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忠
摘 要 本文對賽艇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特點及原因進行探析。選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間36例進行日常訓練的賽艇運動員作為此次探析的主體部分。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引證法和專家咨詢法對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特點和原因進行分析。調查結果顯示賽艇運動員的受傷原因主要集中在針對性訓練與運動素質提升中,分別占總受傷原因的58.33%與47.22%。受傷后大部分賽艇運動員的傷后出勤率維持在80%,13.89%的賽艇運動員因受傷不能參與正常的訓練。賽艇運動員創傷主要分布在身體韌帶組織以及肌肉組織上,身體韌帶組織損傷占總人數的77.78%,肌肉組織損傷占總人數的72.22%。損傷后賽艇運動員患腰肌勞損的概率為86.11%,為賽艇運動員的主要損傷后病癥。另外患膝關節損傷的賽艇運動員占總數的47.22%,亦屬于多發病癥。由此表明賽艇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主要產生在針對性訓練上,通過對賽艇運動員的創傷原因情況進行統計規劃出適合賽艇運動員的運動方案,規避受傷風險,安全提升賽艇運動員整體素質。
關鍵詞 賽艇運動員 損傷特點 損傷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R873 文獻標識碼:A
對于運動員來說,健康的身體是參加各個項目比賽和訓練的關鍵。賽艇項目作為運動項目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高風險和高運動量的特點。賽艇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不僅會對運動員自身產生不可逆的影響,還會影響到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和在比賽中發揮自身水平的能力,嚴重者還能影響到運動員的從業壽命。在現代,運動員的運動損傷與傳統損傷相比又出現了新的損傷特點,損傷原因的變化與賽艇運動的賽制改革有關。賽艇運動本身屬于高強度體能項目,平時的日常訓練和比賽時所需要的爆發力對運動員要求極高,影響著運動員的肌肉功能以及心肺呼吸水平。為防止損傷對賽艇運動員造成的不利影響,本文選取36例進行日常訓練的賽艇運動員作為整體調查對象,現對賽艇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的特點和原因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調查資料
選取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間36例進行日常訓練的賽艇運動員作為此次探析的主體部分。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16-29歲,平均年齡(21.14€?.49)歲;從業時間2-10年,平均從業時間(6.12€?.91)年;其中公開級重量16例,輕量級重量20例;大學學歷16例,大專學歷10例;高中學歷7例;初中學歷3例;國家一級運動員16例,國家二級運動員20例。
2方法
2.1問卷調查法
調查組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讓被調查的運動員進行調查問卷的填寫,問卷內容包括運動員自身存在的運動損傷,運動損傷的致傷原因以及運動損傷對日常訓練生活的影響。統計結束后由調查小組進行數據整理。
2.2文獻引證法
調查組通過網上查閱運動損傷原因資料,去圖書館查閱運動員訓練和比賽途中致傷的相關案例,以便于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更好的分析。
2.3專家咨詢法
在對運動員的調查問卷進行初步整理后帶著問卷去當地體育局和醫院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向其咨詢運動損傷的影響以及防治措施,爭取在對運動損傷原因和特點進行初步縝密的分析探究后提出有建設性的防范方法。
2.4觀察指標
統計運動員的受傷原因、受傷后影響、創傷分布情況以及創傷后患病情況。
2.5統計學方法
本次結果采用SPSS21.0記錄,均差表示計量資料t實施數據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x2實施數據檢驗,結果顯示P<0.05表示差異明顯。
3結果
3.1賽艇運動員受傷原因統計
經過統計后發現賽艇運動員的受傷原因主要集中在針對性訓練與運動素質提升中,分別占總受傷原因的58.33%與47.22%。
3.2賽艇運動員受傷后影響情況統計
經過統計后得出在受傷后大部分賽艇運動員的傷后出勤率維持在80%,13.89%的賽艇運動員因受傷不能參與正常的訓練。
3.3 賽艇運動員創傷分布情況統計
表中數據體現出賽艇運動員創傷主要分布在身體韌帶組織以及肌肉組織上,身體韌帶組織損傷占總人數的77.78%,肌肉組織損傷占總人數的72.22%。
3.4 賽艇運動員創傷后患病情況統計
經過統計發現損傷后賽艇運動員患腰肌勞損的概率為86.11%,為賽艇運動員的主要損傷后病癥。另外患膝關節損傷的賽艇運動員占47.22%,亦屬于多發病癥。
4討論與分析
賽艇運動員的賽艇運動主要以賽艇為依托,通過對賽艇的掌控進行競技比賽。在比賽的整個過程中需要賽艇運動員對肌肉組織的強控制性。在進行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主要包括拉槳和推槳兩方面的動作。在進行拉槳的動作時需要運動員進行上肢的彎曲,下肢和軀干前伸和后傾,才能完成整個拉槳動作。而推槳動作則需要運動員上肢的抻直,軀干后傾下肢彎曲。每一次的掄槳滑動都需要一個拉槳動作和一個推槳動作,在比賽的沖刺階段則需要高頻率的掄槳滑動,這對肌肉的爆發性和力度有極高的要求,縱使沒有田徑跳高運動員的運動激烈性,但需要長久的耐力和力度,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
4.1運動員腰部損傷及其分析
從本文的運動員創傷后患病情況來看,腰部疾病在賽艇運動員損傷后疾病的占比較高。在通過對專家的一對一咨詢與查閱相關文獻后得出,其患病的主要原因為在整個賽艇運功過程中包含拉槳和推槳兩個主要動作,運動員在拉槳和推槳的兩個過程中腰部承受著身體和船槳帶來的拉應力,從而對腰部肌肉的符合增大。運動員在賽艇運動中的主要姿勢為坐位,坐位對人的腰部的力度負荷能力要求要大于人的站立位,所以通過兩方面的加壓,賽艇運動員的腰部承受著過大的壓力,在整個賽艇運動中由于劃槳時需要極強的肌肉控制力和沖刺階段的爆發力,所以造成了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腰部肌肉疲勞,起先造成的是賽艇運動的腰痛,若不通過及時的放松治療就會造成后期的腰肌勞損病癥,與之并發而來的就是運動員的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癥。
4.2運動員的膝關節損傷及其分析
與腰部損傷造成的原因類似,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賽艇運動員的高頻度和強度應用引發的。拉槳和推槳的整個過程需要腿部肌肉和關節的高度配合。在整個掄槳的過程膝關節需要承受一整段的屈伸,而且需要承受拉槳和推槳時的反方向力度,這就對關節的損傷更大。在運動員膝關節損傷后應該進行及時的休息,以免發生更大的損傷問題,影響到后續的運動生涯。在損傷發生后應該及時進行冰敷處理,固定運動員的受傷位置,在運動員恢復期間應該加強對周圍肌肉的鍛煉,以此預防下一次的損傷發生。
參考資料
[1] 孫文濤.淺談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運動損傷[J].科技視界,2015(21):172-172.
[2] 唐金樹,李君,徐成峰等.奧運水上項目優秀運動員傷病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 2015(12):973-977.
[3] 谷菁菁.賽艇運動員創傷調查與分析[J]. 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4):00006-00006.
[4] 張雙雙.賽艇運動員腰痛機制進展[J].體育科研,2015,36(6):93-96.
[5] 豐艷,于金鳳.賽艇運動員專項體能研究進展[J].運動, 2015(12):31-32.
[6] 趙永剛.試論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有氧訓練[J].科教文匯,2015(30):77-78.
[7] 孫齊.淺析賽艇訓練中的力量訓練方法[J].祖國,2017(10):69-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