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紅
摘 要:英語課程改革的日漸深化,對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因此,文章作者站在客觀的角度,多角度、多層次探討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
關鍵詞:學生;主體;小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tǒng)“滿堂灌”式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客觀需求,師生角色顛倒,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課堂教學效率極低。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通過不同途徑采取有效的措施,優(yōu)化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在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與技能,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一、注重英語情景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借助師生、生生互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景,不要一味指責、批評學生在語法、詞匯等方面出的錯,要多肯定、多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積極、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在情景化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讓學生觀看相關圖片、視頻等,對新課題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圍繞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唱一些他們熟悉又感興趣的英文歌曲,可以選取一些大眾化的中文歌曲,將其翻譯成英文版。比如,在學習“animals”后,教師可以將《兩只老虎》這首兒歌翻譯成英文版的《Two Tigers》,寫在黑板上或者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巧妙地融合到課堂教學中,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唱這首英語兒歌,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培養(yǎng)其語感,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到實處,促使他們在學習英語課程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健康成長。
二、注重游戲式教學,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喜歡游戲是小學生的顯著特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利用這點,根據英語課程內容,開展一些相關的英語游戲,借助游戲式教學,充分展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6 “Colors”中,教學“red,yellow,green,orange,black,white,pink,blue”這幾個表示顏色的單詞時,我運用了“A magic show”的游戲進行導入。我喬裝打扮成魔術師出現在課堂,學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我先變出一張白紙問:“What color is it?”學生根據顏色回答:“Its white .”然后我略施小計變出其他顏色的紙,學生根據顏色分別給出答案:“Its red/blue... Its pink and orange/black and white...”當學生了解規(guī)則后,可讓學生來當“小魔術師”,我在一旁協(xié)助。有趣的游戲能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感受成功。
三、借助質疑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效改變傳統(tǒng)“question and answer”的教學模式,采用“conversation”的教學模式,以質疑式教學模式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發(fā)散思維,引導他們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不斷探索,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機會。以“現在進行時”為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畫,比如,圖畫中Mike和 Helen在幫助父母打掃衛(wèi)生,而他們的爸爸在室外刷車,媽媽在廚房做飯。教師可以用PPT將圖畫中爸爸媽媽的場景遮住,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What are their parents doing ?”借助這一問題,促使學生產生質疑,相互討論、交流,借助師生、生生互動,引導他們猜想,層層遞進,讓學生在觀看這幅圖畫的過程中,全面、準確理解“現在進行時”這一重要的語法知識點,學會用這一時態(tài)進行表達,準確掌握重要的句型結構與其適合的使用場合,在學會靈活應用語言的同時,為學生后續(xù)英語學習做好鋪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四、利用討論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整合型思維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必需意識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要巧妙利用討論式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整合型思維。以“家庭成員詞匯或用語教學”為例,在復習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相互探討,多鼓勵班級學生勇于發(fā)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情況,引導他們有效復習已學過的詞匯,還能將零散的知識融合起來,注重相關知識點的前后聯(lián)系,構建全新的英語知識結構體系,培養(yǎng)其綜合素養(yǎng)。又如,在語音教學中,在學習“cap”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字母互換方法,讓學生相互探討,看看能改變哪些字母,成為新的單詞,如可將“p”換成“t”,這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單詞,不斷擴充其詞匯量,提高其拼讀能力與整合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意識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必須與時俱進,樹立生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借助討論式教學、情境化教學、游戲式教學等,多角度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加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構建高效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認真學習課程知識,為其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