前提下,內生性結果不具穩健性[15]。山田(Yamada)和清谷(Shimizutani)利用日本2010年生活條件綜合調查(CSLC)數據,采用Logit、OLS和IV三種方法研究日本開展護理保險政策以來家庭老年照料對就業的影響,研究發現,如果老年父母沒有進行護理保險,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會使其勞動參與率降低27.2%,而接受護理保險的老年人,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會使其勞動參與率綜合降低24.7%[16]。

國內關于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影響的研究相對缺乏。周春芳利用2008、2009、2010和2012年4次江蘇實地調查數據,考察兒童看護和老人照料對農村已婚女性非農就業的影響,發現撫養孩子和贍養老人降低了非農就業的可能性和勞動時間,但未考慮內生性問題[17]。馬焱、范紅麗和陳璐等分別采用傾向值加權方法、IV-Probit模型和兩階段殘差介入法克服內生性問題,均得出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勞動參與率具有負向影響的結論[18-20]。一些學者采用面板數據進行研究,如劉嵐等研究農村地區照料父母對已婚婦女勞動時間分配的影響,發現照料公婆對婦女的非農勞動時間有顯著的負向影響[21]。黃楓和陳璐等均考慮了不同照料強度對女性就業的影響,發現照料老人顯著降低了女性勞動參與率,特別是每周提供20小時以上高強度的照料活動影響更加顯著[22—23]。然而,黃楓的研究局限于城鎮地區,并未對內生性進行檢驗。盡管陳璐等做了內生性檢驗,但未系統分析城鄉、家庭結構和兒童照料等因素在家庭老年照料影響女性就業過程中的異質性。

綜觀已有文獻,大部分研究針對西方發達國家,得出的結論主要是家庭老年照料活動對就業沒有影響,或者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在影響效應的異質性方面僅考慮居住方式和照料強度。對于我國的研究,部分學者未考慮內生性問題,只選取了1年截面數據,并未系統分析不同類型的家庭照料活動對就業影響的異質性。本文與現有文獻不同之處在于:第一,在面板數據的基礎上分別采用IV-Probit和IV-Tobit方法研究家庭老年照料活動對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女性勞動時間的影響,并探討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第二,從城鄉、居住方式、家庭結構和兒童照料四個方面系統研究家庭老年照料活動對女性就業的影響差異,并探討高強度照料對這四方面影響的異質性。

三、模型設計

1.模型與方法

照料者對勞動參與影響的勞動力決策模型已經在相關文獻做了很好的闡述,如卡邁克爾和查爾斯[4-5]、海特米勒等[9]。他們利用時間分配理論,研究了勞動者在一定預算約束下分配工作、家務勞動和閑暇使自身效用達到最大化。這一經典時間分配理論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照料者勞動力供給決策的研究。本文結合已有相關研究,從兩方面考察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的影響,設定如下勞動參與率模型和勞動時間模型:endprint

(2) 方程(1)為女性勞動參與率模型,方程(2)為女性勞動時間模型。被解釋變量workit表示女性i在t時期勞動參與狀況,工作取值1,不工作取值0;worktimeit表示女性每周工作小時數。解釋變量oldcareit表示女性是否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照料父母(公婆)取值1,否則取值0。Xdit′為個人特征向量,包括年齡、婚姻狀況和受教育年限等,Xhit′為家庭特征向量,包括家庭人口數、是否照料6歲以下兒童和丈夫月收入等,prov和yeart分別為省份和年份虛擬變量,μit、εit為隨機誤差項。

上述模型未考慮內生性問題,假定家庭老年照料活動是一個隨機選擇或外生決定的過程。但照料老年父母(公婆)與女性就業可能存在反向因果關系,即如果女性不就業,會有更多時間照料父母(公婆)。解決內生性問題的主要方法是IV法,IV法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第一,IV與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相關;第二,IV外生,即與隨機誤差項不相關。本文選取父母(公婆)的照料需求和兄弟姐妹數量作為IV。一方面,父母(公婆)的照料需求即老人的健康狀況,決定了女性是否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而老人的健康狀況并不直接影響女性就業情況,而是通過女性從事照料活動間接影響其就業。另一方面,兄弟姐妹數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擔家庭老年照料活動,而兄弟姐妹數量對女性就業顯然不存在直接影響。相關文獻均證實父母(公婆)的照料需求和兄弟姐妹數量是有效的IV[9-10]。因此,本文首先在外生假設下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女性家庭照料活動對女性勞動參與率及勞動時間的影響,然后進一步采用IV-Probit和IV-Tobit方法來估計方程,并根據Hausman檢驗來考察家庭老年照料的內生性。

