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生
【摘 要】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土建工程的基礎技術保障,混凝土是眾多建筑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工程的質量有混凝土施工技術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為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須嚴格按標準要求來施工。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土建;混凝土;施工;技術
一、土建混凝土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
(一)麻面
在土建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若不注重混凝土結構細節方面的施工工作,極易導致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缺漿或凸凹坑等現象,這些是混凝土麻面的主要表現形式。對于混凝土麻面的現象,雖然不會對土建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造成較大影響,但會嚴重影響土建工程的整體建設美觀。因此,對這一現象也需引起足夠重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該現象發生。
(二)裂縫
混凝土裂縫的出現會對整個土建工程的建設質量造成較大影響,而造成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1)由于溫度變化而產生的裂縫。主要體現在混凝土結構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導致其結構變形較為嚴重而出現裂縫,并在溫度變化的影響下,混凝土外部己有的裂縫會在應力集巾的情況不斷地惡化,進一步加深己有裂縫,溫度裂縫的產生往往不易被施工人員發現,因為其主要出現于施工的早期,并且溫度差造成的裂縫通常比較小,人們一般只有在拆模之后才發現。(2)由于混凝土發生收縮而產生的裂縫。收縮性質的混凝土裂縫是在澆筑過程中產生的,此過程中混凝土的體積因土建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會在散熱后逐漸硬化而出現裂縫,并且其收縮效果越明顯裂縫就會越大。
(三)按時露筋
露筋也是土建工程建設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現代土建工程的建設,越來越注重將鋼筋與混凝土結構進行有效結合,利用混凝土較強的粘合性來對鋼筋布局進行穩固,并且還能對其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露筋現象的發生,不僅會導致土建工程的鋼結構整體穩定性受到影響,更為嚴重的是會導致鋼筋遭受腐蝕等侵害,不利于土建工程的長久使用。
二、土建中混凝土施工的技術措施
(一)加強對原材料的拉制
材料包括了許多因素,主要是對水、水泥質量、骨料質量的控制,相對應的規則有骨料料場規劃原則、骨料的高質量要求。
1.水質量控制。
只有被正常引用的水才可用來攪拌混凝土和水泥。有些特殊建筑材質,如鋼筋混凝土就不可使用海水,且使用的水絕對不可以含有具有硬化性的物質和其他的酸類、鹽類雜質等。
2水泥質量。
水泥的種類非常多,混凝土施工者應謹慎選擇是該使用專用水泥還是通用水泥,具體情況具體選擇有利于水泥材質的節省和公司利潤的節省。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最好先使用己經拆開包裝的水泥,因為水泥容易被空氣中的水蒸氣給硬化,從而無法再利用,造成了材料浪費。各種類的水泥不能混合在一起裝放,購買時根據類型和生產日期等情況分類儲存。
3.骨料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最基本成分就是砂石骨料,混凝土的強度嚴格受骨料質量的影響,施工以前要對骨料進行嚴格挑選,作出統籌經濟和品質雙收的方案,最好的就是就地選擇,節省交通運輸費用。在符合系統設計施工的基礎之上還要留有一定的富余,除此之外,由于天然骨料的質量遠遠由于人工骨料,所以在選購骨料時注意人工骨料所占的比例。
(二)澆筑過程中有效控制其溫度
控制水泥的溫度在施工中是一個控制凝土裂縫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減小運輸距離、采用冷卻拌以及骨料的澆水冷卻等都對水泥的降溫有幫助,一旦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溫度差得到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內外部的應力作用對混凝土的影響將會大幅降低,而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的措施。
(三)混凝土振搗
在混凝土泵送過程中會存在傾斜的坡度,結合該坡度在澆筑帶前后中都設有振搗棒,同時在每一個振搗棒分辨處設置一個混凝土卸料點,混凝土斜面中部部位、鋼筋底層及坡腳,設立上述內容其目的在于混凝土卸料點處的振搗棒可以確保混凝土更順利地從面層鋼筋通過,然后再將其匯入至底層位置,處于中間位置的混振搗棒可改善混凝土的密實程度,底層振搗棒則可確保混凝土能夠順利地流至下層鋼筋部位。
(四)加強養護工作
為降低施工完畢的混凝土出現露筋和開裂的可能性,相關人員應科學的采取養護措施,在適當的時間對其進行保濕保溫工作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除此之外,還需關注混凝土內外的溫差問題,有效地養護措施有利于縮小中心溫度和表面溫度之間的差距。最后,還需對混凝土所處的溫度進行測量,為防止裂縫,應根據測得的溫度情況在混凝土表面蓋上適量的塑料片,控制其溫度的變化。
三、土建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混凝土建筑施工質量管理的機制
建筑單位應與混凝土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及企業的特點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建立一套合理科學及完善的質量管理機制,這樣不僅僅能夠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有效的管理,使得施工人員的技術特點得到真正的發揮,同時還能夠使得施工人員違規操作的概率降低,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從這一方面來說一套較為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機制能夠使得對混凝土施工過程隨時監控得意實現,同時也關系到整體工程質量。
(二)合理以及科學的混凝土配比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過程當中所使用的混凝土的配比應與施工要求及設計要求是相符合的,并且配合比也應合理的。在混凝土建筑相關標準的條件之下,施工人員要充分了解原料,經過取樣試驗后對配合比進行設計。另外,還應將設計出來的配比交給監理工程師進行審查,只有監理工程師審核通過以后,才可進行混凝土澆筑工序,同時監理工程師還應檢測骨料含水量,在混凝土施工時要使其滿足施工標準和設計要求,進而可使混凝土的強度有一個充足的保證。
(三)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控制并檢測
混凝土建筑施工當中所使用原材料的質量對于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具有直接的影響,為此對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原材料應進行嚴格的控制及檢測。為使施工過程中的原材料質量有一個充足的準備,在其進廠時,相關監理人員及質量檢測人員須依據相關質量標準,進行嚴格檢測。
(四)攪拌混凝土的技術要點
在混凝土攪拌前,按相關設計要求,施工監管人員應對各項材料的占取比例進行確定,檢測所有材料的含水率,只有達到了標準才可進行攪拌。在裝料時,對填裝順序也要科學合理的設計,攪拌時間須大于1min,使得所有材料攪拌充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土建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土建工程的建設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相應的施工單位,需要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得到了保障,才能為后續的土建工程的順利施工打好基礎。因此,作為相關的施工人員,需要努力掌握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要點,從而確保在實際的土建工程建設中能夠有效的保障其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最終促進我國土建工程建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衛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2(01):82~83.
[2]鄧超.對我國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地理,2014(22):74.
[3]翟海明.關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若干探討[J].新材料新裝飾,2014(11):179.
[4]崔世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7):3319.
[5]姚飛,陸俊亦.淺談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環球市場,2016(17):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