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下午,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在湖南長沙組織召開了2017年珠江水運發展高層協調會。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廣西自治區主席陳武,貴州省代省長諶貽琴,云南省省長阮成發等領導出席會議。會上,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王建華報告了2016年珠江水運發展情況和珠江水運科學發展的基本思路,現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2016年高層協調會議確定的重點工作落實情況
2016年10月在江西南昌召開的第二屆高層會議,審議通過了《珠江水運科學發展行動計劃》和四省區人民政府聯合向國務院報送的《關于加快紅水河龍灘水電站和右江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建設的請示》。會后,水系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省、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泛珠辦的具體指導下,緊緊圍繞合力建設珠江黃金水道的奮斗目標,聚焦制約珠江水運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扎實推進珠江水運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全面落實部省區領導指示和會議議定事項。
一是推動部省(自治區)聯合發布《行動計劃》,形成建設黃金水道的強大合力。《行動計劃》是在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進珠江水運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珠江水運發展規劃綱要》的背景下制定的。《若干意見》和《規劃綱要》提出利用10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暢通、安全、綠色、高效的珠江黃金水道總體發展目標。
在高層會議原則通過《行動計劃》后,高層會議辦公室根據省(自治區)領導的指示,進一步修改完善《行動計劃》并再次征求水系各省(自治區)和交通運輸部相關部門意見。2017年4月,交通運輸部和四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發布了《行動計劃》,提出了2016-2020年珠江水運建設和管理等6個方面共62項重點任務。珠江航務管理局和四省(自治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迅速行動,組織宣講團深入各省(自治區)開展《行動計劃》和《規劃綱要》專題宣講,明確責任和分工,制定督查計劃,推動重大水運建設項目實施,合力加快珠江黃金水道建設。
二是推進龍灘和百色樞紐通航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今年1月,《請示》由四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上報國務院后,國務院很快就批轉至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辦理。今年“兩會”期間,廣西代表團向克強總理提出了建設紅水河1000噸級通航設施的建議,會后水利部向總理提交了專題報告,表示可以通過修訂《珠江流域綜合規劃》以適應建設1000噸級通航設施的需要,總理在專題報告上作出批示,支持紅水河通航設施建設。根據總理批示和國務院批轉的《請示》要求,國家發改委加快了協調步伐,發改委基礎產業司近期明確表示暫緩實施500噸級通航設施建設工程,要求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會同貴州省有關單位立即開展1000噸級通航設施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針對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建設問題,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提出了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建設資金籌措方案和項目法人設立等意見,為加快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建設奠定了基礎。在此期間,珠江航務管理局會同四省(自治區)交通、發改部門,認真研究龍灘水電站和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建設中若干政策、技術和資金問題,交通運輸部明確表示全力支持龍灘、百色樞紐按照1000噸級標準建設通航設施。
當前珠江水運發展總體情況
自2016年高層會議以來,交通運輸部、四省(自治區)黨委政府更加重視珠江水運發展,部、省領導親臨一線開展專題調研,親自推動珠江水運重點難點問題解決,珠江水運發展翻開了嶄新篇章。
一是珠江水運發展步伐明顯加快。2016年,珠江水系完成內河貨運量8.3億噸,同比增長6%,其中集裝箱運輸量達到1377萬TEU,港口完成吞吐量6.1億噸。預計2017年珠江水系內河貨運量將突破9億噸,珠江作為我國第二黃金水道的強勁發展勢頭日益顯現。
與此同時,港口、航道、樞紐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2016年,珠江水系完成水運基本建設投資73.6億元,同比增長44.5%,預計今年將達到80億元。珠江水系內河通航里程達1.55萬公里,內河港口泊位2166個,航運企業677家,運輸船舶16264艘,貨運船舶平均噸位超1000噸,珠江水運建設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為沿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是珠江水運轉型升級初見成效。一年來,珠江水系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深入推進水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補齊水運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高航道技術等級,促進港口資源整合;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和航運信息化;加快推進江海聯運和江海直達運輸,促進大宗貨物陸轉水運輸。
三是珠江水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進一步推進。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楊傳堂書記和李小鵬部長分別到珠江一線就珠江水運改革發展等問題進行調研,提出推進珠江水運體制改革等6項要求和8項任務。一年來,珠江航務管理局積極配合交通運輸部有關司局,與省(自治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密切溝通,深入開展珠江航道管理事權改革研究工作。有關建議方案將按照程序征求各省(自治區)意見。
雖然珠江水運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水運優勢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仍存在著規劃編制不科學、項目建設不同步、上游關鍵節點不通、運力結構不合理、上下游發展不協調、港口資源整合不充分、信息化建設不到位、建管養資金保障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這都需要在全面建設珠江黃金水道的過程中予以解決。
對珠江水運科學發展的進一步思考
一是堅持統籌規劃謀發展。珠江是我國華南和西南地區重要的水上運輸大通道,是我國西南內陸地區與粵港澳地區經濟互補、協調發展的重要紐帶。加快珠江黃金水道建設,對于服務“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部署和沿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完善和落實珠江水運發展規劃,統籌各種運輸方式間的協調發展,形成推進珠江黃金水道建設發展的合力。
二是堅持不遺余力通上游。加快紅水河龍灘水電站和右江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建設,打通西南地區珠江水運出海通道,是云貴地區融入“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需要。我們將繼續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協調,做好相關航運規劃調整和船型優化研究,力爭龍灘和百色通航設施在“十三五”期按照通航1000噸級船舶的標準開工建設。
三是堅持實實在在補短板。珠江水運歷史悠久,欠賬多、短板多。我們將按照交通運輸部和四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若干意見》《規劃綱要》和《行動計劃》等要求,加快高等級航道建設,優化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加快開發重要支流航道,全面提升西江航運干線通過能力,實施通航建筑物升級改造和橋梁改造工程,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
四是堅持完善機制強協調。建立珠江水運發展高層協調機制是四省(自治區)政府的英明決策,是珠江水運在創新、協調、綠色、數字、平安等五大方面趕超長江的關鍵之舉。衷心希望各位領導一如既往地支持、關心高層協調機制建設,我們將在交通運輸部和省(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省(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泛珠辦的指導下,勤奮工作,推動珠江水運發展重大問題的協調解決,讓高層機制發揮關鍵作用。
五是堅持凝聚共識促改革。推進珠江航運體制改革是系統解決制約珠江水運發展重難點問題、發揮黃金水道作用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凝聚改革正能量,支持改革、順應改革,努力走出一條符合珠江水運發展實際的改革新路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