2.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與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合作的CHNS數據庫。該數據庫涵蓋遼寧、黑龍江、江蘇、山東、河南、河北、湖南、廣西、貴州 9 個省和自治區的調查數據,調查時間分別為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和2011年,每個調查年度調查城鎮和農村住戶4000個左右,涉及13000多個家庭成員戶籍、年齡、教育、工作、照料老人和兒童等方面的信息。由于從1993年起該調查才涉及女性照料父母(公婆)的相關數據,本文樣本時間跨度為1993—2011年,涉及52歲以下的已婚婦女,剔除缺失值后,樣本最終包括4128位已婚女性,約13.8%的女性承擔著照料父母(公婆)的責任。

3.變量說明

被解釋變量有兩個,一是女性勞動參與率,來自調查問卷中“現在是否有工作”的回答;二是女性每周勞動時間,來自于調查問卷中“每周工作幾天”和“每天工作幾小時”的匯總。核心解釋變量為家庭老年照料,來自“是否照料父母(公婆)”的回答,工具變量為父母(公婆)的照料需求及兄弟姐妹數量。其他解釋變量分兩類,一類是反映女性特征的變量,如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年限、戶籍等;另一類是家庭特征的變量,如照料6歲以下兒童、家庭人口數、丈夫月收入等。此外,考慮區域差異和調查時間對女性就業的影響,本文還設置了省份和年份虛擬變量。各變量的名稱和定義見表1。

由表2可知,女性平均勞動參與率為79.6%,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勞動參與率為72.4%,低于未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8.4個百分點。在有工作的女性中,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平均每周勞動時間為29小時,低于未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1.8小時。相對于未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我們發現從事照料活動的女性年齡較大、受教育年限較高、多與父母(公婆)同住以及父母(公婆)更有照料需求。在兒童照料方面,35.4%的女性有照料6歲以下兒童,而未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照料兒童的比例高于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另外,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與未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的女性相比,在戶籍、健康狀況、家庭人口數與丈夫月收入方面均有顯著差異。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1.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影響的全樣本分析

表3給出了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勞動參與率與勞動時間邊際影響的估計結果。Wald檢驗表明估計系數通過檢驗,擬合效果較好。工具變量有效性檢驗中,第一階段F統計量大于10,通過弱工具變量檢驗,說明工具變量與內生變量高度相關,Hausman檢驗顯示家庭老年照料變量只在女性勞動參與率模型中具有內生性,在勞動時間模型中無法拒絕外生變量的原假設,即認為家庭老年照料是外生變量。

表3估計結果顯示,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會使女性勞動參與率顯著下降4.5%,每周勞動時間顯著減少2.7小時。這一結果與國內外文獻中家庭老年照料活動與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負相關的結論是一致的。研究表明,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的負向影響是“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的結果[5]。“替代效應”是指由于時間的稀缺性,老年照料活動會替代工作,從而使勞動參與率下降;“收入效應”是指照料老人需要大量費用支出,為了避免退出勞動力市場造成的收入減少,子女會選擇在照料老人的同時繼續工作。本文實證結果表明我國家庭老年照料在對女性就業的影響中替代效應占主導,對勞動參與產生負面影響。這一結果恰恰符合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在中國,家庭養老一直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習慣,也是客觀現實的真實反映。調查顯示,大部分老年人愿意獨立或與子女共同居住在環境熟悉的社區,家庭養老的意愿始終占據主流;而對于老年人居住養老機構的意愿,城鎮老年人愿意住養老機構的比例從2000年的18.6%降到2010年的11.3%,農村老年人10年間則從14.4%下降到12.5 %[24]。此外,盡管近年來出現了養老院、養老公寓等家庭照料的替代品,但因其相對價格較高,老年人對此服務使用比例很低,難以滿足大部分老年人的照料需求[25]。綜上所述,女性在“男主外女主內”傳統性別文化觀念和傳統孝道的影響下擔負起家庭老年照料的重任,尤其當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時,由于時間的稀缺性,不得不減少勞動時間甚至退出勞動力市場。endprint

