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龍,李兵,胥峰,林德強,趙晨光
(1.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 300300;2.卡達克機動車質量檢驗中心(寧波)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336)
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張曉龍1,李兵2,胥峰2,林德強2,趙晨光2
(1.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 300300;2.卡達克機動車質量檢驗中心(寧波)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336)
文章通過對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方法相關標準的研究分析,介紹一套基于VB平臺開發的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該系統首先利用具有定位功能的專用裝置快速地估計出擋風玻璃或 A 柱上符合標準要求的點和線的大概區域,然后通過數據接口文件實現計算機與三坐標測量儀間的實時通訊,將獲取的三坐標當前測量點的數據代入各測試項目的數學計算模型,并依據標準限值對其進行符合性判定。
前方視野;VB平臺;三坐標測量儀
CLC NO.: U467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19-143-03
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是指駕駛員通過前方的風窗玻璃以及側面的門窗玻璃,所能直接清晰地看到道路、車輛、行人等信息的能力,是汽車主動安全領域一項重要的性能指標,良好的駕駛員前方視野對于確保行車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1]。在汽車產品強制性認證過程中,M1類汽車的駕駛員前方視野性能是必須檢測的項目之一。GB 11562《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要求及測量方法》中只是對駕駛員前方視野的試驗原理和限值做了規定和要求,但具體的試驗方法和實施細則并未明確提出,而且目前大多數檢測機構對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的測量均是檢測人員采用手工記錄三坐標獲得的數據,并通過計算器進行風窗玻璃基準點、A柱雙目障礙角等測試項目的計算,之后手工填寫檢測記錄、檢測報告[2][3]。這種方式重復性勞動較多,比較容易出錯,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日后分析、提取相關數據比較困難,需要翻箱倒柜地查閱大量文本資料,難以進行相關數據的比對。作者設計了一套基于VB平臺開發的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量系統,實現計算機與三坐標測量儀進行通訊,實時地獲取測量點的數據,并給出了各測試項目的數學計算模型,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保證了測試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設計加工一套具有定位功能的專用裝置,利用該裝置能夠快速估計出擋風玻璃或A柱上符合標準要求的點和線的大概區域;二是基于VB平臺搭建駕駛員前方視野測量參數計算模塊,通過計算機與三坐標測量儀間實時通訊獲取的測量點的數據,計算出試驗樣車各測試項目的值,并判斷其是否符合標準限值,尤其是針對需要進行繁雜計算的A柱雙目障礙角給出通用的計算公式,確定具體的計算方法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測試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三是對基礎測量點、測量過程中進行數據數據庫化存儲(保存到Access 文件中),可以確保隨時調用相關試驗數據,保證后續分析、改進工作能順利開展。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流程圖
專用裝置主要由連接部件、位置調節裝置、激光定位器三部分組成,首先通過連接部件將能夠在水平面和鉛垂面內精確定位角度的位置調節裝置固定在三維H點裝置上,然后在該裝置中心固定激光定位器,最后通過連接部件將專用裝置與安放在汽車座椅上的三維H點裝置連接。通過位置調節裝置能實現在X、Y、Z方向位移的變化,快速定位眼點(V1,V2)和Pm點的高度位置[4]。通過激光定位器在測量對象(前擋風玻璃、側窗、A 柱等)上留下的點和線,用肉眼就可以大致地預判出符合標準要求的點、線的位置。具有快速定位功能的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量專用裝置原理圖如圖2所示。

圖2 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量專用裝置原理圖
利用VB平臺搭建串行通訊程序主要基于Windows通訊API函數和VB標準控件Mscomm兩種方法來實現[5-7],本文中利用Mscomm控件實現串口通信,從而獲取海克斯康RA-7540-3三坐標測量儀當前點的三維空間坐標值。為了實時地獲取三坐標測量值,本文利用VB中自帶的軟件查詢方式,每隔0.5s讀取串口中相關數據,并顯示到相應坐標對應的文本框中,以下是事件驅動方式的串口數據接收程序的主要部分:
Dim app As Object Set app = CreateObject("pcdlrn. applica tion")
Dim part As Object Set part = app.ActivePartProgram
Dim cmds As Object Set cmds = part.Commands
Dim cmd As PCDLRN.Command Dim featName As String
Dim measX, measY, measZ As String
For Each cmd In cmds
If cmd.IsMeasuredFeature Or cmd.IsDCCFeature Then
featName = cmd.ID
measX = cmd.GetText(MEAS_X, 0)
measY = cmd.GetText(MEAS_Y, 0)
measZ = cmd.GetText(MEAS_Z, 0)
End If
Next


