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向國
【摘 要】目前我國的建設工程的質量檢測模式在進一步慢慢地提高,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因素進而影響質量檢測。這些因素問題根本就沒有得到解決,為了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工程,這些問題必須馬上要得到解決,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為了加強建設工程檢測,也為了檢測出建設工程質量的虛假實驗報告以及各種假現象,要對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全過程監管模式進行了研究。要學會怎么應用,找出問題,并提出信息化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信息化監管;監管模式的研究
引言
現在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的檢測模式在漸漸地提高,我們要督促到質量檢測。建設工程的質量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而且還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建設工程的質量檢測數據的準確、真實,一定程度的直接影響到了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檢測和驗收,還關系到建筑工程的質量檢測安全。
1.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市場存在的問題
1.1缺乏法律規范
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混亂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些法律制度來規范工程質量檢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我國的建設業經營方式大多數以承包方式為主,這樣會導致監管力度不夠;建設的工程類型非常復雜,種類多;業務不穩定,工作人員變動大,使施工難度大。負責人和施工人時常變換,導致監管力度不能更好的實施,這就造成了建筑企業內部混亂的局面。
1.2監督手段單一
之前監督管理系統,都沒有科技手段去實施,監督手段比較單一。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總結起來就五個方面:即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質量監督是我國目前在質量監督上的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有時候只是企業內部自己檢測,并沒有一套完整的規定和標準。此外,建設工程中的質量監督單一化可能會導致監督和控制方面,嚴重影響了,建設工程的質量問題。
1.3施工過程質量檢測問題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因為施工過程中會存在很多問題:(1)結構可能不結實,存在裂縫(2)采用的技術措施不夠發達(3)施工中就已經存在了質量和技術的問題 (4)有可能是防水材料的問題(5)不能夠進行有效的監督所以建造后的房屋常常出現滲漏的現象,再加上現在施工企業不能夠進行有效的保養,滲漏工程更加的嚴峻,施工質量達不到國家驗收的標準。
1.4原材料問題
建設工程中,時常會出現問題,也許是原材料的問題,也許是質量的問題。施工隊對于施工材料把關的不嚴,不重視,這樣就會使許多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到施工現場,威脅到工程的質量,所以我們要在選材上由為注意。
1.5由于建設比較急,建設工期較短
建設城市道路一般都是由政府出資建設,建設道路又要排除對人民日常生活的干擾,所以我們對于施工的周期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的,建設工程只能提前準備,而不能往后拖,施工的單位呢?往往由于建設道路工期短,而不能很好的做好進度計劃,往往會出現缺乏周密性的問題。
2.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模式意義
2.1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政府監管體系和社會監控體系未能有效的結合起來,兩大體系不能有效溝通,不能共同享用有效的信息資源,缺乏相互之間的信任。這樣無法形成有力的監督工作有效性,也有少部分企業因為市場的壓力和利益的考慮,進而故意弄虛作假、偷工減料從而逃避監管。
2.2工程質量監督沿用傳統的監督模式
因為監督資源有限,如若平均使用的話,往往會導致監督力量不夠,對工程質量行為監督不嚴,對于那些重要的需要監管的工程質量監管力度不夠,對于整個地區的形勢不是很好,往往會使監督工作陷于困難中,這樣并不能充分體現建設工程的質量檢測。
2.3在社會建設監控體系中承擔重要角色的監理單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存在違規作用
例如都不能一級一級的去管理,有時候是跨一級去管理,有時候只是掛個牌去管理,打著監管的名號,卻不去身體力行的去實施。也存在弄虛作假,貪污的情況,與某些施工單位和檢測單位相互串通,在質量監測上弄虛作假,造成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缺失。
2.4 工程質量監督手段與方法落后
現在,我國工程質量的質量檢測總是處于被控制的狀態,而且工程質量的通病仍然存在,特別是往往由于某些混凝土的質量問題從而造成房租不結實,而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時常會有大事故的發生。之前的方法,只是用自己的感覺器官去感受,這往往不夠科學,無法檢測出工程質量的隱患和危害,嚴重影響了監督機構的信譽和形象。
3.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模式研究
3.1監督目標和內容
可以分為綜合性和非綜合性兩類。綜合性系統,往往包括市場管理和現場管理兩個方面,還包括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的工作行為記錄和考核等日常管理。非綜合性系統只是針對某些特定目標進行監管,內容就是相對比較單一的管理。
3.2系統運行形式。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
開放式系統的使用和操作都對被管理者進行監管,封閉式系統往往是從監督內部發展而來,某些元素會導致監督管理信息系統難以持續運行 。
3.3系統體系架構:集中式和分布式。
分布式系統體系架構則體現對于系統資源統一的規劃、屬地配置、分散管理,其實沒有必要建設集中數據中心,我們可以通過數據標準和通訊協議,來共同規范各地的信息管理系統,以確保能夠與省、市建立互相溝通的平臺。
集中式系統體系架構表現為對資源數據統一管理,各個地方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完成工程的監督管理信息系統。有名的例子:如河北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廣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管信息系統等。
4.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全過程信息化監管實現
依據現實需求的考慮,也為了使系統更加的簡潔明了,更為了便于維護,我們除了要用戶信息提供信息更新修改外,剩下的投訴意見、服務的信息和客戶的信息,我們只是設計了刪除的功能,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復雜冗長的程序。
4.1信息管理員信息管理模塊的實現
所謂的系統管理員就是質量監督的主要監督員,它的主要功能是檢測送進來的數據,進行入庫,上傳與處理,維護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和能夠及時更新的概率。
4.2檢測標準管理模塊的實現
建設工程中的質量檢測標準是我們最為關心的主要信息之一,對于檢測標準的信息管理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就是及時上傳新的質量檢測標準,另一個就是對于過了期的檢測標準進行刪除工作 。
4.3工程文檔管理模塊的實現
所謂的工程文檔是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成果形式,也就是所謂的關鍵文件
4.4網站簡介信息更新模塊的實現
我們要學會對原始的數據進行升級,并進行反復的修改,要學會及時更新模塊。
5.結束語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由為重要,現在全過程都實施信息化,這樣檢測會更為簡單。畢竟建設工程質量直接關系到我們人民自己的利益,而且還關系到社會的穩定發展。只有建設工程質量達到標準,我們的城市發展才能夠更迅速,發展的更穩定和諧。對于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直接關系影響到了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和驗收狀況,也直接關系到了我們的質量安全。通過對工程質量的檢測信息化的全過程監管模式的研究與應用,可以有效的解決工程質量中出現的問題。這樣我們可以促進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國.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監管信息化標準體系研究與應用[J]. 工程質量,2016,34(08):56-59.
[2]左雨峰. 淺析工程質量檢測在建設工程中的重要性[J]. 建材與裝飾,2016,(02):69-70.
[3]尹松. 淺談工程質量檢測在建設工程中的重要性[J/OL].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01):117-118.
[4]丁玎,李南京,劉銀,曾胡.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模式研究與應用[J]. 工程質量,2015,33(04):69-71.
[5]袁慶華,石朝柳,黃儉. 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J]. 建筑監督檢測與造價,2010,3(06):30-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