其他解釋變量在不同模型設定中的估計結果比較一致。年齡、受教育年限和兒童照料是影響女性就業的顯著因素。其中,年齡和年齡平方對女性就業分別是正向和負向影響,說明年齡與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的關系均是呈現倒“U”型變化,即隨著年齡的增大,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上升,但是到達一定年齡界限后,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又開始下降。受教育年限對女性就業具有促進作用,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0.4個百分點,勞動時間增加0.4小時左右;照料兒童對女性就業具有消極影響,照料6歲以下兒童會使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5.2個百分點,勞動時間減少5.4小時。另外,雖然戶籍與家庭人口數對勞動參與率沒有顯著影響,但在勞動時間上則有顯著影響,城鎮戶口的女性比農村戶口的女性每周勞動時間增加6.6小時,家庭人口數每增加1人使女性每周勞動時間減少0.7小時。

2.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影響的城鄉差異分析

表4結果顯示,城鎮和農村地區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均顯著降低其勞動參與率,但農村的女性要比城鎮的女性影響大。農村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會使勞動參與率顯著下降4.1%,每周勞動時間顯著減少4個小時;而城鎮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會使勞動參與率顯著下降2.8%,每周勞動時間減少1.8小時。根據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城市社區養老院的覆蓋率為21.22%,農村僅為10.33%,而托老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的擁有比例城市為27.7%,農村僅為4.89%,相差竟達4.66倍,老年人在社會養老資源上存在巨大城鄉差異[26]。在一定程度上,城鎮地區女性家庭老年照料部分責任可以由社會養老資源替代,而農村地區一方面由于經濟收入低,另一方面由于社會養老資源少,社會養老替代家庭養老存在一定難度,家庭老年照料會使女性勞動參與率與勞動時間下降幅度顯著高于城鎮地區。除此之外,農村地區老年撫養比高于城鎮地區,農村女性承擔了更重的家庭老年照料責任,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現有文獻均發現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的影響會受到照料強度的影響,為了驗證這一推斷,我們將照料活動分類進行考察,將每周照料父母(公婆)超過20小時的定義為高強度照料[9,27]。結果顯示,農村地區從事高強度照料活動的女性會使勞動參與率下降4.9%,每周勞動時間減少6小時,影響程度均高于城鎮地區。

3.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影響:居住方式視角

為從居住方式視角考察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的影響,本文根據是否與父母(公婆)同住將樣本分成兩組進行估計(見表5)。對于與父母(公婆)同住的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會使勞動參與率顯著下降5.5%,高強度的照料活動會使勞動參與率顯著下降8.6%,明顯高于不同住的女性。對于勞動時間的影響,提供照料活動只對不同住女性有顯著影響,使其每周勞動時間減少2.9小時,提供高強度的照料活動會使每周勞動時間減少5.4小時。可見,同住對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影響更大,同住女性由于在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上投入更多,更傾向于放棄工作來照料老人;但是對于工作中的女性來說,不同住對其勞動時間的影響更大,由于與父母(公婆)距離較遠,不同住女性照料老人因花費更多的路途時間而使勞動時間減少。

4.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影響:家庭結構視角

照料父母(公婆)的責任大部分落在了子女身上,如果女性及其配偶有較多的兄弟姐妹,則分擔到的照料責任將減少,為考察兄弟姐妹數量是否影響女性就業,本文根據樣本中位數將其分為兩組。由表6可以看出,兄弟姐妹數量較少(≤6)的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動會使其勞動參與率下降3.7%,從事高強度老年照料活動會使其勞動參與率下降5.9%;而兄弟姐妹數量較多的女性,從事家庭老年照料對就業的影響較小且不顯著。對于勞動時間的影響,只有提供高強度照料會使兄弟姐妹較少的女性每周勞動時間顯著縮短5.2小時。我國經歷了三個生育高峰期,一個是20世紀50年代末,一個是20世紀60年代初,這兩代出生的人兄弟姐妹數量較多;另一個是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已經徹底實行計劃生育,這一代出生的人兄弟姐妹僅1個甚至沒有。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被“全面二孩”政策所替代,是否意味著人口出生率會有顯著變化?兄弟姐妹數量會顯著增多?最新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很難迅速帶動人口出生率的增長,基于日本、新加坡等與我國文化背景相類似的國家及地區的鼓勵生育政策的實施結果,發現鼓勵生育政策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微乎其微[2]。換言之,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女性家庭老年照料活動隨著兄弟姐妹數量的減少,負擔越來越重,勢必對女性就業產生重大影響。

