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愛連 林麗娜 曾淑平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深圳沙井醫院上星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廣東廣州 518104
健康教育干預對社區嬰幼兒母乳喂養行為及其生長發育的影響
葉愛連 林麗娜 曾淑平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深圳沙井醫院上星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廣東廣州 518104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干預對社區嬰幼兒母乳喂養行為及其生長發育的影響。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沙井人民醫院上星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產后家庭訪視的產褥期婦女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均分為兩組(n=50),對照組主要選擇傳統的隨訪教育方法,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干預措施,隨訪比較兩組產婦喂養方式和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并比較兩組嬰兒6個月時生長發育情況。結果觀察組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混合喂養率和人工喂養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在產褥期衛生知識﹑產后保健知識﹑新生兒護理及保健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6個月時觀察組嬰兒的身高明顯高于對照組嬰兒,體重也明顯重過對照組嬰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嬰兒的血紅蛋白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干預措施能夠提高社區產婦母乳喂養率,有效提高產婦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有利于健康行為的建立,并科學地指導喂養嬰兒,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社區衛生服務;產褥期婦女;母乳喂養;健康教育干預
近年來母乳喂養的問題受到國內外共同的關注。相關調查顯示,雖然我國一直以來都提倡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但我國6個月以上純母乳喂養率不到50%,遠遠低于其他國家的水平現狀不容樂觀[1-2]。社區是為產褥期婦女提供保健服務的重要場所。社區醫生在婦女產褥期進行家庭訪視,為產褥期婦女提供包括喂養指導在內的保健服務,一直是社區婦幼保健的重要工作。因此,為提高母乳喂養率及促進嬰幼兒生長發育,我們對2015年1月~2017年1月社區內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沙井人民醫院上星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產后家庭訪視的產褥期婦女100例,納入標準:均為正常入戶訪視的產褥期婦女,且自愿參加并能配合健康教育干預者。排除標準:在干預期間突發疾病,需要住院或西醫治療者;因其他因素導致乳汁不足者。本研究已經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深圳沙井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均分為兩組(n=50),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經統計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主要選擇傳統的隨訪教育方法,對產婦出院后進行隨訪教育,內容包括:母乳喂養知識和方法﹑常規嬰兒護理以及針對產婦提出的困難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指導。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干預措施,產后訪視組人員在產婦產后24h,出院后1d,產后14﹑28﹑42d各進行1次免費訪視,干預措施內容包括:(1)心理教育: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其產后的不良心理情緒,鼓勵和引導產婦盡早開奶及與嬰兒多接觸和早吸吮,指導產婦的母乳喂養的正常姿勢,增強其母乳喂養的信心。(2)健康宣教內容:首先對產婦的母乳喂養﹑嬰兒護理及產后保健相關知識進行評估,出院時與產婦一起制定院外母乳喂養計劃和目的,提出指導性意見和給予示范性演練,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嬰兒護理及產后保健相關知識的宣教,宣傳母乳喂養的優點,使產婦充分認識到母乳喂養的優勢;指導產婦乳房護理﹑生活保健護理,指導產婦與嬰兒同步休息。(3)監督隨訪:對出院后的產婦進行跟蹤隨訪,重點督導母乳喂養計劃落實情況。制定產婦母乳喂養回訪表格,內容包括嬰兒喂養方式,是否添加奶粉﹑添加時間及次數,添加輔食時間等,并針對產婦提出的問題和困難給予針對性的指導,保障母乳喂養順利開展。(4)嬰兒健康指導:開設社區科學育兒培訓班,邀請保健專家進行兒童健康保護及疾病預防及方面的專題講座,并通過體格檢查﹑電話溝通等方式予以兒童健康咨詢指導等。
喂養方式:隨訪比較兩組產婦喂養方式,隨訪時間6個月。健康知識知曉情況:調查比較兩組產婦的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參照文獻[3]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產褥期衛生﹑產后保健﹑新生兒護理及保健知識四項,每項滿分100分。隨訪比較兩組嬰兒6個月時生長發育情況。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混合喂養率和人工喂養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喂養方式比較[n(%)]
觀察組產婦在產褥期衛生知識﹑產后保健知識﹑新生兒護理及保健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健康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6個月時觀察組嬰兒的身高明顯高于對照組嬰兒,體重也明顯重過對照組嬰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嬰兒的血紅蛋白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近年來,母乳喂養對嬰幼兒的營養價值已經得到國際上的公認,母乳不僅能夠提供嬰兒所需的各類營養,更重要是提供了抗體及免疫細胞,對嬰兒抵抗疾病具有一線防線的作用。目前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產婦出院后便放棄了純母乳喂養,社區產婦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并不高,這可能存在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工作壓力逐步增大及一些產婦對母乳喂養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項了解不清晰等,從而致使母乳喂養的全面實施受到一定阻滯[4-6]。基于我國一直以來都提倡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以及社區產婦母乳喂養現狀,除了重視住院期間健康教育外,有必要將相關教育內容延續到社區,應重視通過健康教育措施來提高社區產婦對母乳喂養的認知水平,更好地推進母乳喂養[7-8]。

表4 兩組嬰兒體格發育以及營養狀況比較
婦女﹑兒童一直是社區護理工作的重點保健人群,而母乳喂養關系到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因此促進和提高母乳喂養率是社區護理工作的重點。本研究對社區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混合喂養率和人工喂養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了科學﹑合理的社區健康教育干預措施能夠消除產婦心理障礙,緩解其恐懼﹑緊張等情緒,強化母乳喂養宣教, 幫助產婦更清晰地了解母乳喂養的優點,同時建立社區母乳喂養隨訪系統,使母乳喂養工作不斷鞏固,這對提高母乳喂養率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9-10]。同時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產婦在產褥期衛生知識﹑產后保健知識﹑新生兒護理及保健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施健康教育干預措施能夠更好地協助產婦進行更加全面的健康知識教育,提高相關知識的認知,使產婦通過健康教育能夠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有利于逐步形成穩定持久的健康觀念和健康行為[11-13]。
