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坤
摘要:介紹了狂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特征,提出了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犬;貓;狂犬病;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10-0023-02
狂犬病是危害家畜及人的一種主要傳染病,它是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的、造成溫血動物發生中樞神經病變的高致死性、接觸性、急性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是由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狂犬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2008年以來,在彌勒市發生33例狂犬病發病者死亡的現象。通過對狂犬病病因的分析,進一步提出了相關的防控措施。
1 流行特點
人和溫血動物對狂犬病毒都有易感性,犬科、貓科動物最易感。發病動物和帶毒動物是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這些動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該病主要通過咬傷、抓傷而感染,動物亦可通過皮膚或黏膜損傷處接觸發病或帶毒動物的唾液感染。潛伏期一般為6個月,短的為10 d,長的可達1年以上。
2 臨床特征
特征為狂躁不安、意識紊亂,死亡率可達100%。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即狂暴型和麻痹型。貓一般呈狂暴型,癥狀與犬相似,但病程較短,出現癥狀后2~4 d死亡。在發病時常蜷縮在陰暗處,受刺激后攻擊其他貓、動物和人。其他動物如牛、羊、豬、馬等發生狂犬病時,多表現為興奮、性亢奮、流涎和具有攻擊性,最后麻痹衰竭致死。下面主要介紹犬患狂犬病的兩種類型。
2.1 狂暴型
狂暴型可分為前驅期、興奮期和麻痹期。
前驅期約為0.5~2.0 d。病犬精神沉郁,常躲在暗處,不愿和人接近或不聽呼喚,強迫牽引則咬畜主;食欲反常,喜吃異物,喉頭輕度麻痹,吞咽時頸部伸展;瞳孔散大,反射機能亢進,輕度刺激極易興奮,有時望空捕咬;性欲亢進,嗅舔自己或其他犬的性器官,唾液分泌逐漸增多,后軀軟弱。
興奮期約2~4 d。病犬高度興奮,表現狂暴并常攻擊人、動物,狂暴發作往往和沉郁交替出現。病犬疲勞時臥地不動,但不久又立起,表現一種特殊的斜視惶恐表情,當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時,狂亂攻擊,自咬四肢、尾及陰部等。隨病勢發展,陷于意識障礙,反射紊亂,狂咬;動物顯著消瘦,吠聲嘶啞,眼球凹陷,散瞳或縮瞳,下頜麻痹,流涎和夾尾等。
麻痹期約1~2 d。麻痹急劇發展,下頜下垂,舌脫出口外,流涎顯著,不久后軀及四肢麻痹,臥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樞麻痹或衰竭而死。
整個病程為6~8 d,少數病例可延長到10 d。
2.2 麻痹型
麻痹型興奮期很短或只有輕微興奮表現即轉入麻痹期。主要表現為喉頭、下頜、后軀麻痹,流涎、張口、吞咽困難和恐水等,經2~4 d死亡。
3 疫情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狂犬病臨床癥狀或檢測呈陽性結果的動物,應當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接到疫情報告并確認后,按《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上報。
4 疫情處置
4.1 疑似患病動物的處理
發現有興奮、狂暴、流涎、具有明顯攻擊性等典型癥狀的犬,應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撲殺。發現有被患狂犬病動物咬傷的動物,畜主應立即將其隔離,限制其移動。對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診斷確認的疑似患病動物,當地人民政府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對患病動物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做好技術指導,并按規定采樣、檢測,進行確診。
4.2 確診后疫情處理
確診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以下規定劃定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并向當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通報。當地人民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采取相應疫情處置措施。
4.2.1 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的劃分
(1)疫點。圈養動物疫點為患病動物所在的養殖場(戶);散養動物疫點為患病動物所在自然村(居民小區);在流通環節,疫點為患病動物所在的有關經營、暫時飼養或存放場所。
(2)疫區。疫點邊緣向外延伸3 km所在區域。疫區劃分時注意考慮當地的飼養環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脈等)。
(3)受威脅區。疫區邊緣向外延伸5 km所在區域。
4.2.2 采取措施 撲殺疫點患病動物和被患病動物咬傷的其他動物,并對撲殺和發病死亡的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所有犬、貓進行一次狂犬病緊急強化免疫,并限制其流動;對污染的用具、籠具、場所等全面消毒。對疫區進行封鎖,限制犬類動物活動,并采取相應的疫情撲滅措施。
4.2.3 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的撤銷 所有患病動物被撲殺并做無害化處理后,對疫點內易感動物連續觀察30 d以上,沒有新發病例;疫情監測為陰性;按規定對疫點、疫區進行了消毒。符合以上條件,由原劃定機關撤銷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要繼續對該地區進行定期疫情監測。
5 預防與控制
5.1 犬的免疫
對所有犬實行強制性免疫。對幼犬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要求及時進行初免,以后所有的犬每年用弱毒疫苗加強免疫一次。采用其他疫苗免疫的,按疫苗說明書進行。其他動物的免疫可根據當地疫情,根據需要進行免疫。
5.2 疫情監測
每年對老疫區和其他重點區域的犬進行1~2次監測。采集犬的新鮮唾液,用RT-PCR方法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陽性時,再采樣送指定實驗室進行復核確診。
5.3 檢疫
在運輸或出售犬、貓前,畜主應向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對檢疫合格的犬、貓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在運輸或出售犬時,犬應具有狂犬病的免疫標識,畜主必須持有檢疫合格證明。
犬、貓應從非疫區引進。引進后,應至少隔離觀察30 d,發現異常要及時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