α即為所求的駕駛員一側的A柱雙目障礙角,若駕駛員側和乘客側的A柱相對車輛中央縱向鉛垂面是對稱的(通常是對稱的),則乘客側的A柱雙目障礙角不需要再測量。

圖3 雙目障礙角計算分析圖
為了方便檢測單位或者汽車廠家對先前車型原始數據的提取、對比及分析,本文在測試系統中搭建了原始數據存儲模塊,該模塊將基礎測量點、測試結果進行數據數據庫化存儲(保存到 Access 文件中),可以確保隨時調用相關試驗數據,保證后續分析、改進工作能順利開展。
試驗前首先將樣車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調節輪胎氣壓至標準值并把駕駛員座椅調節至廠家設計位置;然后將三維H點裝置安裝在駕駛員座位上,并利用連接部件將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量專用裝置固定在三維H點裝置上,通過廠家提供的座椅靠背角對激光定位器進行位置調節使其分別位于眼點V和頭部轉動中心點Pm處從而初步確認測量大致區域;打開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利用平面-線-點法建立車輛空間坐標系,然后通過三坐標測量儀數據通信模塊將試驗車輛R點的空間坐標值讀入測試系統的基礎數據界面中,點擊“計算P/V點坐標”,測試系統會根據修正公式自動計算出相應的P1點、P2點、Pm點、V1點、V2點的空間坐標值。在計算完試驗車輛的基礎測量點之后,點擊“前方視野測試”按鈕,進入駕駛員前方視野各測試項目計算模塊,通過測試系統中每一步的提示,從而快速地完成試驗樣車該項目的測試。試驗完成后,試驗員可以點擊保存按鈕將車輛的基礎測量點及測試結果進行數據化存儲。
通過傳統方法和優化方法對3輛不同企業的M1類乘用車進行了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比對試驗,從而對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各功能模塊的應用效果進行測試分析,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測試結果匯總表
從匯總表中可以看出,不同企業的3款車型采用傳統及優化兩種手段在定性測量項目中,都是“符合”標準限值要求,在“A柱雙目障礙角”和“通過V2點與轉向盤上緣相切平面與水平面夾角”兩個測試項目中,傳統方法和優化方法對于3款車的測試結果最大偏差均為0.1°。由此可以得出該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的測試精度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另外由匯總表的測試時間也可以看出,優化后的測試方法相比于傳統的測試方法,測試效率提高了一倍。
文章設計的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測試系統,經過檢測單位在試驗樣車上的實際應用,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測試效果,總體上完成了測試系統的設計目標,在保障了測試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檢測效率。
[1] GB 11562 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要求及測量方法.
[2] 張志波,苑林,謝東明,郭勇.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及評價[J].汽車技術, 2013 (4) :46-49 .
[3] 吳中華,鄭恒雍,程軍軍.汽車前方視野測量與評價研究[C]//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 2008.
[4] 房旭,姚勇.三維H點裝置對汽車前方視野測試的影響[J]. 世界汽車, 1999(4):13-15.
[5] 陳浩,馬艷,郝亮,等.汽車駕駛員視野拓展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汽車工程師, 2016(6):19-23.
[6] 李長林.Visual Basic 串口通信技術與典型實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ISBN7-302-1288505/TP.8192 P1-25.
[7] 劉文濤.Visual Basic+Access 數據庫開發與實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8] 張瑩,曹金國,楊光輝.汽車設計開發中駕駛員視野設計及校核[C]沈陽科學學術年會. 2013.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n motor vehicle forward visibility for drivers
Zhang Xiaolong1, Li Bing2, Xu Feng2, Lin Deqiang2, Zhao Chenguang2
( 1.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300300; 2. CATARC Automotive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Ningbo) Co. Ltd, Zhejiang Ningbo 315336 )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driver's forward vision field measurement system developed basing on VB platform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driver's forward vision field test methods and related standards. Firstly the system estimate the point and line’s general area on the windshield or the A-Pillar that meet the standards’s requirements. Then it achieved the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omputer and the three coordinate measuring instrument through the data interface file, then it put the achieved current three coordinate measuring instrument data into each test items’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do the conformity deter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limite value.
forward vision field; VB platform; the three coordinate measuring instrument
U4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988 (2017)19-143-03
10.16638 /j.cnki.1671-7988.2017.19.048
張曉龍(1978-),男,研究生,高級工程師,就職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汽車被動安全。< class="emphasis_bold">通訊作者簡介:李兵
李兵(1988-),男,研究生,中級工程師,就職于卡達克機動車質量檢驗中心(寧波)有限公司。整車檢測與法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