本組研究隨訪比較兩組嬰兒6個月時生長發育情況,結果發現6個月時觀察組嬰兒的身高明顯高于對照組嬰兒,體重也明顯重過對照組嬰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嬰兒的血紅蛋白明顯優于對照組, 且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傳統的社區兒童保健模式內容較為單一,已經不能夠滿足兒童的實際生長發育需求;而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且更容易被家長接受,適合在社區保健工作中廣泛應用[14-16]。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干預措施能夠提高社區產婦母乳喂養率,, 有效提高產婦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有利于健康行為的建立,并科學地指導喂養嬰兒,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 何靜妍,何苑儀,談靄霞.不同分娩方式母乳喂養的指導及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1):97-99.
[2] 陳艷紅.產科護理干預對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的影響 [J].中國醫藥科學,2012,2(6):112.
[3] 何朝,李印東,李玉堂,等.北京市順義區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2,28(12):1503-1504.
[4] 周潔,劉愛英,何曉娟,等.初產婦產后母乳喂養自我效能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5):4257-4260.
[5] 盛夕曼,洪靜芳,王維利,等.社區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2(2):191-195.
[6] 蒲小妮.產后家庭訪視與4~6月母乳喂養的關系[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3):152.
[7] 劉蓉,鄭雅寧,吳彤彤,等.孕期情景導入式健康教育對產婦母乳喂養能力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3,10(2):124-125.
[8] 秦立梁,華建芳,秦立強.健康教育對流動孕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 [J].中華全科醫學,2013,13(8):1260-1261.
[9] 楊朝.對398例產婦產后訪視中開展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 [J].中國健康教育,2012,11(2):972-973.
[10] 戴紅霞.系統化護理干預對改善產婦母乳喂養自信心效果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4,8(12):830-833.
[11] 陳娟慧,尹心紅.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2):35-37.
[12] 姚微,談小雪.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影響因素及與產后抑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4,11(1):89-90,91.
[13] 李元瑛,彥文娟.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4,36(9):1058-1060.
[14] 楊彥,張德春,李勝玲.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1,16(5):1826-1829.
[15] 唐萬秋,賴桂鳳,方成華.早期乳旁補奶誘導嬰兒吸吮促進母乳分泌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4):133-135.
[16] 于瑩,王燕.助產機構對母乳喂養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5):4136-4138.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behavior of community breastfed a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nfant
YE Ailian LIN Lina ZENG Shuping
Shangx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ha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Shenzhen 518104,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behavior of community breastfed a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nfant.Methods100 cases of puerperal women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tochastic indicator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50).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follow-up education methods,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The maternal feeding way and the health knowledge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nfant in two groups for six month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rate of breast-feeding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mixed feeding rate and artificial feeding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puerperium hygiene knowledge,postpartum maternal health knowledge,neonatal nursing and health knowledge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height of baby for 6 month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weight was obviously heavy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baby's hemoglobi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breastfeeding rates of community maternal,and effectively improve maternal grasp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It is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 behavior,and scientifically direct feeding babies,to promote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Puerperal women;Breastfeeding;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R174.4
A
2095-0616(2017)19-254-03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