5.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影響:兒童因素視角

我國老年撫養比由1995年的9.2%上升至2015年的14.3%,少兒扶養比由1995年的39.6%下降至2015年的22.6%。總撫養比先降后升,在2010年下降到最低點34.2%左右,此后隨著老年撫 養比的上升而回升到了2015年的37.0%。據預測,2015年后,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老年撫養比加速上升,總撫養比也逐步上升,并在2035年左右回到50%以上[24]。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并不局限于經濟領域,給家庭和社會也帶來了沖擊,老齡化加重了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負擔。由表7可知,同時照料兒童和老年人會使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7.8%,而照料兒童同時又參與高強度的老年照料會使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18.3%。對于勞動時間的影響,同時照料兒童和老年人的女性將會使每周勞動時間顯著減少7.9小時,而照料兒童同時又參與高強度老年照料會使女性每周勞動時間顯著減少20.3小時,影響程度遠高于未照料兒童但照料老人的女性。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我國今后5年將迎來一定程度的生育潮,因此,對于未來5年既需要照料兒童又需要照料老年人的女性的就業選擇會產生重要影響。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endprint

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我國家庭老年照料的需求持續增加。本文基于1993—2011年CHNS數據,采用IV-Probit和IV-Tobit方法控制內生性問題,從多個維度探討了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的影響。研究顯示,家庭老年照料會使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4.5%,每周勞動時間減少2.7小時。分區域看,家庭老年照料對農村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的負面影響均大于城鎮女性;從居住方式看,與父母(公婆)同住對女性勞動參與率的影響較大,但對勞動時間的影響較小;從家庭結構看,當兄弟姐妹數量較多時,家庭老年照料不會對女性就業造成實質影響;就是否照顧兒童而言,與僅照顧老人的女性相比,同時照顧兒童和老人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雙雙下降。另外,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對女性勞動參與率和勞動時間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異質性。

面對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就業的抑制作用,政府應該著手制定公共政策來幫助家庭照料者平衡工作與家庭,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為家庭老年照料者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借鑒國際經驗制定和修改相關法律政策,保障家庭照料者的權益。如美國1993年通過的《家庭與醫療休假法》、日本1999年通過一項法律,均規定雇主在保留員工職位的前提下,雇員有權利每年申請3個月的假期用于照料生病的家庭成員。英國2006年通過的《工作和家庭法案》規定,當老年照料者的工作和照料發生沖突時,可以要求雇主提供彈性工作安排或緊急特許事假等。但是,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同時,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對于休假的天數和薪酬補貼的程度,進行進一步的測算。同時,對照料者的審批、護理補貼的申請、照料者的職責等進行詳細的規定,以立法的形式確定家庭老年照料者的社會價值,對于維護老年照料者特別是女性照料者的權益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2.制定家庭老年照料者的支持性政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面對老年照料需求的持續增加,政策制定既要從“老年人視角”出發,又要兼顧“照料者視角”。一方面,從“老年人視角”出發,根據“十三五”規劃目標,大力推進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養老服務體系,如通過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或“日間照料中心”,為轄區內老年人提供日間短期照料、助餐、助潔、助醫等居家養老服務;并借鑒現有天津模式,對老年群體進行細分,采用無償、有償或有償低價的形式提供服務。另一方面,兼顧“照料者視角”,政府購買服務,幫助照料者獲得暫時性的休息。在試點城市基礎上,全面推行“護理補貼”制度,對經濟困難的失能老人和高齡老人發放照料護理補貼,補貼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提供,如在養老服務單位購買就醫陪護、居家護理、生活照料等照料護理服務;條件不具備的地區也可采取現金的形式發放。

3.鼓勵企業制定幫助員工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相關政策

鼓勵企業為家庭老年照料者提供更多富有彈性的工作機會,實行靈活的彈性工作時間,制定靈活的請、休假制度,幫助他們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的矛盾,制定并實施家庭友好型政策。研究表明,均衡的工作和家庭能為企業和員工帶來雙贏的局面。在激勵政策方面,一是建立精神激勵機制,可借鑒國外的經驗,由政府部門評選“家庭友好型企業”,如德國、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通過榮譽頒獎,充分展現了這些企業的商業成功是如何與家庭友好型的人力資源政策相結合的,為其他企業樹立了學習的典范;二是建立經濟補償機制,從政策上給“家庭友好型企業”以經濟支持,如貸款優惠、稅收優惠等。綜上所述,在政府的推動下,對企業進行精神激勵和經濟補償激勵使之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不僅有助于緩解女性員工工作和老年照料之間的矛盾,也有助于減少女性照料者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可能。

參考文獻:

[1]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5 revision,volume Ⅰ:comprehensive tables[EB/OL].[2016-09-10].http://esa.un.org/unpd/wpp/Publications/Files/WPP2015_Volume-I_Comprehensive-Tables.pdf.

