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8~23日,第10屆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以下簡稱“上青賽”)全國總決賽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上海、北京、浙江、江西等20多個省市分賽區的906名選手參加了總決賽,角逐特等獎和年度評委會大獎。8月22日,伴隨著伊恩·霍布森、白瑞·施奈德、巴魯赫·梅爾等外籍鋼琴家和歷屆優秀獲獎選手優美動聽的鋼琴音樂表演,大賽獲獎選手頒獎音樂會暨閉幕式在上海落幕。
精彩紛呈,頒獎晚會
上青賽成立于2008年,由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攜手數十位國內著名鋼琴家在上海聯合發起創辦。10年來,上青賽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賽區覆蓋大半個中國、在業界頗具影響力的優質比賽。
比賽勝似音樂節
本次大賽由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朱雅芬擔任評委會主席,來自中國、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國的著名鋼琴家、教育家在評委席中一一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比賽期間,評委們除擔任評選工作外,還開堂授課、舉辦音樂會、做嘉賓助演等,極大地豐富了賽事內容。
郎朗的老師朱雅芬、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終身教授白瑞·施奈德、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鋼琴系教授巴魯赫·梅爾等親臨現場授課,選手們現場聆聽鋼琴家的指導。期間,《黃河》鋼琴協奏曲的主創儲望華教授與大家分享了他的創作心路歷程,朱雅芬教授指導了正確的指尖發力方法,意大利鋼琴家亞歷山大·賽達爾舉行了鋼琴獨奏音樂會……
“這已經不僅僅是一項賽事,更像是一個鋼琴音樂節。”朱雅芬教授將上青賽定義為一個琴童的鋼琴盛宴,這場比賽將這些喜愛鋼琴的孩子匯聚在一起,為他們搭建了一個客觀了解世界的平臺。
“為了音樂而學音樂。”福建藝術職業學院鋼琴系教授朱一平說,“上青賽強調音樂往心里走,而不是手指上的技術,喚起了每個人對于音樂的感受,用藝術的眼光看世界。”
鋼琴教育任重道遠
近年來我國鋼琴教育水平發展迅速,從中國走出了不少世界級的鋼琴演奏大師,在國際賽場上也活躍著中國人的身影。“可以說,目前中國的鋼琴教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這僅僅代表處于金字塔尖的人。”本屆大賽藝術顧問唐哲教授說,“作為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中國的鋼琴教育依舊任重道遠,面臨著地區發展不平衡,師資水平層次不齊等問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提升全國范圍內不同層次的老師的水平。”唐哲教授認為,對于廣大的鋼琴教師而言,只在自己的琴房里授課是無法與外界接軌的,而應該不停地尋求學習的機會,從自己的琴房里“走出來”,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比賽和音樂會,來促進學術交流,增進知識流動。只有普遍提升全國范圍內鋼琴老師的水平才能真正帶動整個鋼琴教育的發展。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比賽促進國內不同地區間、國內與國際間的音樂藝術溝通,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感情交流的藝術方式,我們提倡更多層面更多層次的藝術交流,從而帶動國家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唐哲教授說。
提供平臺,關注琴童成長
大賽組委會主任陸海軍強調,十年的快速發展與大賽成立的初衷密不可分,“我們不僅是要通過比賽發現優秀的鋼琴演奏人才,更重要的是要為年輕人提供一個切磋學習、共同成長的平臺。我們希望讓國內優秀的鋼琴學子有機會接觸國際鋼琴界的最新學術動態,為他們走出國門,走上更高的舞臺做鋪墊。”陸海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