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玉敏
摘 要 初中語文教學人員應及時轉變傳統(tǒng)觀念,采用有效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尊重其主體地位,合理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其全面平衡發(fā)展奠定基礎。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大致可歸為以下幾類。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1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融洽、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基礎。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加其對教師的信任度,從而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第一步。其次,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通過進行一些相關的小游戲或活動來幫助學生盡快融入教學氛圍。比如,教師可通過播放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錄音或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或主旨思想,降低知識難度。一方面,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其更快地理解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又活躍了課堂氛圍,實現教學互動的良性循環(huán)。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俗語云:態(tài)度決定一切!認真的態(tài)度是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的。所以要做好閱讀教學工作還必須要注意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個良好的習慣是從生活、學習中的點滴小事進行培養(yǎng)的,一旦學生具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就能夠將這業(yè)已形成的良好習慣在無意識地狀態(tài)下帶入閱讀學習之中。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完成有關的閱讀學習,提升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定要注意從細處入手,從細處切入,從點滴小事做起。例如:
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一些生字、生詞,很多學生要么是跳過,要么是似是而非地進行了解。但是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就是這些生字、生詞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和閱讀的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平時的閱讀之中學生一旦遇到生字、生詞就要及時翻閱字典將不懂的問題搞清楚。如在對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進行閱讀時,學生很有可能會遇到“響晴”、“鑲”、“貯蓄”等生字、生詞。而學生只有將這些生字、詞的含義搞懂了,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課文。
所以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對學生今后的閱讀提升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3加強學生的主題地位
在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程度是衡量一門課程教學效率的高低是最為直接也是最主要的標準。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則意味著教師應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大化,注重對其獨立思考能力、發(fā)散性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可通過靈活設計教學方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方案設計的個性化。比如教學內容為小說時,教師可將教學內容的重點放在小說基本要素以及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教學上;而教學內容為詩歌時,教學重點內容則為學生進行詩歌朗誦的教學上,讓學生通過朗誦深入體會其中的感情基調、是人情感的變化等;而教學內容為散文時,則應將重點放在文中某些物象的分析與探究上。總之,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重點進行適當調整,并在此基礎上靈活設計教學方案,為教學效率的提高打好基礎。
4注重人文性教學
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分數過于強調,導致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于將生字、生詞、句子從文章中分解出來進行單純的語法講解,對概括性和理解性教學比較重視,導致文章整體性被破壞,語文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降;(2)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將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單純視為思想品德教育,將思想道德觀念強行灌輸給學生,而忽視了對其感情的關注;(3)在人文教學中,教師對文章本身的思想意境過于重視,而與現實生活與文章原本所想表達的思想相脫離,導致教學思路整體發(fā)生偏離。為避免出現以上問題,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以語言思想文化作為起點,將人文性貫穿于教學中,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中所抒發(fā)的真實感情。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其明確學習目標,開展學習討論活動,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發(fā)掘自身學習語文的潛能,從而形成適合自身的個性化學習方式,以達到激發(fā)其學習語文的興趣,最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5教學方式多元化
教學方式應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徹底改變原來單一乏味的初中語文教學方式,代之以多元化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課堂積極發(fā)言、參與討論,增強其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可采取小組合作方式,讓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進行探討、分析、總結,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幫助其對知識及時加以理解、吸收。
總之,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教學人員就必須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的主體性地位;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思路;注重對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鼓勵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注重情感教學與人文性教學,為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貢獻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