[2]WANG F,ZHAO L,ZHAO Z.China s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and their labor market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17,30(1):31-68.

[3]STONE R I,SHORT P F.The competing demands of employment and informal caregiving to disabled elders[J].Medical Care,1990,28(6):513-526.

[4]CARMICHAEL F,CHARLES S.The labor market costs of community care[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8, 17(6):747-765.

[5]CARMICHAEL F,CHARLES S.The opportunity costs of informal care:does gender matter?[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ncs,2003,22(5):781-803.

[6]LILLY M B,LAPORTE A,COYTE P C.Do they care too much to work? the influence of caregiving intensity on the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unpaid caregivers in Canada[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0,29:895-903.endprint

[7]WOLF D,SOLDO B.Married women s allocation of time to employment and care of elderly parent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4,29(4):1259-1270.

[8]ETTNER S.The opportunity costs of elder care[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6,31(1):189-205.

[9]HEITMUELLER A.The chicken or the egg? endogeneity in labor market participation of informal carers in England[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7,26(3):536-559.

[10]BOLIN K,LINDGREN B,LUNDBOR P.Your next of kin or your own career? caring and working among the 50+ of Europe[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8,27(3):718-738.

[11]JOHNSON R W,LO SASSO A T.The trade-off between hours of paid employment and time assistance to elderly parents at midlife[R].Urban Institute,2000.

[12]HEITMUELLER A,MICHAUD P C.Informal care and employment in England:evidence from the 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R].IZA,2006.

[13]LIU L,DONG X,ZHENG X.Parental care and married women s labor supply in urban China [J].Feminist Economics,2010,16:169-192.

[14]CASADO-MARN D, GARCIA-GOMEZ P, LPEZ-NICOLS .Informal care an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mong middle-aged women in Spain[J].Journal of the Spanish Economic Association,2011,2(1):1-29.

[15]CIANI E.Informal adult care and caregivers employment in Europe[J].Labor Economics,2012,19:155-164.

[16]YAMADA H,SHIMIZUTANI S.Labor market outcomes of informal care provision in Japan[J].Th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Ageing,2015,6:79-88.

[17]周春芳.兒童看護、老人照料與農村已婚女性非農就業[J].農業技術經濟,2013(11):94-102.

[18]馬焱,李龍.照料老年父母對城鎮已婚中青年女性就業的影響[J].人口與經濟,2014(2):39-47.

[19]范紅麗,陳璐.替代效應還是收入效應?——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勞動參與率的影響[J].人口與經濟,2015(1):91-98.

[20]陳璐,范紅麗.家庭老年照料會降低女性勞動參與率嗎?——基于兩階段殘差介入法的實證分析[J].人口研究,2016(3):71-81.

[21]劉嵐,董曉媛,陳功,鄭曉瑛.照料父母對我國農村已婚婦女勞動時間分配的影響[J].世界經濟文匯,2010(10):1-15.

[22]黃楓.人口老齡化視角下家庭照料與城鎮女性就業關系研究[J].財經研究,2012(9):16-26.

[23]陳璐,范紅麗,趙娜,褚蘭蘭.家庭老年照料對女性勞動就業的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2016(3):176-189.

[24]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人口和社會發展報告2014——人口變動與公共服務[R].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2015:85.

[25]劉柏惠,俞衛,寇恩惠.老年人社會照料和醫療服務使用的不均等性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12(3):86-95.

[26]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R].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2016:38.

[27]LILLY M B,JACOBS J C, CATRIA N, COYTE P C.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aregiving intensity on the labor supply of family/friend caregivers in Canada[R].Human Resources and Skills Development, Canada,2011.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色天堂无毒不卡|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制服丝袜 91视频| 91精品亚洲| 99精品影院| 在线精品自拍|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国产靠逼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av在线无码浏览|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狠狠操夜夜爽| 日本一区高清|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日韩午夜伦|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青青操视频在线|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深爱婷婷激情网|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久草热视频在线| 日韩欧美91| 亚洲最大综合网|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啪啪国产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亚洲综合色在线|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福利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九色视频一区| 亚洲综合天堂网|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狠狠综合久久|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三级毛片|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欧美在线网|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