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楠
【摘 要】機電運輸是煤礦生產的重要環節,確保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運轉一直是煤礦生產管理的重點。而煤礦管理中雖然對機電運輸投入了足夠的重視,加強了對設備的管理維護,更新改造了部分礦井設備,但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率占到了煤礦事故的30%~40%,而大部分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是由管理的不到位引起的。造成這一局面出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煤礦企業應從管理理念與技術層面入手,采取綜合性的管理手段,確保礦井機電運輸的安全進行。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問題
導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煤礦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也逐漸提高,這一方面提高了煤礦生產尤其是井下采掘作業的效率,但同時也對機電運輸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因為機電運輸環節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這不僅給設備安全帶來了威脅,還可能釀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事故。近年來,我國普遍加強了對煤礦生產的安全管理,尤其提高了對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重視,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國在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中還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需要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
一、煤礦機電運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人員業務素質及安全意識不足
煤礦機電運輸設備往往會長時間不間斷地工作,因此需要在使用中正確操作,而由于一些特種作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安全意識淡薄,使得違章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給機電事故的發生埋下巨大隱患。同時,礦井井下環境較為惡劣,機電運輸設備需要及時進行維修養護,但一些作業人員安全生產知識缺乏,在維護工作中不按規范進行,造成機電運輸設備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嚴重的機電事故。
(二)機電運輸監察力度不夠
安全檢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機電運輸設備的安全運行,但煤礦實際機電運輸監察力度卻遠達不到預期要求。專業的檢查隊伍只能臨時對礦井機電運輸進行抽查,不能對礦井機電運輸進行系統、長期的檢查,使得礦井實際機電監察的力度與深度有欠缺。除此之外,礦井現行檢查執行標準亦有所不足,存在一些模糊監察界限,這會成為監察與工作人員忽視的環節。
(三)特種作業人員調動過于頻繁
頻繁調換特種作業人員的崗位,給安全埋下隱患。特種崗位人員大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專業人員,對他們的崗位不宜隨意變動。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企業領導卻不去考慮特種工作人員的學識水平,不講究用人策略,隨意調換特種作業人員的工作崗位,再加之一些技術人員不鉆研業務,使得違章操作的現象頻頻發生,給煤礦正常生產帶來了安全隱患。
(四)煤礦機電運輸設備老化
國內多數煤礦已經開采了幾十年,煤礦機電運輸設備普遍存在老化、混雜、帶病運行的情況。部分設備雖進行了更新改造,但大部分設備老化現象嚴重,加之井下環境條件惡劣與缺乏有效的管理維護,使得井下機電運輸設備存在安全隱患。隨著煤礦機電運輸設備技術性能下降,其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生產開采的需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制約礦井發展的重要因素。
(五)煤礦運輸系統不完善
煤礦運輸系統較為龐大,需要投入足夠的人力與物力進行管理與維護。以往煤礦管理過度追求產能,對運輸設施投入不足,而隨著煤炭形式急轉直下,縮減煤礦生產成本已經成為了煤礦企業生存的主要方式,這勢必減少對運輸系統的資金投入。得不到足夠的資金支持,機電運輸設備不能及時更新改造,煤礦在運輸管理與員工工作方面勢必大打折扣,運輸設施建設不合格與違章操作現象出現頻率將會增加。
二、解決對策探討
(一)提高作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安全意識
對于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來說,首先,要加強對作業人員專業技能的考核,對于不能正確操作機電運輸設備的人員要進行培訓,只有專業技能考核通過的人員才允許上崗工作;其次,對于一些新型設備的操作使用而言,煤礦企業也應該對作業人員進行系統的技術培訓,使他們在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的同時,也能夠熟練掌握新設備和新技術;最后,煤礦企業可以結合以往發生的一些機電運輸安全事故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提高他們對安全操作程序的重視程度。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中,還應注重相關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為具體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充分依據。具體而言,需要煤礦企業結合自己的實際生產狀況,尤其是抓住自身在機電運輸環節中的安全薄弱點,制定切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此外,除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之外,還必須加強對制度的貫徹落實,要避免所建制度僅僅停留在形式層面。
(三)提升機電運輸設備的可靠性與先進性
煤礦企業應做好對機電運輸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具體而言,需要加強對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工作,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要及時安排維修人員進行處理,而對于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的設備也要及時進行更新改造和換代升級。此外,隨著機電技術的發展,機電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將更先進的機電設備運用到煤礦的運輸系統中,可以在提高煤礦機電運輸系統技術水平的同時,也同步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四)加大對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
煤礦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提高自身在機電運輸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對于機電運輸系統工作良好的煤礦企業,可以只稍微加強在設備維護管理方面的投入;而對于機電運輸系統已經不能保障實際操作安全的企業,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通過對系統進行更新改造等方式來提升機電運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加強礦井質量的標準化
礦井質量標準化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前提條件。只有實現標準化,才能實現統一管理,使煤礦的生產形成一定范式,避免隨意生產帶來的混亂與安全隱患。實現標準化有利于和國際接軌,緊跟設備發展的步伐,加快技術更新。礦井質量標準化的落實,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生產效實現到多倍的提高。將礦井質量標準化當做一項長期工作來抓,并由靜態達標轉向動態達標,提高對生產過程的重視度,實現生產全過程的安全達標。
三、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升與我國煤炭事業的飛速發展,煤礦機電運輸最為現代煤礦中的一種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遍布于礦井生產中的每一個角落。煤礦機電運輸事業的好壞直接的影響了整個煤炭生產的安全和最終結果,雖然當前煤礦生產過程中仍然存在有一些安全問題,但是只要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認真的分析出事故產生的原因,不斷的加強員工的安全素質教育與安全法律知識,不斷的加大公司對于煤礦機電運輸事業的資金投入與技術投入,降低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頻率。
參考文獻:
[1]陳學才.機電設備管理在煤礦生產中的運用[J].經營管理者,2010,(17).
[2]鄭元漢.煤礦平巷運輸隱患診斷及排查[J].電子制作,2013,(6).
[3]墨瑋.淺談制約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的因素及預防措施[J].硅谷,20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