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光
【摘 要】隨著工程機械的自動化、科技化程度越來越高,也使工程機械故障排除的難度越來越大,不僅影響到工程建設,也嚴重影響著企業的形象。雖然造成設備發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但維護保養工作不到位,致使工程機械的使用性能逐漸下降等,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因而,工程管理人員應當重視加強工程機械的維護保養,以此延長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機械設備維護保養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機械;設備;維護;保養
1.加強工程機械維護保養的必要性
(1)工程機械是保障工程建設正常進行的基礎。近年來,人們對工程建設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保證施工,提高工程質量,越來越多的新型工程機械被研發出來。這些設備一旦在運行過程中,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干擾,產生運行故障就會影響到整個工程建設,這對于控制工程建設進度、成本十分不利。因而,在日常管理中,必須加大工程機械的維護保養力度,將故障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最終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
(2)工程機械購進成本較高。無論是在多大規模的工程建設中,都需要購進、租賃一些工程機械設備,尤其是一些新型工程機械,這些設備的成本非常高。如果出現工程機械故障則會給企業造成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因而,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工程機械投入成本,企業要加強工程機械的日常維護保養,從而使機械設備的利用率達到最高。
2.加強工程機械的維護與管理
2.1做好工程機械的科學維護工作
(1)應當加強工程機械的日常檢查。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規定每天定時進行工程機械的檢查,確認其是否存在故障隱患。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既可以使用儀器進行檢查,也可以用人體感官進行判斷。如可以聽聲音,確保機械無異常。相比于使用儀器,利用人體感官更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足夠的工作經驗。
(2)日常檢查中的4點工作:①查看機械設備是否整潔。②查看制動器的性能是否正常,若已失靈要馬上修復。③查看各相接部位的螺栓是否有松動問題,若是有松動或脫掉要馬上加固和補添。④查看各潤滑機件的部位是否潤滑正常,若是發現問題應馬上解決。也就是說,工作人員應當依據工程機械結構進行合理檢查,確保各部分功能的正常。
2.2完善工程機械維護管理制度
(1)完善工程機械管理機構。通過落實管理人員責任制,來加大工程機械的維護管理力度。例如,成立工程機械管理小組,由組長負責對所有工程機械進行管理,負責檢查監督維護人員是否按規程對工程機械進行日常維護與保養。同時按照工程機械數量、類型進行維護人員的分工,確保做到責任到人。
(2)建立和完善工程機械維護制度,制定有效的維護技術。例如,針對工程機械的故障程度制定出相關維護方法,如果需要大修,不僅要進行報備,還要按照大修技術要求進行科學維護。又如,要明確責任分工,無論是使用、維護、出庫等工作,都要按照規定進行。此外,還應建立完善的獎罰制度,最大程度地提高維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積極性,保證工程機械的維護效率。在維護管理制度中要明確日常檢查、定期檢查的方式、標準,以便工作人員能夠按照制度開展維護工作。
3.工程機械的保養要求
3.1重視工程機械的三級保養制度
由于工程機械的運行環境較為惡劣,而做好保養工作就是采用一定的保證措施,以確保工程機械在較長時間內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從而提高工程機械的使用性能。三級保養制是早期比較完善的機械設備保養制度,包括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和三級保養,是當前得到行業普遍認可的保養制度。
(1)一級保養,主要是指在例行保養工作的基礎上,加強潤滑、緊固、清潔以及各部位檢查工作。通常情況下一級保養主要由操作人員來完成。
(2)二級保養,主要是以檢查、調整為主。重點檢查離合器、液壓系統、傳動結構等重要組成系統,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排除故障,保證機械各部件的良好使用性能。二級保養主要由機械操作人員和維修工共同協作完成。
(3)三級保養,其工作重點在于檢測、故障隱患排除等。主要是對有可能出現故障隱患的機械部件進行診斷、檢測。三級保養主要由是高水平的技術保修人員借助先進的檢測儀器完成。企業在制定完善的保養制度時還應當將日常保養工作納入其中,并明確工作標準。一般情況下,工程機械的日常保養包括清潔、整齊、潤滑、安全4個方面。其中清潔是指要確保機械設備各零部件、各部位無油污、無雜物等,并確保無松動、漏氣、漏油等現象。整齊是指有關機械設備的各種工具、工件、附件等都應當放置在規定的區域內,同時保證線路、管道等布局合理,不雜亂。潤滑是指機械設備要定期換油,無斷油、干摩等現象,最重要的是保證油質合格,油槍、油杯、油氈等清潔、無雜物。安全是指在機械設備維護過程中,要按照相關標準做好安全工作,不發生超負荷或過負荷運行等問題。只有這樣確定和完善的保養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工程機械的維護保養工作質量。
3.2規范保養工作
工程機械的種類較多,不同類型的工程機械保養方式也有所不同。因而在工程機械保養工作中,企業應當制定統一的保養工作制度與方法,特別要明確不同機械的保養細節中的工作內容,從而確保工作人員能夠規范開展機械保養工作。例如,根據不同機械設備的保養項目、內容和要求,編制相應的技術保養表格,以便于進行保養、記錄和建立相應檔案,為以后保養和判斷機械狀況及維修等,提供可靠依據。
為保證保養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應配備齊全的輔助機械。在完成技術編制、準備工作后,企業要明晰各種機械設備的保養方法。例如,對于需要長期存放的發動機來說,在保養時應做好3點工作:①放掉發動機內的冷卻水。②在停機期間應每月啟動一次發動機,使機械作短距離行駛,使各零件潤滑處建立新的油膜,防止生銹。應注意,在啟動前應注滿冷卻水,結束時應放盡冷卻水。③燃油箱應加滿柴油,避免燃油箱生銹。如條件允許還應加入防腐劑等。
4.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工程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對于整個工程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當前形勢下,工程機械管理人員應從制度、技術、人員等多方面入手,加強工程機械的維護與制度的建立。同時,企業還應當結合工程機械發展狀況,要更加重視和采用新技術、新方法,來不斷創新工程機械的維護與保養方法,既為提高工程建設的硬件設施,也可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高鑫,董理.論工程機械設備維護保養[J].南方農機,2014(6):33-35.
[2]王松.工程機械的維護保養策略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5(2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