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 朱險峰
國際原油市場:下半年或將震蕩運行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 朱險峰

上半年,歐佩克減產提升油價的努力被美國等國增產所抵消,原油供應過剩局面未見緩解,油價波動下滑。下半年,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原油供需漸趨平衡,預計油價仍維持區間震蕩局面。
上半年國際市場油價走勢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年初至3月上旬,油價延續去年11月底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后的窄幅波動態勢,連續三個多月在每桶55美元左右徘徊。第二個階段是3月初至6月末,油價在每桶44~56美元間寬幅震蕩,并呈逐級下降走勢。1~6月兩市油價平均分別為每桶50.13美元、52.82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26.83%、28.72%。
上半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直受到產油國落實減產協議與美國等國原油增產反復拉鋸作用影響,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歐佩克的減產努力,給予油價一定支撐。去年3月主要產油國開始尋求減產合作,11月30日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規定從今年1月起歐佩克國家減產約120萬桶/日,降至3250萬桶/日;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國家也同意減產55.8萬桶/日,此后油價連續三個月在每桶55美元左右窄幅波動。今年3月油價每桶跌破50美元后,歐佩克醞釀延長減產期限,油價一度重回54美元。從今年上半年油價走勢來看,減產協議及由此產生的供應收緊預期給予油價一定支撐。從減產協議執行情況來看,大部分成員國履行了減產義務。
(二)歐佩克具有減產豁免權的國家產量增長較快,削弱減產協議力度。同屬歐佩克成員國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不受減產協議約束,兩國產量持續回升。利比亞目前原油日產量在95萬桶上下,為近四年最高水平;隨著尼日利亞一條輸油管道恢復運營,其原油日產量已達200萬桶,且可能進一步提高。上述兩國的持續增產使得歐佩克減產效果大打折扣,5月份兩國產量增加35.2萬桶/日,導致整個歐佩克成員國供應跳升,總產量增長到3214萬桶/日,創下今年最大月度產量增幅。而5月底歐佩克及其它產油國僅決定延長減產期限9個月,并未加大減產力度,市場失望情緒濃厚。此外,同為歐佩克成員國的沙特和卡塔爾突起斷交風波,更加深市場對于減產協議執行前景的擔憂。

(三)美國原油產量增長,持續打壓油價。隨著歐佩克減產決議從醞釀到落實,國際市場油價從去年2月每桶27美元的十三年低點回升至55美元,油價上漲刺激美國能源行業加大生產力度。6月23日當周美國石油鉆井總數升至758座,連續22周增加;原油日產量925萬桶,比去年同期日均產量增加62.8萬桶,比去年底增加34.6萬桶,已經接近主要產油國俄羅斯和沙特的水平,也接近960萬桶的歷史高點。美國原油產量的不斷攀升,加大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憂慮。
綜合全球經濟形勢和原油供需基本面來看,美國經濟復蘇穩健,印度等國市場需求上升。受歐佩克減產及低油價帶來的成本壓力影響,原油供需將漸趨平衡。但影響世界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抬頭,特朗普宏觀經濟及貨幣政策存在變數,地緣政治風險較大。預計下半年油價維持區間震蕩局面,相對目前價位有所上漲,平均價格約為每桶50美元。
(一)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全球貿易持續反彈,市場信心逐步改善。世界銀行預計2017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7%,高于去年的2.4%。一是美國經濟復蘇穩健,特朗普力主推行的基建、減稅政策有望加速經濟復蘇,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相應增長。二是美國經濟好轉帶動發達經濟體穩步復蘇。在全球制造業和貿易自2016年下半年起出現的周期性復蘇支持下,歐洲和日本的增長前景也得以改善。三是隨著全球經濟形勢好轉,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信心回暖。低收入國家經濟增長有所加快,其中石油和金屬等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逐步好轉,非資源密集型國家在內需和公共投資的推動下增長強勁。
(二)原油供需接近平衡。2014年4季度~2016年1季度,也就是本輪油價下跌期間,全球原油平均供給過剩為200萬桶/日。2016年供給過剩程度開始縮減,全年原油市場供給過剩量為25萬桶/日,而2017年將達到供需平衡,并延續至2018年。
從需求來看,今年原油需求將小幅增長。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為9846萬桶/日,比上年增加154萬桶/日,下半年需求將高于9900萬桶/日,尤其是三季度原油消費旺季需求相對強勁。需求增量將主要來自亞洲地區,包括中國、印度等新興發展中國家,增量占比將達到75%左右。
從供給來看,受歐佩克和美國等非協議執行國之間的博弈影響很大。一方面歐佩克雖暫時并無進一步削減原油產量或結束一些國家減產豁免的計劃,但可能將在7月會議中討論減產現狀并考慮采取進一步措施來支持市場。另一方面油價下跌對美國原油生產企業帶來成本壓力,國內已有呼吁頁巖油減產的聲音。
(三)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油價運行。下半年國際形勢依舊呈現出新舊秩序復雜更替的特征,不確定與不穩定因素增多、風險增大。一是特朗普宏觀經濟政策存在不確定性。美聯儲將于下半年啟動縮小資產負債表,具體時間點未定。隨著美聯儲開啟加息、縮表進程,疊加特朗普的減稅措施,全球美元流動性將大幅度減少,全球將普遍迎來資金緊張局面,將對大宗商品價格帶來沖擊。二是一些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刺激政策開始收緊。繼6月27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釋放削減量化寬松政策的信號之后,次日英國央行和加拿大央行行長均表達了加息的傾向,英國央行行長卡尼非常直接地表示,移除部分刺激政策是必要的,將在未來幾個月討論加息問題。相關言論刺激英鎊和加元走強,美匯指數跌破96點。三是地緣政治風險存在上升的可能。沙特陣營和卡塔爾之間的裂痕正在增大,如果矛盾進一步激化,對歐佩克減產協議可能造成不利影響。